-
产宝
概述:《产宝》:1.清·倪枝维撰,许琏校订;书成于1728年。本书论产后诸病的证治,并以生化汤为主方,化裁为若干方。收刊于《韡园医书六种》中。唐·咎殷撰于852年。卷上论妊娠期杂病及难产诸疾;本书后又有宋代附刻的《续论》1卷,内载唐、宋间周翅、郭嵇中等人的产科方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月信
亦名月水、月水汁、月信、月行、月汛、月使、月运、月事、月经水、月脉、月客、月浣、月候、月候血、月期华水、月漏、月潮、月露、红脉、红漏、红潮、血经、血信、血脉、经水、经月、经汁血、经血、经事、经脉、经信、经候、信水、癸、癸水、朝信、潮水、水中金等。是指胞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
-
子病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二:“妊娠恶阻病,《产宝》谓之子病。”出自《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亦名子病、阻病、病儿、病阻、病隔、选饭、恶子、恶字、恶食、妊娠呕吐等。是指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择食或食入即吐,甚则呕吐苦水,或血性物者称为恶阻。有胃弱恶阻、胃热恶阻、胃寒恶阻、痰滞恶阻、肝热恶阻等。
-
昝殷
昝殷唐代妇产科学家。精医理,官至随军节度、医学博士,于宣宗大中(847-860年)年间收集有关经闭、带下、妊娠、坐月、难产、产后诸证之医方,编成《产宝》三卷。公元897年,周颋补益并序,现传本作《经效产宝》三卷,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妇产科专书,另有《医方类聚》辑本。
-
保赤汇编
《保赤汇编》医学丛书。清·朱之榛辑。刊于1879年。包括《锡麟宝训》、《达生篇》、《产宝》、《福幼编》、《保婴易知录》、《小儿药证直诀》、《童蒙训》七种。现有初刻本。
-
块痛
块痛病名。见倪枝维《产宝》:“产后腹有血块作痛,名曰块痛。生化汤治之。”即儿枕痛。详该条。
-
产后禁药
产后禁药泛指产后禁用的药物。清·倪东溟《产宝家传》:“产后气不顺,禁服枳实、厚朴耗气等药;产后伤食禁服大黄、三棱、莪术;产后身热禁服芩、连、栀、柏;七日内禁服地黄、芍药;戒有血块服牛膝、蓬术、苏木;戒大便不通禁服大黄、芒硝;戒服济坤丹大损气血;戒产前服瘦胎药大损气血。”此系古人经验,可供参考。
-
保安散
《产宝诸方》处方附子1个,地黄、棕榈灰、木香、肉桂各等分。功能主治肠痈。《圣济总录》卷二十一处方黄耆(锉)半两,木通(锉)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白术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木香3分,黑牵牛(1两,炒,捣,取末)半两。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浓煎大枣汤调下。
-
韡园医书六种
《韡园医书六种》(韡,音wěi伟)医学丛书。清·潘霨辑。刊于1883年。包括《伤寒论类方》、《医学金针》、《女科要略》(附《产宝》)、《理瀹外治方要》、《外科症治全生集》、《十药神书》。潘氏对其中部分著作加以增辑或校注。
-
百顺散
《鸡峰》卷五:百顺散:处方:芎1两半,羌活1两,防风1两,木通1两,荆芥1两,甘草1两,大力子1两,菊花半两,白芷半两,麻黄半两。如解伤寒,加生姜、薄荷煎服。摘录:《鸡峰》卷五《产宝诸方》:组成:桑寄生1两,干苏梗3分,白茯苓半两,陈皮1分,人参半两,大腹皮(炙)3分。功效:安胎和气,尤理伤寒。
-
催生萆豆膏
处方:萆麻4粒(去皮),巴豆2粒(去皮)。制法:上烂研。功能主治:难产,救不可者。用法用量:贴脐中。才产后便去之,以蛤粉扑脐中。摘录:《产宝诸方》
-
催生槐豆散
处方:槐豆(炒令香黄)、当归(酒浸,焙)、贝母(炒)、川芎(生)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催生。主用法用量:产前1-2日,每服2钱,空心以温酒调下。产后服,逐败血,炒生姜豆淋酒下。摘录:《产宝诸方》
-
催生如意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催生如意散:别名:催生丹(《产宝诸方》)。用法用量:临产之时,急用鸡子清1个调药末,再用生姜自然汁调开冷服,如横生、倒生,即时端顺,子母平善。南星、白芷祛痰利窍;车前、冬葵以滑胎;产妇气虚血滞,胎虽弥月,临蓐未能转正,以用力太猛,故致横生倒产,心烦不宁,脉软涩者。
-
催生柞木饮
别名:催生柞木叶饮、催生柞木饮子、柞木饮、催生神柞散、柞木饮子、催生神柞饮处方:大柞木枝1大握(长1尺,洗净),大甘草5寸(并寸折)。功能主治:妇人难产。妇人横产倒生,死胎在腹,胀烂不出。注意:切不可坐草太早,及坐婆乱为也。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产宝》
-
当归黄耆饮
处方:当归白芍黄耆人参各6克升麻1.5克制法:上药细切。功能主治:主产后阴脱。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未收再服。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
-
当归续断丸
处方:当归(去芦)4两,川芎4两,续断4两,干姜(炮)4两,阿胶(炒焦,碎)4两,甘草(炙)4两,白术3两,吴茱萸(汤洗7遍)3两,附子(炮裂去皮)3两,白芷3两,桂心(不见火)2两,白芍药2两,熟干地黄10两。功能主治:产后虚乏少气,腹痛引腰背,多血不止,昼夜不得眠,崩中漏下,唇口干,面无色。摘录:《产宝诸方》
-
当术散
处方:苍术不拘多少(炒黑色,为末),当归少许。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败血冲心。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1盏,煎至7分服。摘录:《产宝诸方》
-
调胃参耆汤
处方:人参3钱,生黄耆2钱,当归2钱,桂枝4分,防风3分,麻黄根(因麻黄发汗,根止汗,宜用根)5分。功能主治:产后心慌无主,濈濈汗出,形色又脱,汗多亡阳者。用法用量:上加黑枣1个,用水1盏半,煎至7分,食远热服。口渴,加麦冬1钱5分,五味子9粒;虚脱,手足冷,加熟附子5分,黑姜4分,牡蛎1钱。摘录:《产宝》
-
二槲散
处方:槲叶(半生,半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血崩。用法用量:温酒调2钱。摘录:《产宝诸方》
-
返魂散
《产宝诸方》:返魂散:处方:多年陈豆酱2合(晒干,于新瓦上炒令烟白,取摊于地上,少时为末用之),黑鲤鱼口(并皮作片,起取肉,烧灰存性)。麻黄、荆芥穗、羌活、牡丹皮(去心)、射干、僵蚕(去丝)、连翘、消石各1分,大黄、牵牛各半两,半夏3铢,上为细末,用白面大小相滚,熟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甘豆散
处方:黑豆3升,生姜3两(炒),甘草1寸。功能主治:易产,治风。主难产3日,子母不相见。用法用量:上用水5升,煎豆熟为度。取汁缓缓服。才觉产便服之。摘录:《产宝诸方》
-
甘芎散
处方:甘草(炙)、白芍药、白术(焙)、川芎、阿胶(糯米炒,却去米)各等分。功能主治:安胎,清膈,进食。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同煎7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嗽,用五味子;如腹痛下痢,入干姜;白痢常服,入姜、枣。摘录:《产宝诸方》
-
归魂散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归魂散:处方:石膏8两,寒水石4两,阳起石3两(以上3味捣细,研为末,和入新罐内火煨1复时取出,纸铺地上出火毒,入后药),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干姜1两(炮),麻黄(去节)1两,杏仁2-7枚(去皮尖双仁,炒,研)。主治:婴孩小儿惊、痫、忤,手足瘛疭,头项强直,状似角弓。
-
诃皮生化汤
处方:川芎2钱,当归3钱,诃子皮8分,干姜(炙黑)5分,茯苓1钱5分,肉果霜5分,莲子10粒,桃仁(去皮尖,研)14粒,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妇人产毕即泻。用法用量:两服后不止,加人参1钱5分;口渴,加麦冬1钱,五味子9粒,人参1钱。摘录:《产宝》
-
诃术散
处方:诃子皮(煨)1钱,白术1钱,陈皮半钱,良姜(炒)半钱,木香半钱,白芍药(酒炒)半钱,炙甘草半钱,肉豆蔻(面裹,煨)半钱。制法:上细切。功能主治:妊娠泄泻,两胁虚鸣,脐下冷痛,食瓜果生冷等物及当风取凉所致。摘录:方出《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名见《医部全录》卷三八七
-
刘奇奴汤
别名:刘寄奴饮子处方:刘寄奴、甘草各等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产后百病,血运。用法用量:刘寄奴饮子(《产宝诸方》)。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
生化夺命汤
处方:川l芎6克当归12克干姜(炙黑)1.5克甘草(炙)0.9克桃仁(去皮、尖,研)11粒肉桂0.9克(服二剂后去此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温经止痛。治产后阳虚血瘀,血崩血晕,形脱气促,或有汗晕厥,牙关紧闭,昏乱将绝。用法用量:上药加黑枣1枚,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稍热服。汗多,加人参6克、生黄耆6克;
-
万灵散
功能主治:《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八方之万灵散主治产后血瘀,少腹疼痛,小便淋沥。《产宝诸方》之万灵散:处方:牡丹芍药当归蓬莪川乌青橘皮官桂牛膝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女科百问》卷上方之万灵散:方名:万灵散组成:当归1两,赤芍1两,乌药1两,青皮1两,白术半两,肉桂半两,黑牵牛2两。
-
芎桂散
处方:川乌头60克(作片,水浸一宿,切作算子条,更以米泔浸一宿,不洗,晒干,麸炒)川芎45克桂心30克甘草(炙)干姜(炮)各7.5克制法:上药为末。《产宝诸方》:组成:生地黄4两(竹刀切),生姜4两,川芎半两,肉桂半两,芍药半两。主治:妇人月娠恶露不止。主治:中风,四肢疼痛,及两足俱软,行履不便。
-
七星散
《杨氏家藏方》卷八:组成:成炼钟乳粉(别研)半两,款冬花半两,佛耳草半两,肉桂(去粗皮)半两,白矾3钱(飞过),甘草3钱(炙)。用好酒1盏,入羊蹄根汁、并蜜少许调服。《医心方》卷三引《耆婆方》:组成:秦艽4分,独活4分,茯神4分,薯蓣4分,天雄4分,山茱萸4分,藁本春4分,夏各2分,秋各8分,冬各12分。
-
木贼饮子
《产宝诸方》:组成:木贼草(去节)、川芎(锉)各等分。主治:胎动不安,坐卧不得。用法用量:每用末1钱,水1盏,入金、银同煎6分,去滓,空心服,1日2-3次。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人参枳壳散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组成:人参半两,枳壳(去瓤,麸炒)1分。《产宝诸方》引潘适道方:组成:人参1两,枳壳1两半(去瓤,麸炒),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糯米2合半(炒),干姜1分(炮)。主治:妊娠胸膈气烦闷,时或腹痛。每服用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加减:肚腹实,加枳实、青皮;有痰,加半夏。
-
芎术香连丸
《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组成:阿胶珠5钱,白术5钱,乳香2钱半,木香2钱半,枳壳(麸炒)2钱,干姜(炮)2钱,黄连1两(茱萸同炒),砂仁(炒)5钱,川芎5钱。主治:妊娠下痢赤白,腹中(?用法用量:每服30丸,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治中丸
《产宝诸方》:方名:治中丸组成:白术、人参、白茯苓、神曲(炒)、麦糱、肉桂、干姜(炮)各等分。主治:脾胃寒湿,饮食不消,酸心呕逆,泄利,肠腹痛。《续本事》卷三:方名:治中丸组成:巴豆1粒,乌梅两个,丁香3粒,胡椒5粒。《名家方选》:方名:治中丸组成:鸡胆、大黄各等分。主治:小儿虫积。
-
养生化滞汤
《产宝》:方名:养生化滞汤组成:川芎2钱,当归3钱,人参1钱,于术(生)2钱,陈皮8分,香附(制)5分,茯苓2钱,甘草(炙)3分,大腹皮4钱,桃仁(去皮尖,研)11粒。主治:产后中气不足,胸膈窒滞,胃虽纳谷,传化艰难,而膨胀者。加减:大便秘结,加肉苁蓉2钱;误服大黄,加生黄耆4钱,倍用人参;用法用量:水煎服。
-
香附一物丸
《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方名:香附一物丸别名:香附调经丸、香附丸组成:香附子(杵去皮毛)不拘多少(米醋浸1日夜,用瓦铫煮令熟,焙干)。主治:经候不调,血气刺痛,腹胁膨胀,头眩恶心,崩漏带下,便血癥瘕。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
通经下取方
《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方名:通经下取方组成:海蛤粉半两,苦葶苈2钱半,牙皂2钱半,巴豆(略去油)1钱半,天花粉1钱半,苦丁香1钱半,红娘子1钱半,麝香少许。主治:痰结经闭。薄绵裹,以5寸竹管纳阴户中。候热时先通黄水,次则经行。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方中麝香用量原缺,据《济阴纲目》补。
-
血信
月经亦名月水、月水汁、月信、月行、月汛、月使、月运、月事、月经水、月脉、月客、月浣、月候、月候血、月期华水、月漏、月潮、月露、红脉、红漏、红潮、血经、血信、血脉、经水、经月、经汁血、经血、经事、经脉、经信、经候、信水、癸、癸水、朝信、潮水、水中金等。育龄妇女胞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多在女子14~
-
猪肾子饮
《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方名:猪肾子饮别名:猪腰饮、猪腰汤、猪肾汤、猪腰粥组成:猪腰子1对(切作4片),当归1两,白芍药1两。主治:妇女产后蓐劳,寒热如疟,咳嗽头疼,自汗体瘦,腹中(疒丂)痛。产后气血虚弱,饮食未复,虚乏倦怠,乍卧乍起,颜色憔淬,口干头昏,百节疼痛,时有盗汗,背膊烦闷。
-
经效产宝
《经效产宝》产科著作。又名《产宝》。唐·昝殷撰于852年。原书共52篇,371方。卷上论妊娠期杂病及难产诸疾;书中虽论述病候不多,介绍具体病证治疗等却较详明。本书后又有宋代附刻的《续论》一卷,内载唐、宋间周颋、郭嵇中等人的产科方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清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
倪枝维
倪枝维清代医家。字佩玉,号凤宾。浦江(今属浙江)人。精于产科。撰有《产宝》(1728年)一书。该书重点论述产后病证。有产后总论、胞衣不下、块痛、血崩血晕、手足厥冷、类伤寒、类中风、类疟、妄言妄见诸杂证及产后调护法等。为清以后流行较广的妇产科专书之一。
-
保生散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处方紫河车1具(焙,为末),龟版(酥炙)5钱(一方有鹿茸5钱)。《产宝诸方》处方神曲(炒)、大麦糵(炒)、陈皮(去瓤)、人参、诃子(煨,去核)、白术各等分。功能主治临产令子母气顺。功能主治新生儿胎惊,心神不宁,睡卧不醒,壮热躁烦,啼哭无时,面青赤,腰直身冷,搐缩口撮,或粪青黄水。
-
必应散
《类证治裁》卷六:必应散:处方:延胡、香附、艾灰、归身、砂仁、生姜。功能主治:久寒热如疟状。主治:五种肠风下血,外痔,内痔,脱肛,鼠奶痔,痔漏。次日辰时1服。《产宝诸方》:组成:枳壳4两(去瓤,麸炒),甘草2两(炙),阿胶2两(炙),黄耆1分(细锉,蜜炙),川芎半两(不见火)。功效:安胎养气,和血辟邪。
-
补中和胃汤
别名:补中调胃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扁豆2钱,当归2钱,茯苓1钱,山药1钱5分,炙甘草4分,陈皮4分,炮姜4分。功能主治:产后呕逆,气血不足,食物不能如常。用法用量:补中调胃汤(《产宝》)。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
极验黄龙散
处方:地龙(钱子者,洗去土,新瓦上焙令微黄)、陈皮、蒲黄各等分。制法:上各为末。功能主治:催生。主用法用量:如经日不产,各揪1钱,新井水调下便产;若2-3日艰难者,只1服即分娩,母子全安。摘录:《产宝诸方》
-
济阴返魂丹
《本草纲目》卷十五引《产宝》:济阴返魂丹:别名:返魂丹、秘方益母丸、益母丸、济阴丹、益母草丸处方:野天麻(即茺蔚子也。用法用量:返魂丹(《袖珍》卷四引《圣惠》)、秘方益母丸(《玉机微义》卷四十九)、益母丸(《普济方》卷三五六)、济阴丹(《臞仙活人心方》)、益母草丸(《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
理中散
《外台》卷六引《必效方》:理中散:处方:青木香6分,桂心8分(炙),厚朴8分(炙),甘草8分(炙),白术8分,干姜10分(炮),附子6分(炮)。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产宝诸方》:理中散:处方:当归2钱,黄连2钱,艾叶1钱半,地榆1钱半,甘草(炙)1钱半,龙骨1钱半,厚朴(姜炙)1钱半,黄芩1钱半,干姜1钱半。
-
生化益气汤
《产宝》:组成:川芎1钱,当归2钱,干姜(炙黑)3分,人参2钱,黄耆(生)2钱,枣仁(炒)2钱,甘草(炙)4分,麻黄根5分,桃仁(去皮尖,研)9粒,浮小麦2钱。主治:产后气短,似喘非喘,气不相续,或兼痰兼热,或头痛发热恶寒,有似外感。咳嗽,加苦杏仁11个,姜制半夏8分;口渴,加麦冬1钱,五味子7粒。
-
生化补元汤
《产宝》:组成:川芎1钱,当归3钱,干姜(炙黑)4分,甘草(炙)4分,人参2钱,黄耆(生)2钱,于术(生)2钱,茯神2钱,枣仁(炒)1钱,橘红3分,桃仁(去皮尖,研)7粒。用法用量:上药加莲子10个,黑枣2个,用水2盏,煎7分,食远热服。有痰,加竹沥1匙、姜汁半匙;服生化安神汤后,块痛已除,急须服此方。
-
生化安神汤
《产宝》:组成:川芎2钱,当归4钱,干姜(炙黑)5分,甘草(炙)3分,茯神2钱,枣仁(炒)1钱,桃仁(去皮尖,研)11粒。主治:产后气血暴虚,神魂无所依,以致言语无伦,而目多妄见,万弗认为鬼邪,是块痛未除。用法用量:加黑枣2个,用水2盏,煎7分,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