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正
书中择常用药300种,仿《本草纲目》编述,分山草、隰草、芳草、蔓草、毒草、水石草、竹木、谷、果、菜、金石、禽兽、虫鱼、人等14部,次第介绍其别名、性味厚薄、阴阳主要功效及机理,临床运用范围、注意事项等。相似药物功效比较、药物配伍等阐析甚明。故于书中将人参、熟地、附子、大黄作为药之“四维”以扶阳救阴。
-
景岳全书
概述:《景岳全书》为中医综合性医书。明代张景岳撰于1624年。主要内容:全书分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麻疹论、痘疹诠、外科钤、本草正、新方、古方、外科方等。全书取材广泛,择取诸家精要,对内外妇儿等各科临床辨证论治作了较系统的分析。治法以温补为主,创制新方二卷。1949年后有影印本。
-
袁仁
袁仁明代医生。字良贵,号参坡。嘉善(今浙江)人。祖灏、父祥皆经世学,至仁得传学愈深邃,于理学、佛学、天文、地理、历律、兵刑,水利无不博涉。尝谓医业可藏身济人,遂隐于医。昆山魏校以疾召之,使者三请不往,曰:“心疾,当行仁义,不然虽十至而无益。”著《内经疑义》、《本草正讹》、《痘疹家传》等,均佚。
-
白菊花根
出处:《本草正》拼音名:B iJ HuāGēn别名:长生(《太清经》)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菊花条。功能主治:①《本草正》:善利水,捣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闭。②《纲目拾遗》:治疔肿,喉疔,喉癣。附方:治疔疮:鲜菊花叶适量捣敷,根,茎煎水服。(江西《草药手册》)摘录:《*辞典》
-
徐升泰
徐升泰明末医家。字世平。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精研儒术、博览医书,对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一书尤有心得。晚年专门著书。编《本草正伪补遗》。已佚。
-
女贞实
概述:女贞实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入肝、肾经。治阴虚内热,腰膝酸软,眩晕,目昏,耳鸣,消渴,遗精,须发早白,尿血,老人大便虚秘。化学成分:本品含齐墩果酸、甘露醇、大量葡萄糖、女贞子苷(Nuezhenide)、橄榄苦苷(Oleuropein)等。齐墩果苷能降压、解痉。
-
胆星
《*辞典》:胆星:出处:《纲目》拼音名:DǎnXīnɡ别名:胆南星(《本草选旨》)来源:为天南星用牛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性味:①《本草正》:味苦,性凉。②《本草汇言》: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大人气虚内热,热郁生痰。③《药品化义》:主治一切中风、风痫、惊风,头风、眩晕,老年神呆,小儿发搐,产后怔忡。
-
蜀葵子
《*辞典》:蜀葵子: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ShǔKu Zǐ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②《日华于本草》:治淋涩,通小肠,催生落胎,疗水肿。(《陕西中草药》)各家论述:《本草述》:(蜀葵子)其性味类利于气血燥而泣者,未可施于虚羸中寒之体也,临病其审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