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肌收口
生肌收口为治法。外治法之一。指用具有生长肌肉、加速疮口愈合作用的方药,治疗疮疡后期的治法。药物配伍不同,作用可有不同的侧重。选用具有解毒、收涩、收敛、促进新肉生长作用的药物,经炮制后研极细末,掺布疮面,可促使疮面加速愈合。常用的生肌收口药有生肌散、八宝丹等,不论阴证、阳证,均可掺布于疮面上应用。
-
香蜡生肌膏
《古方汇精》卷二:方名:香蜡生肌膏组成:白丁香1钱(即公麻雀屎),麻油1两,黄蜡3钱。功效:生肌收口。用法用量:遇诸疮不收口,将此膏填满疮口,外盖膏药,1-2日自能生肌收口。汤火伤,用此膏搽之,次日即愈。制备方法:上熬成膏。
-
子痰·气血两虚证
定义:子痰·气血两虚证(tuberculosisofepididymiswithqi-blooddeficiencypattern)是指气血两虚,以脓肿破溃,脓液稀薄,夹有败絮样物质,疮口凹陷,形成漏管,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虚热不退,面色无华,腰膝酸软,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子痰证候。治法:子痰·气血两虚证治宜补气养血,温补肾阳。
-
敷药法
敷药法(applicationmethod),将药物敷于患处的治疗方法。在中医肛肠科,敷药法的操作方法是:将药物(药膏)敷于患处,一般于每日大便后,先熏洗再敷药。常用药物有金黄膏(清热解毒消肿)、马应龙痔疮膏(解毒消肿止痛)、生肌玉红膏、九华膏(生肌收口)。
-
虚陷
虚陷多见于有头疽生肌收口期。虚陷的病因病机:虚陷因素体脾肾阳虚,加之患疮疡耗伤气血所致。病趋恶化,或现神疲纳呆,腹痛泄泻,自汗肢冷,舌淡无苔,脉沉细或虚大无力,转为脱证。又称“三陷变局”。是指火毒炽盛,正气内虚,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内传脏腑的危急重症。内陷为火陷、干陷、虚陷的统称。
-
脐漏
脐漏病名。亦名脐漏疮,落脐疮。见《外科真诠》卷上。该病多因脐痈治疗不当,久不收口,形成漏管;或落脐带之后,脐汁不干,疮口不合所致。临床可见脐中时有脓血臭水流出,久不收口。治宜外用提脓去腐之药,待腐去脓尽后继以生肌收口之药收功,必要时应以手术治疗。相当于先天性及后天性脐管瘘。可参见溃疡去腐法条。
-
破皮疮
破皮疮病名。即皮肤慢性溃疡之一。见《医门补要》卷上。症见患处皮破肉烂,疮疡部位色黑下陷,滋水淋漓不断,不易生肌收口,常缠绵日久难愈。该病多因患者素体虚弱或病后脾虚,湿邪浸淫肌表所致。治宜健脾渗湿为主。可内服除湿胃苓汤,外搽生肌散。
-
疮口不合
疮口不合病证名。证见脓水清稀,脉虚神疲者,治宜补益气血,可用八珍汤;如形瘦色悴,口干咽燥,舌红脉数者,应滋补肝肾,以六味地黄丸加减;若疮口肉色晦暗,肢冷自汗,脉细微,舌淡苔薄者,宜用桂附八味丸培补肾阳;若见脾胃虚弱,食欲欠佳者,可用四君子汤健脾养胃;如红升丹、白降丹、生肌散、八宝丹等。
-
掺药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方之掺药:方名:掺药组成:海螵蛸半两(研),染燕脂(研)半两。《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九方之掺药:方名:掺药组成:珍珠2分(生研极细),乳香(箬上炙燥)5分,没药5分,铅粉5分,瓜儿血竭5分,真扫盆轻粉4分,儿茶3分,上白占1钱,大冰片2分,象皮1钱(切小方块瓦条,细灰拌炒成珠)。
-
珍珠生肌散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henzhuShengjiSan标准编号:WS3-B-0768-91处方:珍珠5g冰片5g血竭30g象皮(砂炒)20g朱砂10g乳香(制)20g龙骨(煅)30g儿茶30g没药(制?不规则团块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及周围扩散出众多细颗粒,久置溶化,不规则碎块淡黄色,半适明,渗出油滴,加热后油滴溶化,现正方形草酸钙结晶。
-
珠黄八宝散
00g龙骨(煅)375g冰片37.5g朱砂25g制法:以上八味,珍珠、朱砂、琥珀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炉甘石、石膏、龙骨分别粉碎成极细粉,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各粉末混匀,即得。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收口。用于痈疽,疔毒及疮疡,溃后久不收口?用法与用量:外用,视患处大小,适量渗敷,用清凉膏或纱布盖贴。
-
八宝生肌丹
《药奁启秘》处方熟石膏1两,轻粉1两,黄丹3钱,龙骨3钱,血竭3钱,赤石脂1两,乳香3钱,没药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疮证正气大薄,腐脱肌生,不收敛,硬结红斑。用法用量掺患处,上盖薄贴。
-
八宝生肌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哈尔滨方)处方血竭4钱,乳香3钱,没药3钱,龙骨3钱,海螵蛸3钱,儿茶3钱,象皮3钱,寒水石3钱,梅花片5片。功能主治生肌收口。注意疮毒未尽者勿用。《集验良方》卷一处方炉甘石6钱(制),熟石膏8钱,漂东丹2钱,龙骨3钱(煅、研、漂净),轻粉2钱,铅粉2钱,白蜡6钱,寒水石6钱(漂净)。
-
白云丹
《外科集腋》卷一:白云丹:处方:胡椒4两,川乌4两,草乌4两,细辛4两,桂枝4两,火消2斤,韭菜1斤(打汁,)葱白8两(打汁)。功能主治:初起肿疡。摘录:《外科集腋》卷一《外科方外奇方》卷二:组成:轻白炉甘石1两(将倾银罐内,煅至通红,倾好醋内,淬7次为度),轻粉1钱,白蜡2钱,冰片1分。功效:生肌收口。
-
赤云丹
处方:轻白芦甘石1两,黄连汁(煅淬7次)、大梅片3钱,水飞辰砂8钱。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
化毒膏
功能主治:牙痛腮肿。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五《千金珍秘方选》:别名:神效奇方组成:黄柏3两,蝉衣1两8钱,全蝎90只,乳香3两,没药3两,当归2两4钱,白芷2两4钱,红花3两,蛇蜕4条,生地2两4钱,男发(如蛋大)6个,蜈蚣62条,蓖麻子1两2钱,马前子40粒,赤芍3两。主治:湿热无名肿毒、痈疽发背及久年瘰疬、梅毒。
-
生肌八宝丹
概述:生肌八宝丹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别名:生肌八宝散(《中医伤科学》)。煅石膏30克赤石脂30克铅丹9克龙骨9克轻粉30克血竭9克乳香9克没药9克制法:上药为细末。《中药成方配本》方之生肌八宝丹:组成:制甘石4钱,煅龙骨3钱,煅石膏5钱,煅赤石脂4钱,血竭5分,冰片6分,轻粉1钱5分,白蜡3钱。
-
生肌五宝丹
《外科方外奇方》卷二:组成:制甘石1两,珍珠5钱,轻粉3钱,琥珀2钱,冰片2分。功效:生肌收口。
-
乳没生肌散
《简明医彀》卷八:方名:乳没生肌散组成:软石膏(红色者尤佳,炭火煅红,待冷去灰土,取研细)1两,龙骨3钱,乳香1钱,没药(俱出汗,研末)1钱,血竭1钱,赤石脂1钱,轻粉5分。《古方汇精》:方名:乳没生肌散组成:红升、血竭、生乳香、生没药、麝香、冰片各等分。主治:脓疡溃后,肌肉不生。制备方法:上为细未用。
-
秘传止血定痛生肌散
《直指附遗》卷三:方名:秘传止血定痛生肌散别名:止血定痛生肌散、生肌散组成:真龙骨(煅)3钱,白芷2钱5分,黄丹(飞过)5钱,软石膏(煅,去火毒)1两,血竭2钱,乳香3钱,没药3钱,潮脑少许。主治:跌打损伤,牙咬刀伤出血,诸般肿毒出脓后,肌肉不生,痛不止者。
-
去毒生肌
去毒生肌为治法。是运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方法。适用于正气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以溃破,或溃后脓汁稀少,坚肿不消,出现身热、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脉数无力等症,用黄芪、白术、茯苓、党参、炙草、当归、白芍、皂角刺、白芷、金银花、连翘、桔梗、陈皮等药。
-
软膏
如金黄油膏、玉露油膏适用于阳证肿疡、肛门周围痈疽等病。生肌白玉膏功能润肤生肌收敛,适用于溃疡腐肉已净,疮口不敛者,以及乳头皲裂、肛裂等病。疯油膏功能润燥杀虫止痒,适用于牛皮癣、慢性湿疮、皲裂等。
-
针灸法
针灸法的适应证:针刺适用于瘰疬、乳痈、乳癖、湿疮、瘾疹、蛇串疮、脱疽、内痔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等。灸法适用于肿疡初起坚肿,特别是阴寒毒邪凝滞筋骨,而正气虚弱,难以起发,不能托毒外达者;附于饼灸适用于气血俱虚、风邪寒湿凝滞筋骨之证,取其温经散寒、调气行血。疔疮等实热阳证,不宜灸之,以免以火济火;
-
八宝化毒丹
《药奁启秘》处方犀黄5分,珍珠1钱,中黄3钱,白琥珀3钱,朱砂3钱,乳石5钱,冰片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下疳结毒腐烂者。用法用量麻油调敷;或干掺:亦可内服,土茯苓汤送下。
-
红玉散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红玉散:处方:寒水石(炭火烧通赤,候冷细研)二两,黄丹半两。功能主治:聤耳流脓。主治:心痛。《治疹全书》卷下:组成:石膏(煅,研,水飞)1两,黄丹5钱,血竭3钱,轻粉1钱,冰片2分。《医级 杂医类方》卷八:组成:枯矾5分,黄丹5分,水龙骨(即船底老油灰)1钱(煅,研),海螵蛸。
-
铁扇散
处方:象皮(切片,焙干)花龙骨各15克陈石灰柏香(附松香中黑色者)松香(与柏香同熔化,倾水中,取出晾干)枯白矾各30克制法:共研细末。用法用量:遇有刀石伤破,用药敷伤口,以扇向伤处搧之;《实用正骨学》:方名:铁扇散组成:煅龙骨、象皮、陈石灰、老松香、降香末、血竭、儿茶、白及末各等分功效:止血。
-
珍珠八宝丹
处方:珍珠象皮冰片乳香没药鸡内金各9克生龙骨赤石脂各60克血竭轻粉各12克铅粉30克辰砂6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效:生肌收口。主治:溃疡臁疮,久不收口。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珍珠八宝丹组成:赤石脂9g,制甘石9g,乳香2g,海螵蛸9g,血竭2g,没药2g,珠粉2g(后下),冰片2g(后下)。
-
大苞叶千斤拔叶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D BāoY QiānJīnB Y 来源:豆科植物大苞叶千斤拔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外伤,煎水洗.使伤口不易化脓,促进生肌收口。摘录:《*辞典》
-
花松萝
拼音名:HuāSōnɡLuó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萝科植物花松萝的地衣体。)Wig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地衣体灌丛状,质硬,直立或有时下垂,高约4-6c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树干或树枝上及枯木上。性味:甘;性平归经:心;肺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生肌收口。摘录:《中华本草》
-
猫头
性味:①《纲目》:甘,温,无毒。①《纲目》:治心腹痛,杀虫治疳,及痘疮变黑,瘰疬鼠瘘,恶疮。②《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痔疮。附方:①治瘰疬:猫脑(《圣惠方》作 猫脑骨,炙黄 )、莽草二昧等分。(《便民食疗》)④治走马牙疳:黑猫头烧灰,酒服方寸匕。(《寿域神方》)⑤治小儿阴疮:猫头骨烧灰敷之。
-
蔷薇叶
《*辞典》:蔷薇叶:出处:《纲目》拼音名:Qi nɡWēiY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叶。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附方:①治下疳疮:黄蔷薇叶不拘多少,焙干为极细末,洗净敷上。(《摄生众妙方》)②治痈疽脓成不溃:蔷薇叶,晒干研末,蜂蜜和醋调敷,露出疮顶,自溃。
-
去腐定痛生肌散
《青囊秘传》:别名:去腐散组成:生石膏(用甘草水飞7次)3两,辰砂3钱,冰片3分,硼砂5钱。功效:化腐定痛,生肌收口。用法用量:掺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去腐散(《药奁启秘》)。
-
生肌药丁
《外科大成》卷二:组成:珍珠1钱,象牙1钱,龙骨1钱,儿茶1钱,花蕊石1钱,血竭1钱,轻粉5分,白芷5分,白蔹5分,朱砂5分,冰片3分。功效:生肌收口。主治:漏疮硬管已出,尚未收口。制备方法:上为末,饭为条,阴干收用。
-
一甲散
《仙拈集》卷四:组成:蜈蚣(炙)1钱,鳖甲(炙)3钱。功效:生肌收口。主治:多骨疽。诸疮出脓后,久不收口,内有多骨。用法用量:每服3分,酒下。4-5服,骨自出矣。制备方法:上为末。
-
珠黄八宝丹
《中药成方配本》:方名:珠黄八宝丹组成:珠粉5分,西牛黄1分5厘,琥珀1钱5分,冰片3分,龙骨3钱,制甘石2钱,黄连5分,煅赤石脂2钱。功效:生肌收口。主治:溃疡臁疮,久不收口。用法用量:将药粉掺患处,用白玉膏盖贴。制备方法:各取净未,和匀,再研至极细为度,约成粉9钱5分。
-
湿疮膏
《摄生众妙方》卷八:方名:湿疮膏组成:黄蜡1两,猪胆2个,头发1团,轻粉2钱,香油1两。功效:生肌收口。不日间毒水流出,拭干再贴。制备方法:先用香油熬4-5沸,然后下黄蜡,又熬5-6沸,后下头发,慢火熬,用槐柳枝不住手搅,候发消化,有渣滓取出,后下轻粉,略熬一时,倾入瓷器内,用冷水浸少刻成膏。
-
愈创软膏
《常用中成药》:方名:愈创软膏组成:(木继)木叶浸膏、煅甘石、煅石膏、煅寒水石、煅珍珠母、冰片。功效:清热消炎,生肌收口。主治:烧伤。用法用量:将药膏均匀地涂在沙布上,面积应比创面稍大,贴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如脓液减少,可隔日换药1次。制备方法:制成油膏。
-
蜈甲散
《仙拈集》卷四:方名:蜈甲散组成:蜈蚣(炙)7钱,鳖甲(炙)2钱。主治:多骨疽。诸疮出脓后,因内有死骨而久不收口。用法用量:每服3分,酒送下。至4-5服,骨自出,再用药生肌收口。制备方法:上为末。
-
斑龙散
《纲目拾遗》卷九:斑龙散:处方:鹿胫骨。功能主治:生肌收口。摘录:《纲目拾遗》卷九《验方新编》卷十一:方名:斑龙散组成:鹿茸1两(酒泡透,炙酥,研末)。主治:精血耗涸,上热下寒,耳聋口渴,腰痛白浊,不受峻补者。制备方法:用真乌梅煮成膏,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斑龙丸。
-
集仙丹
处方:大红三仙丹1两,明净腰黄2两,生漂牡蛎粉1两,飞净石膏4两,广丹1两,飞滑石3两。功能主治:提脓拔毒。主疮疡脓毒未消,恶腐不脱者。各家论述:三仙丹提毒化腐,性颇和平,不独脓毒未清恶腐不脱者赖以化毒去腐,即至脓水净尽,新肌盎然,亦可少少用之,即以生肌收口。摘录:《疡科纲要》卷下
-
鹿骨
《*辞典》:鹿骨:出处:《别录》拼音名:L Gǔ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骼。性味:《药性论》;功能主治:补虚羸,强筋骨。①《别录》:安胎,下气。⑤《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四肢疼痛及筋骨冷痹。或浸酒、烧存性为末。(《千金方》鹿骨煎)②生肌收口:鹿胫骨,湿纸包固,灰火煨之,以黄脆可研为度。
-
天然散
概述:天然散为方剂名,出自《外科十三方考》。制法:置锅中火炒黄色。运用:疼者加轻粉1钱,制乳香1钱,制没药1钱,血竭1钱,赤石脂(煅过)1钱,冰片1分;痒者加铜绿少许(以儿茶煎水煮过,再煅成黄金色);有水者,加乌贼骨、文蛤各一钱,灵药五分;如欲生肌平口者,加龙骨1钱,象皮1钱。
-
吕祖奇灵膏
《疡医大全》卷七:组成:巴豆肉4两,血余4两,蓖麻仁4两,葱白4两,苍耳子4两,穿山甲(炒)4两,天南星2两,半夏2两,大川乌2两,当归2两,肥草乌2两,生地2两,番木鳖2两,金银花2两,老生姜16片,蜈蚣20条,全蝎49个,干蟾1个,大鲫鱼1斤(去肠,切碎),肉桂1两。功效:生肌收口。
-
油膏
如金黄油膏、玉露油膏适用于阳证肿疡、肛门周围痈疽等病。生肌白玉膏功能润肤生肌收敛,适用于溃疡腐肉已净,疮口不敛者,以及乳头皲裂、肛裂等病。疯油膏功能润燥杀虫止痒,适用于牛皮癣、慢性湿疮、皲裂等。
-
煮桑叶方
《仙拈集》卷四引程氏方:方名:煮桑叶方组成:桑叶。功效:生肌收口。用法用量:将桑叶醋煮1滚,捞起。贴疮。
-
紫微膏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名:紫微膏组成:香油4两,烛油1两半,黄蜡1两半,炒铅粉3两,轻粉5钱,乳香5钱,阿魏5钱,白蜡5钱,没药5钱,儿茶6钱,雄黄5钱,龙骨5钱,珍珠5钱。功效:生肌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