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冲脉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腹气逆而拘急,躁热,疝瘕,喘动应手,不孕,痿证等。循行路线:冲脉的循行路线,所载多有出入,《针灸甲乙经》:“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
-
伏冲脉
伏冲脉即太冲脉。参见太冲脉:太冲脉指冲脉。见《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作伏冲脉。
-
伏冲之脉
伏冲之脉又称伏膂之脉。见《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冲脉循行于脊柱附近的分支,以其深伏于脊内,故称“伏冲”。有充养女子的月经和胞胎的功能。《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天癸
概述:天癸:1.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所必需的物质;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马莳注:“天癸者,阴精也,盖男女之精皆主肾水,故皆可称为天癸也。”出《黄帝内经太素》:“天癸,精气也。”《类经·脏象类》:“故天癸者,…元阴即肾阴,与元阳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
-
肾主生殖
肾主生殖是指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气(肾本身的精气)的充实,肾中精气具有促进生殖器官成熟,维持生殖机能的功能,而精气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所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冲为血海
“血海”是指十二经脉之海。《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冲脉是十二经脉气血会聚的要冲,有调节诸经气血的作用,其脉起子胞中,与妇女月经来潮有密切关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王冰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
席汉氏综合症
脑下垂体前叶分泌很多促激素,如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泌乳素,生长激素等。中医认为本病多是由于产时损伤,失血过多,造成血虚失养,肾气亏损,肾主生殖功能衰退,以致任脉不通,太冲脉衰少而致闭经不行。治疗方案:(一)辨证:冲任损伤,胞脉失养,血枯经闭。治法:补肾壮阳。
-
虚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王冰注:“外湿既浸,中热相感,如持虚器,受此邪毒,故曰受如持虚。”《素问·水热穴论》:“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虚证:虚(deficiency)为病证类型八纲之一,即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见“虚静”、“虚无”。
-
月事
亦名月水、月水汁、月信、月行、月汛、月使、月运、月事、月经水、月脉、月客、月浣、月候、月候血、月期华水、月漏、月潮、月露、红脉、红漏、红潮、血经、血信、血脉、经水、经月、经汁血、经血、经事、经脉、经信、经候、信水、癸、癸水、朝信、潮水、水中金等。
-
有子
概述:有子:1.妊娠;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有生育的功能·有子:有子指有生育的功能。出《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通
《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素问·上古天真论》:“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②指药物的宣发、疏散作用。见“通天”。⑥涌泄、宣发、疏散、祛瘀等治疗方法的统称。《素问·热论》:“治之各通其脏脉。”见“通因通用”。⑧指泻下法。
-
地道不通
地道不通指女子月经绝止,不复下行。《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王冰注:“经水绝止,是为地道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