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板法
斜板法推拿手法名。又名斜搬法。施术时,患者侧卧,上面腿屈曲,下面腿伸直。医者用一手扶住其肩前部,另一手扶住臀部,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推动,使其腰椎扭转。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后关节紊乱等症。
-
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症(lumbarspondylolisthesis)为病名。是指腰椎椎体(多为腰椎4、5)因失去椎弓根的连系而向前滑脱,导致椎管内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腰椎承受力变异,出现以腰痛或下肢麻痹、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下字灸
下字灸为经外奇穴名。出《腧穴学概论》。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一穴;第三腰椎棘突之高点一穴;第四、五腰椎棘突之高点一穴,平二、三腰椎棘之间两侧旁开各0.5寸处各一穴。计5穴。主治腹部疾病。可灸。
-
上字灸
上字灸为经外奇穴名。出《腧穴学概论》。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1穴,第三腰椎棘突之高点1穴,第四、五腰椎棘突之间1穴,及平四、五腰椎棘突之间两侧0.5寸处各1穴。主治腰尻痛、脊背痛、腹寒痛、下肢麻痹、下肢疼痛、关节炎、妇科疾患等。
-
栅焦距
作为聚焦滤线栅的铅条均呈倾斜排列,半径相同,并聚焦于空间。现在使用的聚焦栅绝大多数是线形聚焦栅。每个滤线栅都有各自的栅焦距,在这个距离上摄影,原发射线不会有显著的损失。对此它也给出一个摄影距离的通融范围,这个范围随栅比的增加而缩小。胸部摄影与头颅或腰椎摄影等不能使用同一栅焦距的滤线栅。
-
腰骨
腰骨为骨名。指第3、4、5腰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腰骨,即脊骨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间骨也。”
-
腰骨伤
腰骨伤病名。指腰椎骨伤折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六。详见腰骨损断条。
-
胃舒
胃舒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高点旁开各4.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胃痛、胃痉挛。一般斜刺0.5~0.8寸;可灸。
-
脊三穴
脊三穴为经外奇穴名。出《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后正中线,当哑门下1寸处1穴,第一胸椎棘突下方(陶道)及第五腰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各1穴,共3穴。主治痉病、腰背痛、脊髓膜炎等。一般斜刺0.5~1.0寸;可灸。
-
腰痛1
“腰痛1”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腰部,髂骨后翼处,第四、五腰椎棘突之间点旁开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腰腿痛。一般直刺0.5~1.0寸。
-
腰痛7
“腰痛7”为经外奇穴名。穴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横突处。左右计2穴。主治腰腿痛。一般直刺0.5~1.0寸。
-
腰目
腰目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第五腰椎棘突左右各旁开1.5寸处。主治消渴、小便数。一般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
腰脊
腰脊腰椎骨。共五节。上与胸椎、下与骶椎连接。是人体俯仰、屈伸的主要关节。《灵枢·刺节真邪》:“膝脊者,身之大关节也。”
-
肾穿刺活检包
肾穿刺活检包弯盘1,药杯1,5ml、10ml、20ml、50ml注射器各1,20号及22号腰椎穿刺针各1,6号及7号针头1,刀柄1,尖刃刀片1,专用肾穿刺针一套,硅胶管1,小试管3,巾钳2,孔巾1,治疗巾1,方纱2,甲紫1小瓶,标本瓶1。钢尺由科室自备。
-
七步癍
七步癍为经外奇穴名。出《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位于腰部正中线,第五腰椎棘突下方与骶骨关节间凹陷中。主治癍。一般针刺出血。
-
九连环
九连环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杂志》。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一、三、五、七、九、十一胸椎棘突与第一、三、五腰椎棘突之下方凹陷中。自上而下,分别命名为九连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主治脊髓疾患,神经衰弱、贫血及其他慢性疾病。一般斜刺0.5~
-
肾炎穴
肾炎穴为经外奇穴名。出《内科急症》。位于腰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上1寸,旁开1.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
-
肾脊
肾脊为经外奇穴名。见《新医疗法汇编》。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间旁开各0.3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瘫痪、腰痛。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
-
疳湿疮
疳湿疮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腰部第三腰椎棘突下间旁0.2寸处。主治小儿疳湿疮。一般灸7~14壮。
-
脊三
脊三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简易教材》。位于腰部,第五腰椎棘突高点两侧旁开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脑炎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腰背痛。一般针1.0~1.5寸。
-
第二十二椎
第二十二椎为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第五腰椎棘突平开1.5寸。主治腰背不便、筋挛痹缩、虚热等。一般灸随年壮。
-
痔疮穴
痔疮穴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列作奇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三、四腰椎棘突之间点微上方处。主治痔疮。一般灸5~7壮。
-
腰丰
腰丰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腰部,第三腰椎棘突下缘,左右旁开各0.5寸。左右计2穴,主治结核性脑膜炎后遗下肢瘫痪症。一般直刺0.5~1.0寸。
-
癫痫穴
癫痫穴为经外奇穴名。出《新针常用穴位参考图》。位于背部正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与第一腰椎棘突之间点。计1穴。主治癫痫。一般直刺0.5~0.8寸;可灸。
-
髂上
髂上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发微》。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高点左右旁开各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坐骨神经痛等。一般直刺1~2寸。
-
膝关节造影包
膝关节造影包弯盘1,药杯1,5ml注射器1,30ml或50ml注射器1,6号、7号针头各1,22号腰椎穿刺针2,三通管1,止血钳1,孔巾1,方纱4。造影剂由科室自备。
-
十四椎
十四椎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腰部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之高点。主治小腹胀痛、遗精、阳痿、腰腿痛等。一般向下斜刺0.5~1.0寸;可灸。
-
健步
健步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简易教材》。位于背部,髂后上棘与第五腰椎棘突之间凹陷处。左右计2穴。主治腰腿痛、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8~1.2寸。
-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disturbanceofpostlumbarjoint)为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