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推拿
自我推拿为推拿的一种。又称自我按摩。在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上,运用手法来防治疾病的方法,也可配合气功及肢体运动等法。如眼保健操、摩腹等法。晋·葛洪《抱朴子·道意》有以“自摩”法治疗头痛、腹痛的记载。
-
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即自我推拿。自我推拿推拿的一种。在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上,运用手法来防治疾病的方法,也可配合气功及肢体运动等法。如眼保健操、摩腹等法。晋·葛洪《抱朴子·道意》有以“自摩”法治疗头痛、腹痛的记载。
-
保健操
保健操一类肢体运动与自我推拿相结合的防治疾病的方法。即保健功。参见该条。
-
洒腿
洒腿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屈膝提腿。《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洒腿:足不运则气血不和,行走不能爽快。须将左足立定,右足提起,共七次,左右交换如前。”有益寿健身的功效。
-
干沐浴
干沐浴为自我推拿方法,即干浴。即用擦热的双手熨擦肢体。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等作用。《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摩手令热,令热从体上下,外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
-
干洗脸
干洗脸为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出自清·尤乘《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又名摩面擦面、干洗脸。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经睛明、攒竹至前额发际处,然后两手分开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门穴而返回下面部。《理瀹骈文》:“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
-
眼保健按摩
眼保健按摩是指按揉眼区某些穴位,以提高视力、消除眼睛疲劳、防治眼疾的自我推拿方法。
-
推拿练功
推拿练功是医生和患者运用不同气功功法以加强推拿效果的锻炼方法。练功不仅能使患者肢体关节活动得到康复,且可以使锻炼的关节和体腔内的脏腑产生内按摩,起到扶正、祛邪、强身的作用。在传统的推拿练功法中,易筋经和少林内功两种功法影响最大,其中易筋经主要在于强壮筋骨,少林内功主要在于锻炼内脏功能和全身耐力。
-
擦面
擦面自我推拿方法名。见《理瀹骈文》。即浴面。见该条。
-
修天庭
修天庭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将两手掌擦热后,来回抚摩额部。有养颜防病的作用。《杂病源流犀烛·面部病源流》:“《养性书》:热摩手心,频拭额上,谓之修天庭。连发际,二三七遍,面上自然光泽,所谓手宜在面是也。”
-
项与手争
项与手争自我推拿方法名。《遵生八笺》:“踊身令起,平身正坐,两手叉项,仰视举首,左右抬摇,使项与手争。”有保健强身的作用。
-
熨目
熨目自我推拿方法名。又名拭目,摩目,摩眼,揉眼。指用两手掌擦热后拭摩两眼。有明目作用。《圣济总录》卷一零三:“气血得温利则宣流,得寒则凝泣。肝藏血,上注于目。若肝经虚寒,则目多昏暗泪出之候。古方用温熨之法,盖欲发散血气,使之宣流尔。”
-
眼保健操
属自我推拿。它通过对眼部周围一些穴位的轻柔按摩,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除眼肌疲劳,减轻睫状肌痉挛,消退眼部郁血,有助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并对近视(尤其是假性近视)和视力减退有一定治疗作用。相摩,拭目,令人目明。”《圣济总录》:“《太上三关经》云: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两眦,闭气为之,气通即止。
-
掩耳
掩耳自我推拿方法名。用手掌掩住两耳,伸屈头部数次。能治头痛,眩晕。《遵生八笺》:“邪风入脑,虚火上攻,则头目昏旋,偏正作痛。……以两手掩耳,折头五七次,……以逐其邪,自然风散邪去。”
-
左右开弓
左右开弓为自我推拿方法。一手侧平举,一手向胸前屈曲如拉弓状,两目注视屈曲之手。左右手 作。《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左右开弓:…将左手伸直,右手作攀弓状,以两目看右手。左右各三次,泻三焦火,可以去臂腋风邪积气。”
-
琢齿
琢齿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叩齿法。《诸病源候论·齿虫候》:“琢齿二七过,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而牢齿。”
-
托踏
托踏为自我推拿方法。两手向上托起,两足稳站在地,静心宁神。《红炉点雪·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托踏应无病法:双手上托,如举大石;两脚前踏,如履实地。以意内顾,神气自生,筋骨康健,饮食消融。”
-
手朝三元
手朝三元为自我推拿的一种方法。见陶弘景《真诰》。用手指从前额部向上抚摩头部如梳头状。有活血祛风等作用。《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上》:“以手乘额上,谓之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手乘顺就结,唯令多也。于是头血流散,风湿不凝。”
-
拭目
拭目自我推拿方法名。即熨目、摩目、摩眼。《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以两手中指……相摩,拭目,令人目明。”
-
摩眼
摩眼自我推拿方法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即熨目。见该条。
-
摩面
摩面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摩手掌令热,以摩面从上下二七止,去肝气,令面有光。”
-
鸣天鼓
概述:鸣天鼓为自我推拿方法名。由脉气流行而闭之于耳,气不得泄,冲鼓耳中。是指用两手掌按摩耳郭,再用双手掌心捂紧两耳,两手食、中、无名指、小指对称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再将两食指翘起放在中指上,然后将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叩声洪亮清晰,响如击鼓的防治耳鸣耳聋的方法。
-
干浴
干浴为自我推拿方法名。出《诸病源候论》。又称干沐浴。即先用双手摩擦令热,然后熨擦肢体。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等作用。《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摩手令热,令热从体上下,外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
-
对修常居
对修常居为自我推拿方法名。用双手按揉两眉后凹陷处,有明目醒神等作用。《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上》:“常以两手按眉后小穴中。眉后小穴,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生眼晕,和莹精光,长珠彻瞳,保炼目精。是真人坐起之道。
-
导引
导引(physicalandbreathingexercise)一作道引。宋《圣济总录》:“人之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一气之所通,气流则形和,气戾则病,导引之法,所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除外邪,使不能人也。”《云笈七签》卷三十二至三十四亦详载其法,谓“导引之法,深能益人延年,与调气相须,令血脉通,除百病。”
-
存泥丸
存泥丸为自我推拿方法。泥丸指囟门。两手擦热后,从额部摩到头顶。有醒脑作用。《太平御览》:“以两手相摩令热,以手摩额上至顶上,满二七止,名曰存泥丸。”
-
导引行气
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病传》:“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云笈七签》卷三十二至三十四亦详载其法,谓“导引之法,深能益人延年,与调气相须,令血脉通,除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