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
导①疏通引导。《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②逐除,即用疏导之法逐邪外出。《灵枢·水胀》:“石瘕…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之。”③教导,启发。《灵枢·逆顺肥瘦》:“以言导之,切而验之。”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到院10 分钟内完成 12 导联(及以上)心电图检查率
定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到院10分钟内完成12导联(及以上)心电图检查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到院10分钟内完成12导联(及以上)心电图检查的急性STEMI患者数,占同期急性STEMI患者总数的比例。说明:到院指到达急诊或门诊。
-
心电图导联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心电图,对导联作了统一规定。Ⅰ导联将两个电极分别放在右臂和左臂;Ⅲ导联放在左臂和左腿。单极胸导联将探查电极放置在心前的胸壁上记录心电图,称单极胸导联。V2导联放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4导联放在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3导联放在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V5导联放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
脑电图的导联法
单极导联法将头皮上的作用电极与脑电图机放大器的栅极1(G1)相接,把无关电极与栅极2(G2)相接。无关电极以耳垂和乳突部位最常用,亦有选择鼻尖、下颌和顶部者,还有平均参考电极法。双极导联法将头皮上的任意2个作用电极分别与脑电图机放大器的栅极1(G1)和栅极2(G2)相接,而不使用无关电极的记录方法。
-
导便
导便即导法。通导大便的方法。与导便同义。是把液体药物灌入肠中,或把润滑性的锭剂塞入肛门内,以通下大便。如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等。
-
导法
导法为治疗学术语。是指通导大便的方法。与导便同义。是把液体药物灌入肠中,或把润滑性的锭剂塞入肛门内,以通下大便。如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等。
-
睡眠诱发试验
睡眠诱发试验可通过自然或药物诱发睡眠。检查室的环境应安静,避免外界刺激,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先描记清醒脑电图,并作睁闭眼、闪光刺激、过度换气等诱发试验,然后令其入睡,抓紧描记入睡后初30min。为便于睡眠分期最好同步作包括眼动图、心电图、颏肌肌电图及呼吸曲线在内的多导描记。
-
形肥过期经行
形肥过期经行病证名。见《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指形体肥胖妇女经期错后者。多因体肥之人多脾虚痰湿,经脉为痰湿所阻则月经后期而至。症见月经后期,甚或数月一行,量少色淡而粘,或有胸闷、纳呆、腹胀、浮肿、倦怠等症。治宜健脾除湿,化痰导滞。方用苍附导痰丸、六君子汤等。
-
导赤化毒汤
别名:导神化毒汤处方:木通、麦冬、甘草、辰砂(研,调)、灯心、栀子、酸枣仁(炒)。功能主治:痘疮已成浆,脓血绷急而胀痛者。用法用量:导神化毒汤(《片玉痘疹》卷九)。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
助胆导水汤
《辨证录》卷八:组成:竹茹3钱,枳壳1钱,车前子3钱,白芍5钱,苍术3钱,滑石1钱,木通2钱,苡仁3钱,猪苓2钱。主治:胆气因惊阻塞,精不得泄,变为白浊,溺管疼痛,宛如针刺。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方中虽导水居多,然导水之中,仍是抒胆之味,故胆气开而淋癥愈耳。
-
麻疹作痢
又名夹疹痢。《麻疹集成》:“麻疹作痢,毒在肠胃,在初热未出时见之,宜疏托为君,佐以行滞;若因食积加以消食行滞;正没、没后见之,宜解毒、凉血、行气。”症见麻疹患者腹痛下痢,或赤或白,与赤白相兼。由热毒未解移于大肠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导滞止痢。用清热导滞汤。切不可用收涩敛邪之剂。
-
皮电反应
皮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
煨蒜方
方出《千金》卷十五,名见《得效》卷六:方名:煨蒜方组成:独头蒜。主治:胀满,大便不通。用法用量:烧熟,去皮,绵裹纳下部中,气立通。又削姜裹盐导之,及干姜、盐、杏仁捣丸导之并佳。
-
低电阻点
低电阻点指内脏有病时在相应经脉的井穴、原穴及相应的耳穴上出现导电量升高的现象。
-
混合性聋
混合性聋(mixeddeafness)是指中、外耳合并耳蜗、听神经及听觉中枢径路病损时所导致的听觉障碍。听力学特点为气、骨导听阈均下降,但气一骨导听阈间有大于10dB以上的差距。
-
伤乳吐泻
伤乳吐泻为病证名。婴儿乳滞不消,阻于中焦,清浊相干,而成吐泻。《小儿药证直诀》:“吐乳泻黄,是伤热乳;吐乳泻青,是伤冷乳。”《活幼心书》:“伤热者,用五苓散,以导其逆;伤冷者,用理中汤,以温其中。”
-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internalcontaminationofradionuclides)是指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或创面进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含量超过其自然存在量。一般可以通过空气、生物样品检测或体外直接测量对其进行测量和评价。参见:WS/T583—2017放射性核素内污染人员医学处理规范GBZ/T279—2017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处理导则
-
木瓜曲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福州方):组成:木瓜4两,沉香3钱,辰砂3钱。功效:敛肺健脾,伐肝和胃,开郁导滞。主治:气滞积聚。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粉糊为曲。
-
攻里
攻里治疗学术语。系下法之一。即攻逐里实。用泻下药物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参下法条。
-
长度常数
当使细长的神经纤维上的某点膜电位发生变化时,电位的变化并不局限于该点,还要向两侧扩散。长度常数λ便是规定扩r1,r0分别是每单位长度的膜电阻,细胞内、外的电阻。特别当r0<r1时(例如在电导性能良好的大量盐溶液中),λ可改变成ρ是轴浆的电阻率,由此可知,λ与膜的电阻率和直径的平方根成比例增大。
-
心智图
心智图,又称脑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心智图通过在平面上的一个主题出发画出相关联的对象,像一个心脏及其周边的血管图,故称为“心智图”。由于这种表现方式和人思考时的空间想象比单纯的文本更加接近,已经越来越为大家用于创造性思维过程中。
-
血滞通胶囊
血滞通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血滞通胶囊药品汉语拼音:xuezhitongjiaonang剂型:每粒0.45g。血滞通胶囊的主要成份:薤白。血滞通胶囊的功能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高脂血症,血瘀痰阻所致的胸闷、乏力、腹胀等。
-
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是指由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引起的气胸、血胸、局部血肿、导管或导丝异常等,需要外科手段(含介入治疗)干预的并发症。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是指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例数占同期中心静脉穿刺总例数的比例。
-
槐皮丸
处方:槐皮(干者,锉)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生用)半两,楝实(去核,生用)半两。制法:上为末,炼猪膏为丸,如人指大。功能主治:蛲虫在胃,渐加羸弱。用法用量:以绵裹,导下部中。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
朴果四皮饮
《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川朴1钱5分,广皮1钱5分,猪苓1钱5分,渐苓皮3钱,大腹皮3钱,草果仁1钱,青皮1钱。功效:清热导湿。主治:湿热郁积于中而成胀满。用法用量:用冬瓜皮子各1两,煎汤代水。
-
突触后电位
也可称突触电位(synapticpoten-tial)。这是突触传递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去极化性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多数场合是超极化性质,并通过膜电导增加的短路效应使其它的电位变化减少。当这些突触后电位总和超过去极化侧的阈值时,便产生动作电位。
-
突触电位
也可称突触电位(synapticpoten-tial)。这是突触传递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去极化性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多数场合是超极化性质,并通过膜电导增加的短路效应使其它的电位变化减少。当这些突触后电位总和超过去极化侧的阈值时,便产生动作电位。
-
补阴泻阳
“补阴泻阳”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补阴:补五脏之不足;泻阳:泻六腑之有余。张志聪:“补阴者,补五脏之衰阴;泻阳者,导六气之外出。”
-
灰尖黄根舌
灰尖黄根舌为舌象。舌根黄苔,尖灰苔。苔厚而干燥,兼见二便闭,发热,口渴引饮,大汗出,为脏腑实热,胃有食滞,宜清热导滞(见《伤寒舌鉴》)。
-
发病 24 小时内急性 STEMI 患者到院 90 分钟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
定义: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到院90分钟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中,从到院至进行直接PCI治疗导丝通过靶血管(DoortoDevice,DTD)的时间小于等于90分钟的患者数,占同期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总数的比例。
-
(制^牛)引
(制^牛)引系“掣引”之误。“掣引”即升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制^牛)引之。”《太素》“(制^牛)”作“掣”。李中梓注:“提之上升,如手掣物也。”王冰注:“(制^牛),读为导,导引则气行条畅。”
-
硫化硒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治疗花斑癣、脂溢性皮炎。用量用法:局部涂搽,半小时后洗去,每日1次连续4日。注意事项:有剧毒,误食应洗胃,硫酸钠导泻,防止与外生殖器等粘膜部接触,忽进入眼内。规格:混悬液:2.5%。
-
导赤通气散
别名:导赤通气汤处方:木通、生地黄、甘草、人参、麦门冬、石菖蒲、当归身。功能主治:痘疹心虚,声不扬者。用法用量:导赤通气汤(《麻科活人》卷三)。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
大米胡萝卜粥
处方:胡萝卜约250克粳米50克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发。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2次。摘录:《寿世青编》
-
胞不正
胞不正病证名。见金梦石《产家要诀》。指孕妇因肝气郁滞或临产惊恐,影响胞胎转运,以致胎位不正。治宜舒郁导滞。用紫苏饮,虚加人参。并可灸至阴穴。
-
神经—皮脂腺说
“神经—皮脂腺说”为皮肤低电阻点的本质假说之一,认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某些穴位皮脂腺和汗腺开口增大是穴位皮肤电阻低下、导电量增高的主要原因。
-
导药法
导药法为治法。指将药栓直接置入或将药液直接灌入肠腔或阴道内,以通导大便,或用以治疗肠道疾病与妇女阴道及宫颈疾病的方法。
-
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是指用指示剂或终点指示器判断滴定过程中化学反应终了时的点。酸碱中和滴定是否达到计量点,通常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被测溶液的某种特性(如电导、电势等)的改变来表示滴定终止。计量点和滴定终点一般很难恰好符合。例如,用盐酸滴定氨水,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变色范围3.2~
-
耳部闻诊
耳部闻诊(auscultationandolfactionofear)是指嗅耳道内分泌物的气味;通过咽鼓管吹张术、听诊器管、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测手段等了解听功能变化;听受检者言语是否清晰、发音是否准确和语声高低的诊断方法。
-
Core RISC
CoreRISC:是介导目标mRNA切割过程或者翻译抑制的最小的RNA-蛋白质复合物。在人和果蝇身上发现的分子量少于200kDa的RISCs可能就是coreRISC的重要代表。AGO蛋白质和CoreRISC密切相关。
-
医事启源
《医事启源》医史著作。主要介绍各种医学发明的起源历史。时值西洋医学开始在日本盛行,作者为了尊崇和提倡汉医而编写此书。书中特别提出西医的某些先进方法是导源于中国古代医学,其中包括解剖、化学制药(汞剂、制炼)、麻醉(蒙汗)、导尿、灌肠(唧简)引痘、刺络、酒剂等共二十事,提供了较重要的史料。
-
用药法象
《用药法象》为药学著作。一卷。金·李杲撰。据《本草纲目·序例》称,此书在《珍珠囊》的基础上,增加了用药凡例,诸经响导及纲要治法等内容。原书已佚。但其内容保留于《汤液本草》上卷中。
-
重复序列家族
重复序列家族(sequencefamily)是指一类核苷酸序列高度相似的重复序列,这些重复序列包括基因和基因以外的序列。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可归为一个基因家族(genefamily)。重复序列主要是基因以外的DNA序列。根据其在基因组中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串联重复序列和散在重复序列。
-
达邪
达邪为治疗方法。达,疏导,透达。指透达在表之邪气以解除表证,或导达在里的邪气,使之外达以解除里证。参见透邪:透邪为治法。亦称达邪透表。即透达表邪的治法。外感表证,须透邪外出,故称。
-
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说明书:药品名称:氢氧化镁英文名称:MagnesiumHydroxide分类:消化系统药物促泻药物剂型:含氢氧化镁8%;氢氧化镁的药理作用:氢氧化镁为盐类泻药,并有抗酸作用。氢氧化镁的药代动力学:用药后约6h产生效应。氢氧化镁的适应证:用于导泻。氢氧化镁的用法用量:镁乳15ml或粉剂2~
-
导痰千缗汤
处方:半夏、南星、陈皮、茯苓、皂角、枳实。功能主治:喘。摘录:《脉因证治》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