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系
心系指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指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组织)。《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类经》注:“心当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故心通五脏之气而为之主也。”《十四经发挥》:“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系也。”
-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循行:1.起于心中,出属心系2.下膈,络小肠3.其支者,从心系4.上挟咽5.系目系6.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7.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8.下肘内,循臂内后廉9.抵掌后锐骨之端10.入掌内后廉11.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手少阴心经腧穴:本经腧穴:手少阴心经共9个穴位。首穴极泉,末穴少冲。
-
手厥阴络脉
脉从腕后2寸的内关穴处分出,出行于两筋之间,与本经相并上行,维系心包络,联络心系(心脏周围的脉管组织)。分支在内关穴处走向手少阳经,以沟通手厥阴、少阳表里两经的联系。实,则心痛;【语译】手厥阴络脉:名内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出于两筋之间,分支走向手少阳经脉,并沿经向上连系于心包,散络于心系。
-
少阴
手少阴心经·少阴:手少阴心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HT。《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王注引《黄帝内经灵枢》文作“斜趣”)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人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脉气由此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
心主手厥阴经病证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它外行的主干,从心系上肺,斜走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
-
心经
它的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行于肺,向下出于腋下的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疼痛,掌中热痛等。
-
手少阴
它外行的主干,从心系上肺,斜走出于腋下(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疼痛,掌中热痛等。
-
心手少阴之脉
手少阴心经为十二经脉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它的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行于肺,向下出于腋下的极泉,沿上肢前边,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内侧,下行肘节(少海),沿前臂尺侧,到手掌后豌豆骨突起处(神门),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其末端(少冲)。
-
臂少阴脉
《足臂十一脉灸经》:“臂少阴脉:循筋廉,出臑内下廉,出腋。其病:胁痛。手少阴为手少阴心经的简称。它的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行于肺,向下出于腋下的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下向肘内侧横纹头的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下行,到掌后豌豆骨部的神门,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交手太阳小肠经。
-
气消
气消为病机。临床常见胸胁拘迫,气促,语声断续,精神委靡不振。《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九气着重说明七情过激引致气机紊乱的病机。
-
手心主之别
手心主之别即手厥阴络脉的原称(手心主之别即手厥阴络脉)。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脉从腕后2寸的内关穴处分出,出行于两筋之间,与本经相并上行,维系心包络,联络心系(心脏周围的脉管组织)(起于腕关节后2寸的内关穴处,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沿经脉向上连系于心包,散络心系。可取手厥阴络穴内关治疗。
-
手三阴经
概述:手三阴经是指十二正经中行于上肢内侧的三条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经腋下3寸的天池而上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中间,到肘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曲泽,再下行于前臂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的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到手掌心中的劳宫,沿中指出其末端的中冲;
-
二阴
概述:二阴:1.经络名,指少阴。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肺,斜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至末端,经气于少冲穴处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手少阴心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经脉过处厥冷,疼痛,掌中热痛等。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代号KI。
-
液
又:“故五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素问绍识》:“汤液,是煮米取汁,醪醴是酝酿所成。”《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汤液十日,以去其八风五痹之病。”
-
消渴心病
消渴心病(consumptivethirstinvolvingheart)是指消渴病并发心系血脉病。
-
目系
目系(eyeconnector)又名眼系、目本。是指眼球内连于脑的神经组织。包括西医的视神经及球后血管。《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
-
目本
目本为人体部位名。《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是指眼球内连于脑的神经组织[参考资料]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相当今之视神经、球后血管等。
-
华佗
在针灸方面,针灸不过数处,行针重视针感传导,曾为曹操针治“头风”,得效。一次,一位太守请他看病,华佗认为经过一次大怒之后,他的病就会好。外科手术的方法并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主张之下,外科手术在中医学当中并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起来。
-
睾系
睾系指整个外生殖器系统。《灵枢·四时气》:“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
-
热气
热气①六气之一,夏令主气,也是自然界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疟论》:“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②病因病理学名词。指因气机不宜,阳气郁积而变化为可导致疾病的邪气。《素问·举痛论》:“悲则心系急…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
去心
“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的胚芽而言。有些药物的木质心系属于非用部分,故须除去。例如巴戟天去心,再如莲子心动和莲子肉作用不同,故须分别药用。
-
马庆军
脊柱骨折;他参与了卫生部“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颈椎病的微创外科治疗”、“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与研究”等重大课题,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骨折的局部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3项研究。他参与编写、编译了《创伤骨科学》、《脊柱外科学》、《外科学》等5部著作,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
张小龙
张小龙1952年生,江苏常熟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常熟市中医院(邮码:215500)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内科疑难病证及中医心系疾病、脾胃病。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参与研发的“医院药剂管理系统”获得常熟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
陆曙
陆曙,1963年生,江苏省无锡市人,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中医师,教授,无锡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无锡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委,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心系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单位:无锡市中医医院(214001)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内科疾病,尤其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
王靖
王靖,1957年7月出生,江苏省泰州市人。学医时间:1974年从医时间:1975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秦越人、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傅山、王清任、叶天士。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温热论》、《中药大辞典》等。
-
推进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
根据妇女儿童健康需求建设服务环境,做到布局合理、流程科学、安全卫生。发挥各级党组织对妇幼健康文化的引领作用,将文化建设纳入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战略规划,融入妇幼健康管理服务,举旗帜、聚人心、育新人、展形象,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坚持因地制宜。
-
眼系
眼系即目系。是指眼球内连于脑的神经组织。《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相当今之视神经、球后血管等。
-
悲则气消
悲为九气之一。悲则气消为病机,是指过度悲忧,使肺气抑郁不伸,气郁化热,耗气伤精的病理变化。肺主气,悲伤过度,使肺气运行不畅,久而气郁化热,热蒸则肺气消耗。《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
张琪
单位:常州市中医医院(邮码:213003)最擅长治疗的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内科疑难杂病。张琪(男):张琪,男,汉族,九三学社成员,中共党员。他行医75年,恪守医德,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秘方和临床经验向社会公开,在中西医结合、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示范。
-
高想
单位:南通市中医院(邮码:226001)最擅长治疗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主持完成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2项、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计划1项,市人才专项资金项目1项。
-
肺心痛
概述:肺心痛(trueheartpainwithcoldlimbscausedbylungdisease)为病证名。包括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5种。病因病机:《难经·第六十难》:“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黄帝内经灵枢·厥病》:“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
-
首次通过法心血管显像
操作名称心血管系统-首次通过法心血管显像适应症快速测定心室功能,特别是右室功能;风心病返流的定性定量诊断;3.选择右肘静脉,扎止血带,快速注入示踪剂(1.0s),立即松解止血带并抬高手臂(弹丸式注射法)。2.各种计算机定量分析,须首先证实注射质量合格(上腔静脉时间-放射性曲线的半高宽1.5s),方可进行。
-
唐蜀华
唐蜀华,1941年3月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学医时间:1958年从医时间:1964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王清任、程钟龄、张锡纯、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伤寒杂病论》、《医学心悟》、《医学衷中参西录》、《柳选四家医案》、《清代名医医案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