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抽葫芦酒
处方:抽干葫芦(焙,为末)。功能主治:腹大周身肿。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调下。若葫芦大,以黄酒入内煮1时,服酒颇效。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
干葛神术汤
处方:干葛、苍术、防风、石膏。功能主治:宣发胃气。主阳明湿热,闭郁中焦,胃阳不能敷布,但头汗,周身无汗。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
蠲痹饮子
处方:赤芍、当归、黄耆、甘草、片子姜黄、羌活。功能主治:周痹。在血脉中上下游行,周身俱痛。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二
-
麻桂温经汤
处方:麻黄桂枝红花白芷细辛桃仁赤芍甘草功能主治:治损伤后复感寒邪,周身关节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同人针灸
《同人针灸》即《针灸全生》。《针灸全生》为针灸著作。又名《同人针灸》。2卷。清·肖福庵撰。刊于1831年。首为周身经穴及十四经经穴图解歌诀,其次为多种病证的针灸取穴。内容简要。
-
伏暑·卫气同病证
伏暑·卫气同病证(latentsummerheatwithsyndromeofinvolvingbothdefenseandqiphases)是指卫分气分同病,以头痛,周身酸痛,恶寒发热,无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脘痞,舌淡,苔腻,脉濡数等为常见症的伏暑证候。
-
身痛
身痛为症状名。即周身疼痛。可见于伤寒、中暑、湿痹、痛痹等病。
-
新生浴儿
新生浴儿新生儿保健法。见《奇效良方》。小儿初生,用五根汤(桃、柳、楝、梅、槐)加白芷、苦参煎汤浴之。若遇气候炎热,则用软绢蘸汤揩拭周身,可清洁皮肤,预防疾病。
-
麻痹
麻痹证名。肢体或局部肌肤麻木,不知痛痒。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医学正传·麻木》:“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