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火
概述:1.君火指心火2.君火为六气之一,即少阴君火。心火:君火为生理学术语,指心火。因心为君主之官,故名。君火与相火相对,寄藏于上焦心,主人之后天,有温煦、推动的功能,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素问·天元纪大论》:“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王冰注:“所以地位六而言五者,天气不临君火故也。
-
相火
肝、肾、胆、三焦均内寄相火·相火: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寄藏于下焦肝肾,有温养脏腑,主司生殖的功能。地与天之三阴三阳相应的六气之一·相火:相火是指地与天之三阴三阳相应的六气之一。三气为相火,上应天之少阳暑气;五气为金,上应天之阳明燥气;火气有二,其一在前位,应少阴,合五脏君主之官(心),故名君火。
-
五运六气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
梦遗
方二:选穴:心俞、肾俞、神门、太溪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遗精次数减少后可间隔施灸。若湿热下注,影响疏泄,气虚下陷,不能摄精者,多因脾胃功能失调,为病有虚有实,务须注意升清、益气、健脾、利湿、散郁、疏肝等法的运用,不可一概清心补肾。
-
火位
火位为运气术语。《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张景岳注:“火之主气有二:春分后六十日有奇,少阴君火主之,二之气也;夏至前后各三十日有奇,少阳相火主之,三之气也。”
-
朱震亨
罗和悌是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精通李杲、张从正的学术理论,可以说是集众家之所长,又将《内经》、《难经》等书详细讲解给朱震亨,并每日让他在一旁看他治病,几年之后,朱丹溪学成回到乡里,一举治好了老师几十年无人能治好的病,名声大震。
-
朱丹溪
罗和悌是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精通李杲、张从正的学术理论,可以说是集众家之所长,又将《内经》、《难经》等书详细讲解给朱震亨,并每日让他在一旁看他治病,几年之后,朱丹溪学成回到乡里,一举治好了老师几十年无人能治好的病,名声大震。
-
天刑
天刑为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天,指司天之六气;司天之六气与主岁之五运相加临,如果司天之气刑克主岁之运,则称天刑。如庚子、庚午年少阴君火司天,中运则为金运,司天之君火刑克金运,则称该年为天刑。天刑有两种情况:若该年岁运为太过者,则称“齐化”,若岁运为不及者,则称“兼化”。
-
梦遗病
方二:选穴:心俞、肾俞、神门、太溪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遗精次数减少后可间隔施灸。若湿热下注,影响疏泄,气虚下陷,不能摄精者,多因脾胃功能失调,为病有虚有实,务须注意升清、益气、健脾、利湿、散郁、疏肝等法的运用,不可一概清心补肾。
-
司天在泉
司天在泉为运气术语。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在泉象征在下,主下半年的气运情况。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司天与在泉,可推算一年中岁气的大体情况,及由于气运影响与发生疾病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
司地
司地为运气术语。参见司天在泉:司天在泉为运气术语。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在泉象征在下,主下半年的气运情况。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司天与在泉,可推算一年中岁气的大体情况,及气运影响与发生疾病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
妙香散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妙香散:处方:麝香(别研)一钱,木香(煨)二两半,山药(姜汁炙)、茯神(去皮.功能主治:补气宁神,行气开郁。心,君火也,君火一动,相火随之,相火寄于肝胆,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气不固,故精脱而成梦矣。《得效》治梦遗,每服一匕,虚者温酒调下,热者麦门冬去心浓煎汤调下。
-
司天
位当三之气,主管上半年的气候、物候等变化。参见司天在泉:司天在泉为运气术语。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司天与在泉,可推算一年中岁气的大体情况,及气运影响与发生疾病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
同岁会
同岁会为运气术语。指逢阴年(阴干),不及的中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相合。《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如癸巳、癸亥、癸卯、癸酉四年,均为火运不及,巳亥年为少阳相火在泉,卯酉年为少阴君火在泉,是阴火运各合于客气之少阳相火,少阴君火,即为同岁会年。此外,辛丑、辛未亦为同岁会。
-
在泉
在泉为运气术语。在泉指客气中在位置上与司天相对之气。位当终之气,主管下半年的气候、物候等变化。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司天与在泉,可推算一年中岁气的大体情况,及气运影响与发生疾病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
大火
大火指少阴君火,亦即极盛之火。《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大火正,……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
平阳清里汤
《湿温时疫治疗法》引《舌鉴辨正》:组成:生石膏6钱,生甘草6分,青子芩1钱半,白知母3钱,小川连8分,生川柏6分。主治:急性时疫;心络郁而君火灼血,血热生风者。用法用量:先用犀角6分,羚角1钱,煎汤代水。
-
子午寅申主火
子午寅申主火为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子午寅申主火热(暑)之气。《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子午之上,少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所指即为少阴君火与少阳相火。
-
二之气
二之气,运气术语,主六气中之第二气。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为少阴君火之气,主春分后60日又87.5刻。亦即由春分至小满,其中包括清明、谷雨、立夏三个节气。六气所立之一岁,不同于一般历法从正月朔日起算的一岁,而是从上年十二月中之大寒日起算,至本年十二月大寒日为止,作为一岁。
-
回苏散
处方:犀角粉1g,羚羊角粉1g,麝香0.3g,牛黄0.3g,冰片0.3g,龙涎香0.3g,珍珠粉0.3g,琥珀3g,朱砂3g,薄荷冰0.15g。主温邪内陷心包,高烧惊厥,重度昏迷。珍珠粉入心养阴,泄热潜阳,安神定惊;朱砂、琥珀入心、肝二经,安神定惊,兼有镇痛解毒之效,且朱砂能清镇少阴君火,使火不妄炎,则肝风自熄,而神明自安。
-
加味七神丸
处方:肉豆蔻(面裹煨)1两,吴茱萸(去梗,汤泡7次)1两,广木香各1两,补骨脂(盐酒炒)2两,白术(陈土炒)4两,茯苓(蒸)2两,车前子(去壳,蒸)2两。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此足少阴太阴药也。补骨脂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吴萸辛热,除湿燥脾,能入少阴厥阴气分而补火;
-
稀痘三豆汤
《卫生鸿宝》卷四:方名:稀痘三豆汤组成:大黑豆1两(淘净),小赤豆1两(淘净),绿豆1两(淘净),大粉草2两(锉细,用新大竹筒1个,两头留节,开一小孔,削去竹青,入甘草于内,以木砧尖布裹塞孔,熔蜡封固,绳系放粪坑内月余,立春前3日取出)。黑归肾以制相火,赤归心以制君火,绿归阳明以制胃火。
-
阴精
概述:阴精:1.阴液;阴液为精、血、津、液等各种体液的通称,因均属阴分,故名。《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君火之下,阴精承之。”《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阴精所奉,其人寿。”生殖之精·阴精:阴精指生殖之精。
-
郇膏汤
处方:熟地1两,白芍1两,山茱萸5钱,柴胡5分,荆芥(炒黑)3钱,北五味10粒,竹沥1合。功能主治:补心君之弱,制肾火之动。主君火衰,肾中火动,双目流血,甚至射出,妇人则经闭不行,男子则口干唇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人参养肺汤
《杂症会心录》卷上方之人参养肺汤:组成:人参1钱5分,茯苓1钱,炙甘草1钱,黄耆1钱(蜜炙),阿胶1钱,五味子20粒。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肺痿一证,大抵君火灼于上,肾气不相顾,土气不相救而阴液内耗。以参、耆、炙草补脾,大建中气,阿胶清肺,五味敛气归肾,茯苓以通阳明。
-
上徵
上徵为运气术语。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徵为火音,故上徵指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
-
齐化
齐化为运气术语。见《类经图翼》。阳干所统属之年,为中运太过,虽遇司天之气为克中运者,但因中运之气旺,司天之气不能克胜,反为中运所化,称为“齐化”。齐化的结果为太过之运受抑而为平气之年。如庚子、庚午、庚寅、庚申等年,为金运太过,虽逢子午君火司天或寅申相火司天,但“金齐火化”而为金运平气之年。
-
胸中烦热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类经·运气》:“胸中烦热、嗌干等证,皆君火上炎,肺金受伤也。”身热退后,胸中烦热,或兼呕恶咳逆,为余热内恋,治宜清热除烦,益气生津,用竹叶石膏汤。胸中烦热,兼手足心热,为五心烦热,属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清热,用生料六味丸加减(见《中医临证备要·胸胁腋乳症状》)。
-
小逆
出《伤寒论》。运气学说术语·小逆:小逆为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五运与六气合参时,如果岁运与司天之气在五行属性上为母子关系(岁运为母,司天之气为子),则称“小逆。”如壬子年木气主运而少阴君火司天,木生火,岁运生司天之气,故该年运气属小逆。小逆之年,气候将较为反常。
-
肾常虚
出《育婴家秘》。肾属水,人之阴精之所藏,但一水不胜二火(君火、相火),所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肾常虚,筋骨难成乳必癯。肾虚之证在小儿常见有解颅、五迟、五软、兔唇、先天性痴呆等,以及遗尿、肾泻诸症。在治疗上主张“有补无泻”。
-
六气
概述:六气:1.人体六种基本物质;出《黄帝内经灵枢·决气》。因其均发生于后天水谷精气,故名。自然界六种气候·六气:六气指自然界的风、寒、暑(热)、湿、燥、火六种气候,又称六元。初之气配厥阴风木、二之气配少阴君火、三之气配少阳相火、四之气配太阴湿土、五之气配阳明燥金、六(终)之气配太阳寒水。
-
冰心散
《喉科种福》卷五处方冰片3分,黄柏5分,白矾7分,灯草1钱(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致阴火沸腾,咽喉生疮,声音不出。用法用量吹。
-
君
君①国君。《素问·疏五过论》:“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候王。”②指方剂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奇之制也。”③五运六气学说中指少阴君火。《素问·六微旨大论》:“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素问·脉要精微论》:“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
大黄黄连泻心汤
治邪热壅滞,心下痞,按之濡,其关上脉浮,及心火亢盛,吐血、衄血等症。附注:《伤寒论》林亿按: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一昧也。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云歧子保命集》卷上方之大黄黄连泻心汤:处方:大黄2两,黄连2两,甘草1两。
-
固阴清胃饮
功能主治:少阴君火,阳明燥金之年,瘟疫初病,未入少阳,误早用柴胡、桂枝、石膏、知母,证变狂躁,壮热不退,目赤、舌黑、津液内伤,神昏呓语,疫毒尽归阳明胃腑,毒热内焚,上熏于少阴,心移热于肝胆,目不识人,无汗,不下痢者。如咽喉肿痛溃烂,加桔根3钱、牛蒡子3钱、连翘1钱5分、生甘草1钱5分;
-
苦洒汤
别名:鸡子汤、鸡子法、鸡壳苦酒汤、半夏苦酒汤处方:半夏(洗,破如枣核)14枚,鸡子1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功能主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甘以缓之,鸡子之甘,以缓咽痛;酸以收之,苦酒之酸,以敛咽疮。③《古方选注》: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而咽生疮声不出者。摘录:《伤寒论》
-
快斑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快斑散:别名:快斑汤、人参快斑散处方:紫草茸1两,蝉蜕(去土)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芍药1两,木通1分,甘草1分(炙)。各家论述:《医林纂要》:人参以补其气,紫草以活其血,蝉蜕以去气分外郁之热湿,白芍以敛血中相火之妄热,木通以舒心分君火之蓄热,甘草以和其中。
-
理嗽汤
处方:霜桑叶1钱5分,百合3钱,桔梗1钱5分,前胡1钱5分,象贝母1钱,橘红8分,薄荷1钱5分,栀子(炒)3钱。如咳嗽伤络,痰中带血,加驴胶1钱,枣仁(炒)1钱,柏子仁1钱,淡黄芩1钱5分;小肠嗽者,每嗽必欲小溲,加东洋参1钱,麦冬3钱,五味子10粒;如咳而胃痛者,加左牡蛎4钱,川连7分。摘录:《医方简义》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