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剂
通剂为方剂学名词,是指具有通利作用的方剂。通剂为十剂之一,用通利药物组成,具有通行气血作用。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
-
十剂
概述: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镇怯”、“涩可固脱”、“滑可去著”、“燥可去湿”、“湿可去燥”。泄剂:泄剂或作泻剂。而黄连、黄柏、栀子、大黄,其味皆苦,苦属火化,皆能燥湿。”
-
必齐
齐,通剂。必齐指必须服用的药剂。《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必齐毒药攻其中。”《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必齐主治。”一说:必为火之形近误字,必齐即火齐。
-
湿剂
湿剂为方剂学名词,是指具有润燥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引刘完素曰:“津耗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涩,必湿剂以润之。”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
-
重剂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重可去怯,滋石、铁粉之属是也。”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伤寒论翼·制方大法》:“…下剂之重者,兼用血分药。
-
补剂
《本草纲目·序例》:“生姜之辛补肝,炒盐之咸补心,甘草之甘补脾,五味子之酸补肺,苦柏之苦补肾。又如茯神之补心气,生地黄之补心血;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
-
涩剂
涩剂为十剂之一,是指具有固涩作用的方剂。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
-
泄剂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其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
-
燥剂
若病湿气,则陈皮、木香、白术、苍术之属除之,亦燥剂也;而黄连、黄柏、栀子、大黄,其味皆苦,苦属火化,皆能燥湿。”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
-
轻剂
《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是也。”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
-
齐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收齐。”原文指收气与长、化之气相平,意即收气正常。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音jì济)·齐:齐音(jì济)。《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必齐主治。”《黄帝内经灵枢·终始》:“其时为齐。”齐,指针刺的刺数和深浅的程度。古以针为砭剂,相当于服药的剂数。
-
滑剂
滑剂为方剂学名词,是指具有通利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十剂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为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10类方剂的合称,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
-
猪脂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四:方名:猪脂丸组成:杏仁4两,松仁4两,白蜜4两,橘饼4两。主治:反胃,久闭不通,服通剂过多,血液耗竭,转加闭结者。用法用量:上以猪油(熬净)1杯,同捣,时时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