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癜
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紫癜是指以皮肤黏膜出现紫斑为主要表现的血证。外感邪热,热毒炽盛,内伏血分,则迫血妄行;急性起病时,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呕吐、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腹痛者,加白芍10克、木香6克。方药治疗:主方:可用茜根散加减治疗。将水鱼劏净,茜根、仙鹤草煎汤去渣,入水鱼炖熟。
-
紫癜汤
《临证医案医方》:方名:紫癜汤组成:生地15g,白茅根60g,丹皮9g,白芍9g,仙鹤草15g,黑山栀9g,小蓟30g,藕节15g,金银花15g,荷叶9g,龟版9g,三七粉3g(冲)。主治:紫癜(血小板减少或过敏性紫癜),皮肤发生紫癜,色红紫,下肢多见,或吐血、衄血、便血,溲血,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
淤滞性紫癜
疾病别名肢端血管性皮炎,肢端血管皮炎,瘀积性紫癜,acroangiodermatitis疾病代码ICD:L99.8*疾病分类风湿免疫科疾病概述本病又称肢端血管性皮炎(acroangiodermatitis),系由于静脉淤滞而出现的下肢紫癜性损害。诊断检查诊断:临床上根据以小腿为主,大小及形态不一,常沿浅静脉扩张处分布的紫癜性斑片,诊断不难。
-
匍行性血管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匍行性血管瘤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的少见血管组织肿瘤,多发生十六岁以下女孩。中央消退,外围新损害不断发生,损害向周围不规则扩展,形成匍行或环状边缘,并倾向于形成丘疹,可有轻度苔藓化,无紫癜性损害。需与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进行性色素沉着症等鉴别。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疾病别名环状毛囊性毛细管扩张,Majocchi紫癜疾病代码ICD:L99.8*疾病分类风湿免疫科疾病概述本病又称Majocchi紫癜、环状毛囊性毛细管扩张(telangiectasiafollicularisannularis),初为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及出血,渐扩展成环状,中央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病理生理病理改变似Schamberg病。可内服维生素C、维生素E。
-
明显出血
定义:明显出血(significantbleeding)是指按照《WHO出血程度分级标准(修改版)》判断为2级以上(含2级)的出血。
-
加味养血凉血汤
处方:全当归5钱,赤芍3钱,白芍3钱,干生地5钱,川芎钱半,黄柏5钱,鸡血藤4钱,丝瓜络3钱,橘络2钱,木瓜2钱,川牛膝3钱。功能主治:养血凉血,活血化斑。主血虚有热,热伤血络所引起的紫癜性色素性苔癣样皮炎。摘录: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
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为证候名。指脾虚气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或紫癜,或妇女月经过多、先期、淋漓不尽,崩漏,伴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气不摄血证
气不摄血证为证候名。指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以便血、齿衄、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或月经量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育血2号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方名:育血2号组成:黄耆、山药、黄精、当归、阿胶、白芍、牡蛎、五味子、鸡内金、甘草。功效:益气摄血。主治:紫癜,属脾虚血弱者。
-
循经皮肤病
循经皮肤病是指沿着经络路线发生的皮肤病。常见的有循经排列之疣状痣、色素痣、皮肤萎缩、皮肤色素沉着、白癜风、湿疹、神经性皮炎、扁平苔癣、银屑病、真皮血管扩张、血管减少、出血及胶原纤维变性、循经排列之鲜红斑痣、贫血痣、紫癜、硬发病,以皮循经排列之皮脂腺痣及汗孔角化症等。
-
雌雄四黄散
处方:石黄、雄黄、硫黄、白附子、雌黄、川槿皮各等分。功能主治:紫白癜风皮肤作痒,日渐开大。用法用量:紫癜醋调,用竖槿木毛头蘸药擦患上;白癜用姜切开,蘸药擦之。注意:擦后三日,忌下汤水;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
硫黄方
处方:附子、硫黄、姜汁、茄蒂。制法:上将附子、硫黄研末,姜汁调匀。功能主治:赤白癜风。用法用量:白癜用白茄蒂擦;紫癜用紫茄蒂擦。摘录:《奇效良方》卷三
-
育血1号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方名:育血1号组成:茅根、紫草、天花粉、乌梅、甘草、藕节、丹皮、白芍、玄参、生地。功效:凉血清营,滋阴降火。主治:紫癜,属阴虚血热者。
-
血疳疮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血疳疮的病因病机:血疳疮由风热闭塞腠理所致而成。血疳疮的症状:血疳疮症见皮肤出疹如粟,或红斑成片,色暗红如紫疥,瘙痒脱屑,甚则延及全身。血疳疮的治疗:血疳疮治疗宜清热凉血疏风。可内服凉血地黄汤或消风散。
-
青记
青记病证名。脸面青紫色斑印之病证。《医林改错》卷上:“血瘀症,长于天庭者多,三十付可愈。白癜、紫癜、紫印、青记,自古无良方者,不知病源也。”该病多发于前额部之中间,斑点青或微紫,不易消退。内服可选通窍活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