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血调经
养血调经为治法。指用具有补血调经作用的方药,治疗血虚所致月经不调的治法。
-
当归流浸膏
概述:当归流浸膏为中药单方制剂,是由当归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具有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血虚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功效: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滑肠润燥。痈疽疮疡;鉴别:(1)取本品3ml,加1%碳酸氢钠溶液50ml,充分振荡,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另取阿魏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
调经养血汤
处方:大熟地12g,当归身15g,阿胶珠12g,丹参30g,炒白芍18g,柴胡6g,陈皮9g,香附9g,炒杜仲12g,川续断12g,桑寄生30g,甘草3g。功能主治:养血调经。主月经不调,色淡量少,或经期提前错后,少腹隐痛,得按则减,腰酸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丹参、香附、陈皮活血理气调经;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
乌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金草:拼音名:WūJīnCǎo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乌金草SwertiaheteranthaLing的带根全草。性味:甘、微苦,平。花冠蓝色或深蓝色,5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1.5-2cm,有时可达3cm,先端钝,全缘或有时边缘啮蚀形,基部有2个腺窝,腺窝基部囊状,先端有流苏状长柔毛;神经衰弱;
-
刺莓果
出处:《黑龙江中药》拼音名:C M iGuǒ别名:蔷薇果(东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单数羽状复叶互生;9,长圆形或阔披针形,长1~叶柄有腺体;生境分布:生于林缘开阔地及河岸边,山坡灌丛间及杂林中。治小儿食积。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治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月经不调。
-
护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护心草:拼音名:H XīnCǎo别名:旋颖莎草、旋鳞莎草来源:莎草科护心草Cyperusmichelianus(L.生境分布:黑龙江、河北、河南、华东、四川。秆丛生,三棱形,平滑。小穗卵形或披针形,长3-4mm,宽1.5mm,浅黄白色,上部有黄白色条纹,有3-5脉,背面龙骨状,先端有短尖;2.《四川中药志》:行气调经。
-
西归芹根
拼音名:XīGuīQínGēn别名:土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归芹的根。小总苞片狭线形,不等长,反折;花期7月,果期8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500m的草原灌丛中和草坡地。功能主治:祛瘀止痛;养血调经。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血虚萎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摘录:《中华本草》
-
夏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夏至草:拼音名:Xi Zh Cǎo别名:小益母草、白花夏枯、灯笼棵来源: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Lagopsissupina(Steph.)IK.-Gal.性味:微苦,平。叶表面特征: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变曲。腺毛有两类,一类由1-2细胞的柄部和1-4细胞的头部组成,另一类为鳞状腺毛,柄部单细胞,头部常为8细胞。
-
血风藤
鼠李科植物翼核果的根及茎·《中医大辞典》·血风藤:血风藤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别名:青筋藤、铁牛入石、红蛇根。功能主治:功在养血祛风,舒筋活络。主治贫血头晕,月经不调,风湿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翼核果醌Ⅰ、翼核果素等。性味归经:苦、微甘,温。
-
逍遥口服液
逍遥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逍遥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逍遥丸(浓缩丸)
逍遥丸(浓缩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逍遥丸(浓缩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妇科再造丸
妇科再造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妇科再造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3.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多或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带下伴阴痒,或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调经祛斑胶囊
调经祛斑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调经祛斑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养血调经,祛瘀消斑。用于营血不足,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过多,黄褐斑。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秘制白带丸
《饲鹤亭集方》:方名:秘制白带丸组成:海淡菜、豆腐滞、红枣、糯米白米各等分。功效:养血调经,敛带保神。主治:妇女月水不调,赤白带下,诸虚百损,面黄肌瘦。制备方法:将红枣煮,合为末,水为丸。
-
芍药
芍药是毛莨科芍药属中的栽培种,学名PaeonialactiflorPall,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芍药、白芍、金芍药。叶互生,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叶缘密生骨质小乳突。芍药采用种子和分根繁殖。小地老虎、蛴螬等。功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主治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
黑木耳红枣茶
概述:黑木耳红枣茶以黑木耳、红枣、茶叶为主要原料,具有补中益气、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月经过多者。原料: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茶叶10克。用法:煎汤服。每日1次,连服7日。功效:黑木耳红枣茶具有补中益气、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人群:适用于月经过多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形瘦血瘀经闭
形瘦血瘀经闭病证名。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妇女形体消瘦,每多热多郁,血少气虚,多热则血稠而行滞,气郁则血凝成瘀,瘀血阻滞胞脉,则经闭不行。症见形体消瘦,月水不通,胸闷不舒等。治宜清热养血调经,佐以开郁,方用芩连四物汤合开郁二陈汤。
-
室女经闭劳嗽
室女经闭劳嗽病证名。指未婚女子因忧思劳伤心脾,心脾血虚,肺阴失养,阴虚生内热,热灼肺阴而致。证见经闭后饮食减少,日渐消瘦,干咳不止,四肢干瘦,发热或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治宜滋阴清热,养血调经。方用四物汤加丹皮、陈皮、白术、香附、黄芩、甘草,兼服四神丸(橘红、延胡索、当归、郁金),或用劫劳散等。
-
身瘦不孕
身瘦不孕病名。不孕症型之一。出《傅青主女科》卷上。指妇女形体瘦怯,久不孕育。多因瘦弱之人,精血不足,精藏肾,血藏肝,精血不足则肝火偏旺,更灼烁肾精,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难于受孕。治宜滋阴补肾,养血调经。方用养精种玉汤。
-
肝气郁结不孕
肝气郁结不孕病名。不孕症型之一。见陆成一《女界须知》。多因妇女平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不能相资摄精成孕。临床见情志抑郁,经量少而延期,经前乳房胀痛,胸胁不舒等,治宜疏肝解郁,养血调经,方用开郁种玉汤。
-
加味益母草膏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weiYimucaoGao标准编号:WS3-B-0059-89处方:益母草清膏400g当归50g熟地黄50g白芍50g川芎50g制法:以上五味,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益母草清膏,混匀;鉴别:取本品20g,加氨水1ml和硅藻土4~用于月经不调,经量少。
-
逍遥合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yaoHeji标准编号:WS3-B-2221-96处方:柴胡160g当归160g白芍160g白术160g茯苓160g甘草(蜜炙)128g薄荷32g制法:以上七味,薄荷、白术和当归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
定经汤
《傅青主女科》卷上:定经汤:处方:菟丝子(酒炒)30克白芍(酒炒)30克当归30克(酒洗)大熟地15克(九蒸)山药15克白茯苓9克芥穗6克(炒黑)柴胡15克功能主治:舒肝补肾,养血调经。主肝肾气郁,经来断续,或前或后,行而不畅,有块,色正常,少腹胀痛,或乳房胀痛连及两胁。用法用量:水煎服。
-
调经八物丸
处方:当归(酒洗)2两,南芎(盐汤浸,切)1两,白芍(酒炒)1两5钱,熟地黄(酒浸)2两,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米泔浸,焙)2两,橘皮(盐汤洗,晒)1两,条芩(酒炒)1两,牡丹皮1两,玄胡索(酒炒)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血调经,除赤白带,久服令孕。
-
经期腹痛丸
处方:熟地8两,桑寄生6两,当归4两,阳春砂4两,党参(去芦)6两,益母草8两,白芍6两,香附(炙)4两,川芎6两,吴茱萸(炙)1两7钱,肉桂(去粗皮)1两7钱。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炼蜜为丸,重4钱,蜡皮封固。功能主治:养血调经,散寒止痛。主月经不调,经期腹痛,寒热凝结,少腹绞痛。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
益胃升阳汤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兰室秘藏》卷中:方名:益胃升阳汤别名:升阳益胃汤组成:柴胡5分,升麻5分,炙甘草1钱,当归身(酒洗)1钱,陈皮1钱,人参(去芦)炒1钱5分,神曲1钱5分,黄耆2钱,白术3钱,生黄芩少许。功效:补胃气以助生发之气。主治:妇人经候不调,漏下不止,水泄日二三行,食罢烦心,饮食减少,甚至瘦弱。
-
养血调经膏
取膏用文火熔化,每8000g膏药油加入处方中鹿茸粉、人参粉,搅匀,分摊于布上,即得。鉴别:取本品10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适量,回流提取至氯仿无色,取出残渣,置显微镜下观察:骨碎片呈不规则形,淡黄色,表面具细密纵向纹理;用于经血不足,子宫虚寒引起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宫寒带下,腰酸腿软。
-
复方益母膏
《中草药验方制剂栽培选编》:复方益母膏:处方:益母草400g,泽兰100g,寄生100g。制法:将上述药材先行粉碎,加五倍量的水,煮沸浸渍1小时,滤过,滤渣再加水浸没,煮沸30分钟,滤过。收集二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成膏状,调整重量为300g即得。功能主治:养血调经。主月经不调,产后流血。
-
八珍益母片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功能与主治:补虚益气,养血调经。八珍益母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八珍益母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丹栀逍遥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DanzhiXiaoyaoPian标准编号:WS3-B-3551-98处方:柴胡180g当归180g白芍180g白术180g茯苓180g甘草90g牡丹皮90g栀子90g制法:以上八昧,栀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一1.25(25~用于肝郁脾弱,血虚发热,两胁作痛,头晕目眩,月经不调。
-
妇宁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uningWan标准编号:WS3-B-0076-89处方:益母草600g党参400g地黄100g当归100g熟地黄100g陈皮100g乌药100g白芍100g川芎100g白术(麸炒)100g香附(醋制)100g茯苓100g木香50g紫苏叶50g阿胶50g砂仁50g黄芩50g琥珀50g甘草50g沉香10g川牛膝40g制法:以上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
肝郁调经膏
每100g清膏加蔗糖200g,加热溶化,混匀,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其他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3页)。肝郁调经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肝郁调经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养血调经。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康媛颗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KangyuanKeli标准编号:WS3-B-3988-98处方:黄芪50g当归50g枸杞子50g香附(制)50g柴胡15g茯苓50g续断50g白芍50g白术(炒)25g甘草10g陈皮10g制法:以上十一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规格:每袋装18g贮藏:密封,防潮。
-
宁坤养血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NingkunYangxueWan标准编号:WS3-B-0057-89处方:人参10g茯苓28g白术(麸炒)16g甘草22g当归100g白芍87g地黄16g川芎70g丹参100g红花69g柴胡60g香附(醋炙)100g厚朴(姜炙)9g陈皮22g肉桂8g制法: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于气虚血少,月经不调,经期后延,行经小腹冷痛或经后小腹空痛。
-
保坤丹
《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上:保坤丹处方当归4两,川芎1两,熟地半斤,赤芍4两,桃仁2两,红花2两,香附1斤,茯苓4两,丹皮4两,吴萸1两,陈皮4两,甘草4两,酒芩2两,坤草4两,玄胡索2两,鹿角霜2两。功能主治养血调经,化瘀定痛。主经血不调,症瘕疼痛,产后血迷,胎衣不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
牡丹花粥
处方:牡丹花(阴干者)6克(鲜者10~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制法:先以米煮粥,待粥一二沸后,加入牡丹花再煮,粥熟后入白糖调匀即可。功能主治:养血调经。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用法用量:空腹服,每日2次。摘录:《粥谱》
-
芩术四物汤
处方: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6克,黄芩6克,白术6克,白芍(炒)6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调经。主阳盛血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金鉴》卷四十四:组成:四物汤加黄芩、白术。主治:经水先期,血多因热者。肝木乘土,热而挟湿,经血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