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子伤
刑具宽大而长,主要用于刑讯拷打其臀部软组织,旧式教育老师体罚学生,多用窄小而短者,打击手掌或臀部者。其打击重者多能引致严重之创伤。《伤科汇纂》卷十:“板子伤,竹片笞杖之刑,所伤臀部也。”其证:轻者肿胀,疼痛刺痒。重者皮开肉绽,血肉模糊,肿痛剧烈,或伴全身寒热,烦躁不安。证治参见跌打损伤条。
-
新环跳1
新环跳1为经外奇穴名。出《新针常用穴位参考图》。位于臀部,尾骨尖直上1寸,左右旁开各4寸。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针2~3寸;可灸。
-
新环跳
新环跳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臀部尾骨尖旁开3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急性风湿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偏瘫、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一般直刺2~3寸。
-
闪电
闪电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臀部,尾骨尖旁开6寸。左右计2穴。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一般直刺2~3寸。
-
骈指押手法
骈指押手法针刺押手法之一。又称平掌押手法。是以一手四指相骈,手掌平放于施针部位,使穴位适当食、中二指缝间,另一手持针由缝间刺入的押手方法。多用于长针进针或腰背臀部的穴位。
-
串臀漏
串臀漏病名。肛门漏管之串及于臀部者。《外科大成》卷二:“串臀漏……若皮硬色黑,必内有重管。”即复杂性肛漏。
-
臀红
臀红(redbuttock)是指以臀部、会阴、大腿内侧皮肤及外阴黏膜出现红斑、糜烂、渗液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
闭孔
闭孔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臀部,尾骨尖旁开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运动障碍。一般针2~3寸。
-
坐骨
坐骨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臀部,大转子与尾骨尖连线中点直下1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坐骨神经痛。一般直刺2~3寸。
-
坐骨神经点
坐骨神经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手无名指掌指关节背侧尺侧缘,半握拳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痛、臀部痛。一般紧靠骨膜直刺0.3~0.5寸。
-
尾尖
尾尖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手册》。即龟尾。龟尾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臀部尾骨尖端。计1穴。主治腹泻、痢疾、便秘、脱肛、尾骶骨痛等。一般用拇指端按揉50~100次。或用艾条熏灸10~15分钟。
-
青亚
青亚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臀部,股骨大转子后侧凹陷直下3寸,向背正中线横量0.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瘫痪等。一般针2.0~2.5寸。
-
重海
重海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臀部,股骨大转子后侧凹陷直上3寸,再向背正中线横量0.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瘫痪。一般直刺2~3寸。
-
健胯
健胯为经外奇穴名。出《外伤性截瘫防治手册》。位于臀部,髂嵴最高点与大转子高点连线之中点。左右计2穴。主治弛缓型瘫痪。一般直刺2~3寸。
-
旁强
旁强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臀部,尾骨尖下0.5寸,向两侧旁开1.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脱肛、子宫脱垂。一般斜刺0.3—0.5寸。
-
理便
理便为经外奇穴名。出《外伤性截瘫防治手册》。位于臀部,平尾骨尖端旁开1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大小便功能障碍。一般直刺0.3~0.5寸。
-
提宫
提宫为经外奇穴名。出《陕西新医药》。位于臀部,尾骨尖直上3寸再旁开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子宫脱垂。一般稍向内斜刺3~4寸。
-
全身振动
全身振动(whole-bodyvibration)是指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并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到全身的振动。
-
截石位
截石位(lithotomyposition)为中医肛肠科学体位,是指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两腿屈曲外展放在腿架上,将臀部移至床边缘,将肛门暴露良好,为肛门直肠手术时常用的体位。
-
弯腰扶椅位
弯腰扶椅位(bendingwithchairsupportingposition)为中医肛肠科学体位,是指患者向前弯腰,双手扶椅,露出臀部的体位。
-
倒置位
倒置位(pronejackknifeposition)又称俯卧折刀位,为中医肛肠科学体位。是指患者俯卧床上,髋关节弯曲,两膝跪于床端,臀部抬高,头部稍低的体位。
-
臀中
臀中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位于臀部,以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间连线为底边,向上作一等边三角形,其顶点是穴。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荨麻疹等。一般直刺1.5~2.5寸;可灸。
-
打眼
打眼为经外奇穴名。出《外伤性截瘫防治手册》。位于臀部,骶骨管裂孔旁开2.5寸,再向下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弛缓型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一般针2~3寸。
-
斜板法
斜板法推拿手法名。又名斜搬法。施术时,患者侧卧,上面腿屈曲,下面腿伸直。医者用一手扶住其肩前部,另一手扶住臀部,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推动,使其腰椎扭转。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后关节紊乱等症。
-
脽
脽(shuí,音谁)即臀部。《素问·五常政大论》:“当其时反腰脽痛,动转不便也。”王冰注:“脽,谓臀肉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
-
穿臀漏
穿臀漏病名。复杂性肛漏之一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该漏管可穿过臀部外侧,患者常疼痛难忍,患部脓水淋漓,往往可形成多条漏管。宜用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参见肛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