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系
舌系(tongueconnectorsublingualvesselandligament)为人体部位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指舌底经筋部。即舌下静脉丛及舌系带。《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下紫筋为舌系,下通于肾”。
-
玉液
概述:玉液:1.道家养生术语;《针灸大全》列作奇穴,名玉液(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称金津,右称玉液)。正坐张口,舌卷向上方固定,于舌面下,舌系带右侧之静脉上取穴。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
-
金津
金津穴取穴:正坐位,张口,在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处取穴。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刺灸法:点刺出血。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华池金津、神水玉液
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金津、玉液
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金津玉液
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舌
手少阳之筋,支者“入系舌本”; ^^廓乳头和菌状乳头主管味觉,丝状乳头接受触觉刺激。人的舌乳头有4种:(1)丝状乳头(filiformpapillae),数量多,分布于舌背和舌缘,细长圆锥形,乳头上皮的浅层细胞常有角化现象,略呈白色,深面有固有膜形成的轴心称初级乳头,由其分出若干较小突起,突入上皮深面形成次级乳头。
-
口底癌
概述:口底为一半月形解剖区,位于下颌骨体内侧,并与舌腹、舌系带毗邻。侵犯舌体后可导致舌运动障碍,固定于口内。早期的前口底癌可行双侧肩胛舌骨上淋巴清扫术,原发于后口底者较易侵及颈深淋巴结群,故应行根治性颈清术。术前放射治疗:对口底癌伴颈淋巴结转移者,可行术前照射原发灶及颈淋巴结转移灶,肿瘤量DT45~
-
舌系带修整术
手术名称:舌系带修整术别名:舌系带矫正术分类:口腔科/拔牙术及牙槽外科/义齿修复前外科手术/系带修整术ICD编码:25.9101概述:舌系带修整术用于舌系带过短的治疗。麻醉和体位:局部浸润麻醉,有时用双侧舌神经传导阻滞麻醉。术中注意要点:1.剪断舌系带时仅限于黏膜和深层的纤维带,不得伤及舌肌和舌静脉。
-
舌系带矫正术
手术名称:舌系带修整术别名:舌系带矫正术分类:口腔科/拔牙术及牙槽外科/义齿修复前外科手术/系带修整术ICD编码:25.9101概述:舌系带修整术用于舌系带过短的治疗。麻醉和体位:局部浸润麻醉,有时用双侧舌神经传导阻滞麻醉。术中注意要点:1.剪断舌系带时仅限于黏膜和深层的纤维带,不得伤及舌肌和舌静脉。
-
舌系带过短
舌系带过短的患者,由于系带短妨碍了舌头正常的功能活动,舌尖代偿性活动增加,姿势位时舌常位于下牙弓舌侧或上下切牙之间,影响发音,常形成前牙开合。原因多系遗传与先天发育异常所致。诊断临床检查时嘱患者上抬舌头或医师用口镜协助上抬舌头时,可见舌系带附着于舌的较前端、系带短,舌前伸和上抬活动均受障碍。
-
前臂尺侧皮瓣移植口底重建术
前臂尺侧皮瓣移植口底再造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舌癌切除术及区域性皮瓣和游离皮瓣舌重建术/口底癌切除术及区域性皮瓣和游离皮瓣口底重建术ICD编码:27.5906概述:前臂尺侧皮瓣移植口底重建术用于舌癌切除后的舌缺损修复。2.前臂尺侧有瘢痕的病人不宜切取该皮瓣。仰卧位垫肩。
-
前臂尺侧游离皮瓣移植口底重建术
前臂尺侧皮瓣移植口底再造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舌癌切除术及区域性皮瓣和游离皮瓣舌重建术/口底癌切除术及区域性皮瓣和游离皮瓣口底重建术ICD编码:27.5906概述:前臂尺侧皮瓣移植口底重建术用于舌癌切除后的舌缺损修复。2.前臂尺侧有瘢痕的病人不宜切取该皮瓣。仰卧位垫肩。
-
前臂尺侧游离皮瓣移植口底再造术
前臂尺侧皮瓣移植口底再造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舌癌切除术及区域性皮瓣和游离皮瓣舌重建术/口底癌切除术及区域性皮瓣和游离皮瓣口底重建术ICD编码:27.5906概述:前臂尺侧皮瓣移植口底重建术用于舌癌切除后的舌缺损修复。2.前臂尺侧有瘢痕的病人不宜切取该皮瓣。仰卧位垫肩。
-
前臂尺侧皮瓣移植口底再造术
前臂尺侧皮瓣移植口底再造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舌癌切除术及区域性皮瓣和游离皮瓣舌重建术/口底癌切除术及区域性皮瓣和游离皮瓣口底重建术ICD编码:27.5906概述:前臂尺侧皮瓣移植口底重建术用于舌癌切除后的舌缺损修复。2.前臂尺侧有瘢痕的病人不宜切取该皮瓣。仰卧位垫肩。
-
结舌
结舌病证名。又名绊舌、连舌。由于舌系带短缩,舌尖受其牵绊,以致舌头转动伸缩不灵,妨碍吮乳。幼儿稍大,说话吐词不清。可用消毒钝头小剪刀将舌系带剪开,在剪口搽以枯矾水或龙胆紫,以收敛止血。切不可误伤舌体,以免发生出血不止。
-
舌柱
舌柱似指舌系带。舌柱指舌下大筋,相当于舌系带,其形如柱,因名。《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舌重,刺舌柱以铍针也。”《类经》卷二十一:“舌柱,即舌下之筋如柱也。”舌柱
-
创伤性口炎
持久性刺激因素包括龋齿破坏后的残冠、残根、尖锐的牙尖,经磨损后的牙齿锐缘,不良修复体的卡环、尖锐边缘,过长的基板,舌系带过短时与新生下颌乳切牙的摩擦等均是长期存留在口腔内可以引起慢性创伤性损害的因素。0.2%洗必泰液或其他消炎止痛液。(3)如舌系带反复溃疡已形成瘢痕的,应带患儿到口腔科行舌系带矫正术。
-
强直舌
疾病别名结舌症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强直舌又称结舌症,主要是由于舌系带短小使舌的活动范围受限而影响说话,为发育缺陷所致。如果明显影响舌的正常功能,可以考虑外科手术纠正。疾病描述强直舌又称结舌症,为发育上的缺陷。症状体征其特征性改变为舌系带短小,舌的活动范围受限,主要是影响说话。
-
唾液腺造影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唾液腺造影检查技术适应证:唾液腺造影检查技术适用于慢性唾液腺炎,肿瘤,Mikulicz病(淋巴细胞慢性泪腺涎腺性肿大)等。方法:1.腮腺造影检查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张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冠部之颊黏膜处,用1.5%碘酊消毒,找到腮腺管口用钝头小探针插入腮腺管内并轻扩管口及管腔。注入40%碘化油1~
-
舌旁
《赤水玄珠》卷三:“心之脉系舌本,脾脉络舌旁系舌下。”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黄帝内经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舌为心之苗,心病则舌不能转。”
-
津窍
津窍为舌下廉泉穴和玉英穴(或作金津穴和玉液穴),为分泌津液的孔道,故称津窍。金津玉液为经外奇穴名。《医经小学》列作奇穴。位于舌体下面,舌系带两侧之静脉上,卷舌取之。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黄疸、消渴、口腔溃疡、舌炎、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舌扁平苔藓
概述:扁平苔藓(lichenplanus)是一种皮肤粘膜慢性炎性疾病,是口腔粘膜的常见病之一。③局部炎性病变,可涂以皮质激素软膏或膜剂。舌背早期损害为丘疹状,灰白透蓝,有丝状乳头受累,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斑块,触之有粗糙感,舌乳头萎缩后,成为鲜红或暗红色平滑斑,可发生糜烂。舌尖病变较少见,可侵及舌系带。
-
重舌
出《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中医药学名词》(2010):重舌(doubletongue)又称子舌,是指舌下肿胀凸起,如舌下又生一小舌的舌象。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心脾有热,热气随脉冲于舌本,血脉胀起变生,如舌之状。局部溃烂者,用锡类散外吹。内服可用清心泻脾之剂,如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
-
右玉液
右玉液为经外奇穴名。金津玉液为经外奇穴名。《医经小学》列作奇穴。位于舌体下面,舌系带两侧之静脉上,卷舌取之。左名金津(EX-HN12),右名玉液(EX-HN13)。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黄疸、消渴、口腔溃疡、舌炎、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望舌体
望舌体(inspectionoftonguebody)是指观察舌体的形态、胖瘦,有无红肿、红色或白色斑块、溃烂,以及溃烂的部位、范围的大小、形态、表面有无假膜、周围有无红肿等,舌体表面有无裂沟、舌苔的分布是否均匀,有无花剥,舌体局部有无肿块,以及肿块的大小、范围,舌系带的长短等的诊断方法。
-
心之官
2.心的功能。舌·心之官:心之官为人体器官名。《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舌者心之官也。”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黄帝内经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舌为心之苗,心病则舌不能转。”
-
口腔
口腔oralcavity是以骨性口腔为基础形成的,前方的开口叫口裂,由上下唇围成;口腔各壁口唇和颊互相连续,都是以肌肉为基础,外面覆以皮肤,内面衬以口腔粘膜构成的。口底是以舌骨上肌群(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为基础构成的。系带的两侧各有一粘膜隆起叫舌下肉阜,是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导管的开口处(图2-11)。
-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3岁以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
-
子舌胀
《儒门事亲》卷三:“热结于舌下,复生一小舌子,名曰子舌胀。”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终始》。重舌又名子舌、子舌胀、(+舌 )舌。《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心脾有热,热气随脉冲于舌本,血脉胀起变生,如舌之状。局部溃烂者,用锡类散外吹。内服清心泻脾之剂,如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
-
子舌
《景岳全书》卷二十六:“以舌下肿出如舌,故曰重舌,又谓之子舌。”《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心脾有热,热气随脉冲于舌本,血脉胀起变生,如舌之状。局部红肿者,宜用消毒针,刺破放血,外用蒲黄末敷,或用黄柏,黄连液点之;局部溃烂者,用锡类散外吹。内服清心泻脾之剂,如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
-
太阴经脚气
太阴经脚气为病证名,脚气病之一。指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阴脾经而成的脚气。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症见腹满,夹咽连舌系急,胸膈痞满,循腑骨下股膝内前廉内踝,过踝骨后连足大趾端内侧皆痛。若自汗者为风胜,无汗痛甚者为寒胜,热烦者为暑胜,重着肿满者为湿胜。治以温散为主,用六物附子汤等方。
-
舌脉粗胀
舌脉粗胀指舌下络脉增大,变粗或隆起一些紫黑瘀点的表现。舌下络脉是指舌底部舌系带两侧所分布的血脉。其中除两侧各有一根比较粗大表浅的大脉外,其他较小的位于黏膜下,隐隐可见。主要由气滞血瘀引起,常见于心血瘀阻、肝郁血滞、痰热内阻、寒凝血瘀等。
-
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是指舌底部舌系带两侧所分布的血脉。其中除两侧各有一根比较粗大表浅的大脉外,其他较小的位于黏膜下,隐隐可见。舌下络脉增大、变粗增长或隆起一些紫黑瘀点,称为舌脉粗胀。主要由气滞血瘀引起,常见于心血瘀阻、肝郁血滞、痰热内阻、寒凝血瘀等。
-
左金津
左金津为经外奇穴名。金津玉液为经外奇穴名。《医经小学》列作奇穴。位于舌体下面,舌系带两侧之静脉上,卷舌取之。左名金津(EX-HN12),右名玉液(EX-HN13)。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黄疸、消渴、口腔溃疡、舌炎、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舌下腺肿瘤
舌下腺肿瘤较少见,约为涎腺肿瘤的1%,其中90%属恶性,主要是腺样囊性癌和粘液表皮样癌。也有病员因一侧舌痛或舌麻木而就诊,在这种情况下,应双手仔细触诊舌下区,常可触及肿块。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其他治疗同腮腺肿瘤。应与舌下腺囊肿相鉴别的疾患有:口底皮样囊肿、脂肪瘤、舌下区粘液腺囊肿、颌下区囊性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