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旋-环-螺旋基元
螺旋-环-螺旋基元这种结构是由一个环将两个螺旋结构分隔开来,与螺旋-转角-螺旋结构的差别在于∶它的两个螺旋的一侧还有一段疏水链,这样,当螺旋-环-螺旋结构位于两个多肽之间时,这两个疏水的侧链就会将两个多肽链连在一起形成类似亮氨酸拉链的结构。
-
纤维周期
纤维周期fiberperiod指纤维的内部构造对纤维轴方向的周期性的单位长度。因为纤维就是从这样的结晶形成的,所以其中的原子呈周期性(反复的)规整的排列着。例如DNA的B型纤维的纤维周期为34A。相当于有名的双重螺旋构造的螺旋的螺距(pitch)。纤维周期可由纤维图形上的层线间的间隔测定出来。
-
原肌球蛋白
原肌球蛋白是细肌丝中与肌动蛋白的结合蛋白,分子量为2×35kDa,长为41nm,由两条平行的多肽链组成α螺旋构型,每条原肌球蛋白首尾相接形成一条连续的链同肌动蛋白细肌丝结合,正好位于双螺旋的沟(grooves)中。每一条原肌球蛋白有7个肌动蛋白结合位点,因此Tm同肌动蛋白细肌丝中7个肌动蛋白亚基结合。
-
大螺旋
大螺旋是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到后期染色体的染色丝中所见到的螺旋结构。大螺旋进一步盘卷(coil)化而成为小螺旋。
-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在形成立体结构时,其多肽链部分首先折叠成α-型螺旋(helix)和β-型结构,并由此进一步可折叠成球形。在蛋白质以外,例如在tRNA有三叶草叶型结构,也可称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RLC
RISCloadingcomplex(RLC):是一种促使RISC形成的复合物。RLC有方向性地调节小RNA双螺旋,为以后的RISC组装作好铺垫。R2D2部分是非对称性的感受器,为RISC组装调整好siRNA的方向。miRISCloadingcomplexes(miRISCs)的研究尚未报导,因为它的过程更为复杂,而且体外研究miRLCs的方法还没有建立。
-
兴柏-布朗定律
兴柏-布朗定律是兴柏-布朗定律Schimper-Braun'slaw由德国植物学家兴柏(K.F.Schimper,1803—1867)和布朗(A.Braun,1805—1877)两氏提出的关于螺旋叶序的开度与级数关系的定律。认为具有螺旋叶序的植物有各种各样的开度,从这些开度和全周的比例可得出如下情况:不论哪一种互生叶序都可符合上列级数中的任何一种。
-
亮氨酸拉链基元
亮氨酸拉链基元这类蛋白质都是含有4个或5个亮氨酸残基,彼此之间精确的相距7个氨基酸残基。这样,在α螺旋的每一个侧面就出现一个Leu,这些Leu排成一排,两个蛋白质分子的α螺旋之间靠Leu残基之间的疏水作用形成一条拉链。这类蛋白与DNA的特异性结合都是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的,但与DNA结合的结构域并不在拉链区。
-
互生
互生是在茎枝的每个节上只生1片叶子,各叶交互而生,它们常沿茎技作螺旋状排列。
-
螺纹导管
导管是多数被子植物主要的输水组织,由一系列长管状或筒状的死细胞横壁溶解形成穿孔通道连接而成。导管壁上有一条或数条成螺旋带状增厚的为螺纹导管。
-
芽眼
芽眼是指块茎表面藏有芽的凹陷处,一般作螺旋状排列,每个芽眼内一般具有3个芽,其中仅1个芽能发育,余则休眠。
-
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amylose)又称糖淀粉,是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相连而成的一条直链,并卷曲成螺旋状二级结构。直链淀粉在热水中可以溶解,与碘产生蓝色反应,一般不显还原性。
-
旋螺尖起外障
旋螺尖起外障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系指黑睛中央高而绽起如螺蛳之形圆而尾尖的疾病。又名螺旋突起。详见该条。
-
螺旋面
螺旋面,其螺旋形状的面纹易于沾附面酱,搭配浓郁酱汁如奶油、奶酪酱或肉酱最速配。水煮时间8-10分钟。
-
单卵
扁形动物中三肠目的卵通常都含有卵黄,为了与扁形动物其他种类的复合卵(由生殖细胞和卵黄细胞组成)相区别,特称为单卵或内黄卵(endolecithalegg)。单卵大多行螺旋式卵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