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清气凉营
清气凉营同气营两清。详该条。
-
心脾积热
心脾积热为证候名。指邪热壅滞心脾,以发热口渴,口舌生疮、溃烂、疼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温热论》:“再舌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铄津液。”治宜清气凉营。心移热小肠证为证候名。症见心烦,口舌生疮,口渴,小便黄短,或小便淋沥刺痛,甚或尿血。治宜导赤清心。
-
气营同病
气营同病即气营两燔。气营两燔为病证名。亦称气营同病。燔,焚烧;指火盛。即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证。症见壮热、烦渴、神志昏迷,甚则透发癍疹、舌绛苔黄燥等。治以清气凉营为主。
-
气营两燔
气营两燔为病证名。亦称气营同病。指温热病中,邪热入于营分,而气分证候未解,气分、营分病变同在而邪热炽盛的病理变化。即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证。症见壮热、烦渴、神志昏迷,甚则透发癍疹、舌绛苔黄燥等。治以清气凉营为主。
-
心胃火燔
心胃火燔为证候名。指心营热盛,心神不宁,胃火烁津,津伤液燥的病理变化。心营热盛,又兼胃火铄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温热论》:“再舌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铄津液。”治宜清气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