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见
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元儿
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元沉
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上气海
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膻中
仰卧取穴。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骨度折量定位法
古时以骨节作标志定出度数,测量人体各部长短、大小,称骨度。用骨度方法量取穴位则称骨度折量定位法(骨度法)。后世为了取穴方便,经过临床考察,在《黄帝内经灵枢·骨度》的基础上,对部分尺寸作了某些修改。后发际不明者,从大椎穴量至眉心作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横寸918寸。眉心(印堂)至前发际;
-
同身寸
概述:同身寸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同身寸为腧穴的定位法。用骨度方法量取穴位则称骨度折量定位法(骨度法)。现行骨度分寸,如下表:常用骨度分寸表部位起止部位度量法骨度(单位寸)附注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直寸12前发际不明者,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
-
胸堂
2.经穴别名。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乳头
现代仅作胸腹部取穴标志——两乳头之间作8寸。《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载乳中为十三鬼穴之一。别名:乳头(《圣济总录》),乳首(《普济方》),当乳。仰卧位,当乳头正中取穴。分布着第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及外侧皮支。故本穴能治目病也。《针灸甲乙经》:禁不可灸刺,灸刺之,不幸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
-
腧穴定位法
概述:腧穴定位法是指审定腧穴位置的方法。现行骨度分寸,如下表:常用骨度分寸表部位起止部位度量法骨度(单位寸)附注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直寸12前发际不明者,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横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