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医类案
概述:《名医类案》为中医医案著作。明·江瓘编,其子应宿增补。主要内容:全书集录明嘉靖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纂。分205门,包括外感伤寒温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妇、儿科等多种病证,病案记录较详,辨证、方药亦较妥当,并附编者按语及其治案。建国后有影印本。《续名医类案》([清]魏之琇)全文阅读
-
医案
医案是记录病情及诊疗经过的文献。又称病案,其内容包括症状、辩证、立法、处方、用药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史记》记载西汉名医淳于意“诊籍”二十五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案材料。后世医家有将自己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的;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的,如《名医类案》等。
-
魏之琇
魏之琇(1722-1772年)清代医家。字玉璜,号柳州,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幼因贫于质肆帮活,夜则灯下苦读,先后达二十年,竟通医术,并以医济世,颇有医名。以明·江瓘之《名医类案》尚有未备,遂予以补充,著《续名医类案》。另有《柳州医话》等,均行于世。
-
续名医类案
概述:《续名医类案》为中医医案著作。三十六卷(原六十卷)。清·魏之琇撰。成书于1770年。主要内容:本书为续补明代江瓘《名医类案》而作。书分345门,包括传染病、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病类。全书分类清楚,选案广泛,尤以急性传染病治案可见为多。明末清初传染病流行较甚。从本书可以分析出各家流派的学术经验。
-
江瓘
江瓘(1503-1565年)明代医家。字民莹,歙县(今属安徽)人。因有感于“博涉知病,多诊识脉”之古训,遂摘录古往今来治验医案,分门别类加以摘录,意在“宣明往范,昭示来学”,经二十余载乃未能成书,瓘已辞世。完成宿愿,编成《名医类案》一书,分二百另五门,录自汉至明之各家医案,间附以评说,颇得后代好评。
-
三化汤
治中风,在外六经形证已解,内有便溺之阻格者。临床应用:阳明发狂证《名医类案》:滑伯仁治一僧,病发狂谵语,视人皆为鬼,诊其脉,累累如薏苡子,且喘且抟。曰:此得之阳明胃实。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普济方》卷九十一引《德生堂方》之三化汤:方名:三化汤组成:大黄5钱,牵牛5钱,朴消5钱。
-
拍法
拍打法推拿手法名。具有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肌肉疲劳以及解痉止痛等作用。拍打法操作要领: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拍打法临床应用:拍法适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部。对风湿酸痛,局部感觉迟钝或肌肉痉挛等症常用本法配合其他手法治疗,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
江璀
江璀(guàn灌。因有感于《褚氏遗书》中所说的“博涉知病,多诊识脉”的见解,加以自己居处偏僻山区,尤感病案的重要意义,遂努力于搜集历代医家医案。参考自《史记》至明代文献百余种,结合家藏秘方和个人医案,经二十年,编成《名医类案》一书,未及刊刻而去世,后由其子江应宿加以增辑问世(1591)。
-
江民莹
江民莹即江瓘。江璀(guàn灌。1565)为明代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少时母病故,其后他自己患呕血证,医治无效,遂弃仕途,钻研医学,终成为当时名医。参考自《史记》至明代文献百余种,结合家藏秘方和个人医案,经二十年,编成《名医类案》一书,未及刊刻而去世,后由其子江应宿加以增辑问世(1591)。
-
拍打法
拍打法推拿手法名。具有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肌肉疲劳以及解痉止痛等作用。拍打法操作要领: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拍打法临床应用:拍法适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部。对风湿酸痛,局部感觉迟钝或肌肉痉挛等症常用本法配合其他手法治疗,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
江应宿
江应宿为明代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名医江瓘之子,随父学医。20岁后,游于江浙、山东、河北等地,博采验方治案。将父亲遗稿《名医类案》编次增补,用19年功夫,先后修改5次才告完成。终于刊刻行世,为医案类著作中之佼佼者。
-
假胎
假胎病名。见《继名医类案》卷二十四。即假孕。指患者经闭腹大但无胎息可验的病证。包括气胎、血胎、痰胎。详参各条。
-
大便燥结
大便燥结为病证名,指粪便干燥秘结。《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大便秘结之症,外感门有表未解,太阳阳明之脾约,有半表半里,少阳阳明之大便难,又有正阳阳明之胃实。不敢用峻猛之药者,宜蜜煎导之。”便秘有阳结、阴结、实秘、虚秘、气秘、风秘、痰秘、冷秘、热秘、三焦秘、幽门秘(幽门不通)、直肠结、脾约之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