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丹田
中丹田指心窝部,相当膻中穴部位。一说中丹田为心下脐上脾宫正位或脐中。中丹田为气功内丹术术语。《抱朴子内篇·地真》:“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东医宝鉴》引:“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以眉间(印堂)称上丹田;以脐下(关元)为下丹田。《黄庭内景经》:“丹田之中精气微。”中丹田在心下;
-
新气功疗法
2.中丹田三气呼吸口呼鼻吸,叫做“气呼吸”,它本身就是一种调息导引的功法。(6)收功:右手持棍(男右手,女左手),左脚前迈一步成小弓步,握棍手从中丹田沿任脉徐徐向上,升至膻中穴时,后腿变虚,后脚也变虚,脚跟可稍离地,握棍右手至百会穴处,后脚渐渐放平,但弓步不变。但本功采用风呼吸法。
-
守一
守一为养生术语。一般集中于下丹田、中丹田或上丹田中(《抱朴子内篇》认为丹田有三:上丹田在两眉间;中丹田在心下;下丹田在脐下。思一至饥,一与之粮;其方法,或本道家虚无之旨,身心双志,不起思念,不为声色利害所动心,如此常行,心则“清静”,以求长生。或专守丹田之神,葛洪又称为“守真一”、“守玄一”。
-
上丹田
上丹田我气功所称的体表部位,指两眉间当印堂穴的部位。出《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部位在两眉间,《东医宝鉴》引:“上丹田,藏神之府也。”以胸窝正中(膻中)称中丹田;以脐下(关元)为下丹田。《黄庭内景经》:“丹田之中精气微。”《抱朴子内篇》认为丹田有三:上丹田在两眉间;
-
丹田呼吸法
丹田呼吸法为气功功法。即胎息法。原为道士修炼方法之一。古人认为,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不用口鼻呼吸,好象胎儿在胎胞中的呼吸一样(据《抱朴子》),故名。近代又称胎息为丹田呼吸法或脐呼吸法。练功时要求意守中丹田。吸气时,意想气自丹田吸入,自觉有气自丹田向内收合。吸气后稍作停留,随后将气呼出。
-
玄关一窍
玄关一窍气功内丹术术语。而其部位所在,又有炁穴“祖窍”、中丹田、上丹田、下丹田、位置不定等诸说。另一类认识以元神或炼养时虚极静笃、元神显露、元炁元精亦随其发动之机的景像立论。《真诠》引张伯端:“盖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关一窍。”
-
下丹田
下丹田为体表部位,指脐下3寸关元穴部位。以胸窝正中(膻中)称中丹田;二、道家称脐下3寸为丹田,为男子精室,女子胞宫之所在。杨玄操注《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丹田也;另有各古籍可参考:《抱朴子内篇·地真》谓“在脐下二寸四分”,《医心方》卷二十七:“脐下三寸为命门宫,此下丹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