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封
中封穴在足厥阴肝经的位置中封穴在踝部的位置中封穴在踝部的位置中封穴在踝部的位置(肌肉)中封穴在踝部的位置(骨骼)中封穴的取法:足背屈时,于内踝前下方,当胫骨前肌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其他疾病:腰足冷痛,踝关节扭伤。中封穴的配伍:中封配解溪、昆仑,有活血消肿的作用,主治内踝肿痛。
-
悬泉
所属部位:踝悬泉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中封穴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踝部深筋膜局部增厚,形成伸肌支持带。其他疾病:腰足冷痛,踝关节扭伤。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针刺中封等穴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不仅可以消除症状,而且能够使转氨酶降低。
-
垂泉
概述:垂泉为经穴别名,“垂”,疑“悬”字误,即悬泉,是中封的别名。所属部位:踝垂泉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中封穴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踝部深筋膜局部增厚,形成伸肌支持带。中封穴主治下肢痿痹,足踝肿痛;其他疾病:腰足冷痛,踝关节扭伤。共治疗48例,针刺1~
-
巨骨
巨骨位于肩端上,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分布着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巨骨穴主治病证:巨骨穴主治肩背及上臂疼痛,肩臂挛痛,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伸展及抬举不便,半身不遂,瘰疬,瘿气,惊痫,瘾疹,吐血,胃出血,瘿气,颈淋巴结核,高热痉挛,下牙痛等。
-
耳屏外三穴
耳屏外三穴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耳廓之耳舟中,计3穴:对耳屏外上方凹陷处1穴,对耳屏外方凹陷处1穴,对耳屏外下方凹陷处,近耳垂下方1穴。主治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耳聋、耳鸣、外耳道炎、中耳炎、咽炎等。一般直刺0.2~
-
阴阳蹻四穴
概述:阴阳蹻四穴即阴蹻脉的照海穴,阳蹻脉的申脉穴,左右共4穴。别名阴蹻。现代又多用照海穴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精神分裂症、癔病、神经衰弱、足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研究进展:针刺“照海~图43(图出自《中医大辞典》)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取法: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外踝正下方凹陷处取穴。
-
膝顶
概述:膝顶为经外奇穴别名,即鹤顶。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脚气,膝关节炎,鹤膝风等。屈膝,于髌骨上缘中点上方之凹陷处取穴。分布有股前皮神经和膝关节的动、静脉网。膝顶穴的配伍:鹤顶配内膝眼、犊鼻、三阴交,治鹤膝风。鹤顶配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治膝部肿痛。刺灸法:刺法:直刺0.5~或艾条灸5~
-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指依据解剖学体表标志审定腧穴定位的方法。1991年元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指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曲池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
-
曲泉
概述:曲泉为经穴名(QūquánLR8)。曲泉穴主治前阴、肝肾、膝部等疾患:如小便不利、遗尿、癃闭、疝气腹痛、阴痛阴痒、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阴挺、经闭、血瘕、身热头痛、目赤痛、胸胁支满、发狂、衄血、膝胫冷痛、筋挛不伸、四肢不举等。静脉注射阿托品能阻断针刺利胆效应,提示针刺利胆效应与M受体有关。
-
天井
天井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天井穴在肘部的位置天井穴在肘部的位置天井穴在肘部的位置(肌肉)天井穴在肘部的位置(骨骼)天井穴的取法:以手插腰,于肘尖(尺骨鹰嘴)后上方1寸凹陷处取穴。分布着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的肌支。五官科疾病:眼睑炎、扁桃腺炎、外眼角红肿、咽喉疼痛。天井配外关、曲池,治臂痿不仁。
-
丝竹空
别名巨髎、目髎。丝竹空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肌肉)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骨骼)丝竹空穴的取法:正坐或侧伏位,于额骨颧突外缘,眉梢外侧凹陷处取穴。向攒竹方向透刺、平刺0.3~丝竹空配瞳子髎、睛明、攒竹,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
目髎
概述:目髎为经穴别名。别名巨髎、目髎。丝竹空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肌肉)丝竹空穴在眉梢的位置(骨骼)目髎穴的取法:正坐或侧伏位,于额骨颧突外缘,眉梢外侧凹陷处取穴。丝竹空配瞳子髎、睛明、攒竹,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
神道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先取约与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再向上摸1个胸椎棘突,于其上方凹陷中取穴。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五肋间动脉后支。神道穴主要用于心神及外感疾患等:如心痛、惊悸、神经衰弱、癔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及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等。
-
脑户
脑户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眼目等部位及神志疾患:如风眩头痛,头重项强,面赤,音哑,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痉挛,视物不清,目黄,瘿瘤,头痛,头晕,项强,失音,头重风眩,面痛,面肿,目赤目痛,不能远视,喑不能言,舌本出血,癫狂,痫证,瘛疭,颈项强痛,失眠,枕神经痛,头重,面赤目黄,眩晕,视神经炎等。
-
中渚
快速取穴:抬臂俯掌,手背部第4、第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中渚穴。中渚穴穴位解剖:中渚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手背深筋膜、第四骨间背侧肌。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并有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通过。中渚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输穴,“输主体重节痛”,故取中渚穴可治疗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疼痛。
-
三门
概述:三门:1.经外奇穴名;位于食指掌指关节后方桡侧凹陷处。三间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后凹陷处,赤白肉际,微握拳取穴。针经皮下筋膜,手深筋膜达第1骨间背侧肌,在第1蚓状肌与第2掌骨间通过,直至指浅、深屈肌腱到食指的肌腱背面与第2掌骨之间。三间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胸腹满,气喘,热病,手背红肿等。
-
匝风
脑户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眼目等部位及神志疾患:如风眩头痛,头重项强,面赤,音哑,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痉挛,视物不清,目黄,瘿瘤,头痛,头晕,项强,失音,头重风眩,面痛,面肿,目赤目痛,不能远视,喑不能言,舌本出血,癫狂,痫证,瘛疭,颈项强痛,失眠,枕神经痛,头重,面赤目黄,眩晕,视神经炎等。
-
会额
脑户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眼目等部位及神志疾患:如风眩头痛,头重项强,面赤,音哑,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痉挛,视物不清,目黄,瘿瘤,头痛,头晕,项强,失音,头重风眩,面痛,面肿,目赤目痛,不能远视,喑不能言,舌本出血,癫狂,痫证,瘛疭,颈项强痛,失眠,枕神经痛,头重,面赤目黄,眩晕,视神经炎等。
-
合颅
脑户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眼目等部位及神志疾患:如风眩头痛,头重项强,面赤,音哑,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痉挛,视物不清,目黄,瘿瘤,头痛,头晕,项强,失音,头重风眩,面痛,面肿,目赤目痛,不能远视,喑不能言,舌本出血,癫狂,痫证,瘛疭,颈项强痛,失眠,枕神经痛,头重,面赤目黄,眩晕,视神经炎等。
-
迎风
脑户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眼目等部位及神志疾患:如风眩头痛,头重项强,面赤,音哑,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痉挛,视物不清,目黄,瘿瘤,头痛,头晕,项强,失音,头重风眩,面痛,面肿,目赤目痛,不能远视,喑不能言,舌本出血,癫狂,痫证,瘛疭,颈项强痛,失眠,枕神经痛,头重,面赤目黄,眩晕,视神经炎等。
-
仰风
脑户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眼目等部位及神志疾患:如风眩头痛,头重项强,面赤,音哑,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痉挛,视物不清,目黄,瘿瘤,头痛,头晕,项强,失音,头重风眩,面痛,面肿,目赤目痛,不能远视,喑不能言,舌本出血,癫狂,痫证,瘛疭,颈项强痛,失眠,枕神经痛,头重,面赤目黄,眩晕,视神经炎等。
-
膝眼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膝眼穴主治病证:膝眼穴主治膝痛,腿痛,腿脚重痛,脚气,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鹤膝风,髌骨软化症等。膝眼穴的配伍:膝眼配委中、压痛点,治膝部软组织损伤。《神应经》:遍身生疥癞,曲池、合谷、足三里、绝骨、膝眼,灸二七壮。
-
耳门
所属部位:耳前耳门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耳门穴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本穴之上有和髎、耳门、听宫,本穴与之挨近,而名听会。听会穴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等。针刺翳风时,针尖向对侧颧髎方向斜刺,进针1.5~
-
三间
别名少谷。主治咽喉肿痛,身热,热病,唇焦口干,喘咳,胸闷气喘,胸腹满,腹胀肠鸣,泄泻,便秘,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齿痛,龋齿痛,舌卷不能言,目痛,气喘,手背红肿,肩臂疼痛,鼻衄,嗜睡等。三间位于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后凹陷处,赤白肉际,微握拳取穴。侧掌,微握拳,当第2掌指关节后方桡侧凹陷处取穴。
-
昆仑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神经分支和小隐静脉属支分布,并有腓肠神经本干和小隐静脉本干经过;昆仑穴主治头项、腰腿、膝胫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鼻塞鼻衄、齿痛颊肿、项背强痛、腰痛如折、腿股疼痛、腘筋挛急、腨跟痛、浮肿、喘逆、腹满、大便难、疟疾、脚气、癫狂、痫症、女子难产、胞衣不下等。即百会穴。
-
内膝眼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膝眼穴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别名:膝目(《外台秘要》)鬼眼(《医宗金鉴》)内膝眼穴的定位:内膝眼与外膝眼相对,位于膝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的中央。主治膝痛,腿痛,腿脚重痛,脚气,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鹤膝风,髌骨软化症等。膝眼在膝部,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
-
尺骨茎突远端注射
操作名称:尺骨茎突远端注射适应证:尺骨茎突远端注射适用于:1.软骨病变尺骨远端三角纤维软骨损伤,尺骨茎突远端陈旧性损伤。3.退行性关节尺侧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尺侧疼痛。常规消毒皮肤。方法:在尺骨茎突远端腕关节凹陷处进针,穿刺针直接进入腕关节尺侧,对准凹陷处压痛点及病变部位注射配制药物5~
-
内龙眼
内龙眼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与外膝眼相对,位于膝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的中央。1.0寸,或透刺外膝眼。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膝关节部伸侧面,髌韧带两侧之凹陷中,在内者称内膝眼,在外者称外膝眼,左右共4穴。主治膝痛、腿脚重痛、脚气、下肢麻痹等。一般向膝中斜刺0.5~或内外膝眼互透。
-
筋缩
概述:筋缩:1.症状名;筋缩穴主要用于心肝及脊背疾患:如心痛,癫痫,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腰脊神经痛,强直性痉挛,肝炎,胃炎,胆囊炎,抽搐,小儿惊痫,瘛疭,胃痛,黄疸,脏躁,腰背痛,脊强,眩晕,两目上翻,手足不收,四肢拘挛,背强,胃痉挛等。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
-
陶道
陶道穴在督脉的位置陶道穴在胸椎的位置陶道穴在胸椎的位置陶道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陶道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陶道穴的取法: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浅层主要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有人研究针刺大椎、间使、陶道等穴,治疗间日疟,治愈率为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