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心痿
概述:心痿(heartflaccidity)为病证名。《黄帝内经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又:“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可用导赤各半汤,或六味丸合丹溪大补丸,或用大生脉汤、铁粉丸、调营通脉汤等方。
-
心热痿软
《症因脉治》卷三:“心热痿软之症,四肢关节不能活动,足胫纵缓,不能收持,如枢纽之折,而不能提挈,面颊常赤,心烦意乱,此《内经》心热痿软之症也。”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