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上寒下热针方
上寒下热针方指“上寒下热”病症针灸治疗方法,见吴崑《针方六集·尊经集》:“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火熨项与肩胛,令热上合乃至,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
气涩则出迟
气涩则出迟为针刺方法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言:“气涩则出迟”。指针刺时,得气慢者,可久留针。
-
气滑即出疾
气滑即出疾为针刺方法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言:“气滑即出疾”指针刺时,得气快者,不宜久留针。
-
节之会处
节之会处指骨节之交,缝隙之会,系指穴位部位。节之会与节之交同义;处:处所。《类经》:“凡病邪久留不遗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
浅而欲疾
浅而欲疾为针刺方法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言:“浅而欲疾”。指针刺身体虚弱的患者时,应浅刺,不宜久留。
-
深则欲留
深则欲留为针刺方法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言:“深则欲留”。指针刺身体壮实的患者时,可深刺久留针。
-
虚经
虚经指气血虚弱的经脉。《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