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经
《针灸经》为书名。不著撰人。一卷。书佚。见《隋书·经籍志》。
-
针灸经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针灸经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是为适应国际间针灸学术交流的需要所制定的经化穴名称标准化方案。1980年10月日本安瑞中岛医师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临时顾问访华,考察中国针灸穴名现代化与穴名标准化的研究情况。此后中日两国针灸学者认真讨论了针灸经穴名称准标化方案问题,双方同意14经穴名为361个。
-
秘传眼科龙木总论
《秘传眼科龙木总论》为书名。简称《龙木条》或《龙树眼论》。宋元间人编集。十卷。本书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著,其中卷八为针灸经,重点介绍眼科疾病常用腧穴的位置、功能以及针灸方法。
-
秘传眼科龙木论
概述:《秘传眼科龙木论》为中医眼科著作。约宋元间编撰。六主要辑录了《龙木论》及《眼论审的歌》的内容,包括眼科总论和72种眼科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治疗方药。卷七诸家秘要名方,引录《三因方》等书中的38个眼科方剂;卷八针灸经;卷九-十诸方辨论药性,均系从有关文献中辑录的眼科常用针灸穴位、针灸法及药性主治。
-
穴名代号
穴名代号指一般以缩写的经名加上穴位的序号来表示经络腧穴的名称。此法在国外针灸书刊上应用较广。穴名代号是指用缩序号的方法作为经络腧穴的代称。各国对经穴的排列次序略有出入。为此,我国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制定了《针灸经穴标准化方案》,以求统一。
-
杨上善
杨上善为隋唐时期著名医学家。670年)尝先后任隋太医侍御、唐太子文学、太子司仪郎。尝效法皇甫谧,对《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加以重新编排、注释,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此为最早之《内经》注本,有甚高之文献价值。又著《黄帝内经明堂类成》,系针灸经穴方面之专著,在唐代影响很大,被定为必修课本。
-
针灸薪传集
《针灸薪传集》为书名。夏少泉等辑。刊于1937年。本书在承淡安先生讲授的针灸经穴治疗笔记的基础上分类编次而成。第一编经穴考证;第二编取穴法、要穴功用;第三编为针灸歌赋的简注;第四编针灸治疗各论,汇集了多种针灸配方。现存初刊本、抄本。
-
龙木论
概述:《龙木论》为书名。此书与《龙树眼论》不同,内容主要记述72种眼科病证的方论;其中包括23种内障眼、44种外障眼以及5种小儿外障眼。其佚文主要保存在《秘传眼科龙木论》卷1~为《秘传眼科龙木总论》的简称。本书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著,其中卷八为针灸经,重点介绍眼科疾病常用腧穴的位置、功能以及针灸方法。
-
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
《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为书名。上海第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编注。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中首先结合针灸穴位,将人体表面解剖做了概括性的介绍。本书系参照有关针灸文献用解剖学方法对常用的针灸经穴部位及针法、主法等加以整理考订而成。并附插图。1960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近世针灸医学全书
《近世针灸医学全书》为书名。杨医亚编著。刊于1953年。此书为作者原作《针灸经穴学》《孔穴学》《配穴概论》《针科学》《灸科学》《实用针灸治疗学》等书改编而成。
-
类经图翼
概述:《类经图翼》为书名。2卷为“运气”,为有关五运六气学说的论述和图表,共80余篇,阐释《内经》运气学说最为详彻;11卷为“针灸”,系统论说穴位、主治、操作等,首论经络俞穴,次载针灸要穴歌及诸证灸法要穴。现有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并附刊张介宾《类经附翼》四卷。2卷主要介绍“易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
经络实质研究
发现经络现象虽与已知的解剖学、生理学现象有关但又不同,需要作出新的说明,为此已提出多种假说,如神经一体液调节说、人体自控系统说、第三平衡系统说、二重反射假说、概念性单元说、经络一皮层一内脏相关假说、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说、气说、机体能感知的气血液通道说、波导说、类传导说、低阻经络说、良导络说等。
-
黄羡明
黄羡明为现代针灸学家。江苏无锡人。早年就学于上海国医学院,后从父黄鸿舫学习针灸之术,尽得其传。临床善治杂病,闻名遐迩。1958年开始以针刺替代药物麻醉行扁桃体摘除术,获得成功。又创制磁场发光针灸经穴玻璃人。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学院教授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