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视
视远近皆模糊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肝肾亏虚,目中光华散漫不收所致。辨证治疗:肝肾两虚:远视·肝肾两虚证(hyperopiawithliver-kidneydeficiencypattern)是指肝肾不足,以视远尚清,视近模糊,或用眼后感眼球酸痛,或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为常见症的远视证候。
-
调节性内斜视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在生后或生后数日内发生内斜,因患儿父母很少在新生儿时期就诊,故临床上很少见到先天性内斜视,多见的是生后早期发现有斜视。疾病描述:调节的生理机制正常,但相关的集合(双眼各朝鼻侧运动)反应过度,同时相对融像性发散不足时,就出现调节性内斜。2、注意营养摄入要均衡;
-
规则散光
概述:规则散光是由于角膜或晶体的两个主要经线的弯曲度(即屈光力)不同所造成。因此,平行光线通过规则散光的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形成焦点而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经线上形成前后两条焦线。治疗:一般轻度而无症状者可不处理,否则应配柱面透镜片矫正,近视性散光用凹柱镜片,远视性散光用凸柱镜片。
-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不论是哪种形式,治疗是首先全部矫正其调节部分,如仍有弱视,应做遮盖治疗,如弱视已经治愈,应手术矫正其残余的内斜视。3岁时最为明显,是发生调节性内斜视的高峰。4、手术前应测量看远及看近的斜度,手术量是综合参考戴眼镜后的残余斜视度施行手术矫正。
-
WS/T 663—2020 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
有条件的地区可增加筛查频率。5筛查方法和转诊建议:5.1筛查方法:5.1.1裸眼远视力检查:5.1.1.1裸眼远视力采用实测值,检查方法按照GB/T11533和GB/T26343的规定。受检者每只眼测量3次,取平均值;5.1.3.2无法使用验光仪进行检测的地区,屈光检测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可使用串镜进行,串镜的检查方法按照GB/T26343的规定。
-
万寿地芝丸
功效主治:《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之万寿地芝丸功能养阴清肝,明目黑发。能愈大风热。目能近视,不能远视。《御药院方》卷六方之万寿地芝丸:别名:地芝丸(《东垣试效方》卷五)。处方:生地黄240克天门冬240克(去心)菊花120克枳壳(去瓤,麸炒)120克制法:上为细末,用酒、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屈光不正
概述:屈光不正(ametropia)是指平行光线进入不用调节的眼屈光系统以后,不能成焦点在视网膜上的一类眼病,包括近视、远视、散光。5.必要时超声测量眼轴长度及角膜地形图检查。治疗:1.验光配镜,注意近视眼选用使病人获得正常视力的最低镜片;④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ALK),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
-
内斜视
患有内斜视的孩子两眼向各个方向活动是灵活的,无论看哪个方向,眼球偏斜程度是相等的,而且没有复视现象。如果在学龄治疗,即使动手术把斜视矫正了,只能起到改善外貌,而不能恢复视力和立体视觉。非麻痹型(共同性)内斜是儿童斜视中最常见的类型,又可分为:非调节性、调节性和部分调节性。3、出现远视者可配戴眼镜。
-
眼的折光异常
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则称为异常眼,如近视、远视和散光。长时间近距离读写、作业、看电视,照明不良、字小不清,姿势不正、歪头、躺卧、乘车走路在看书等,可使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造成眼球由于眼内压及眼外肌肉的压迫向后扩张,前后径变长,形成近视。
-
金水丸
处方:熟地90g,天门冬90g,山萸肉30g,五味子30g,生龙骨60g,生牡蛎60g,车前子90g。功能主治:滋补肾水,敛纳阳光。主视远怯近症(远视、老花)。用法用量:每次9g,淡盐汤送下,1日3次。各家论述:方中熟地、山萸肉大补肾阴,天门冬、五味子养肺滋阴以生肾水,生龙骨、生牡蛎滋阴潜阳,车前子利水固肾。
-
折光异常
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则称为异常眼,如近视、远视和散光。长时间近距离读写、作业、看电视,照明不良、字小不清,姿势不正、歪头、躺卧、乘车走路在看书等,可使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造成眼球由于眼内压及眼外肌肉的压迫向后扩张,前后径变长,形成近视。
-
恒定性外斜视
概述:随着间歇性外斜视的进展,外斜突变为恒定性,即经常处于外斜状态。治疗措施:1.矫正屈光不正远视+2.00D+3.00,可酌情不给,+5.00D+6.00可酌情减少2~应行全面检查,测量看远及及看近斜视度,A-V征及侧位非共同性,此点很重要,因为有过短危险,检查注视性质,眼状肌麻痹验光,有无弱视。
-
老视
导致老视的原因,是因晶体核硬化与睫状肌功能减弱所致,每个人随年龄的增长,调节力都会减弱,然而,在近视眼的病人因近视力好,除去远用眼镜其老视可以代偿,远视眼的病人,除去远用眼镜则近视力更差。但是原有屈光状态将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迟早,未行矫正的远视者较早发生老视,近视者发生较晚。
-
弱视·禀赋不足证
定义:弱视·禀赋不足证(amblyopiawithconstitutionalinsufficiencypattern)是指禀赋不足,以胎患内障术后或先天远视、近视等致视物不清,或兼见小儿夜惊,遗尿,舌质淡,脉弱为常见症的弱视证候。弱视除与斜视有关的斜视性弱视外,尚有屈光异常、屈光参差等所形成的弱视。
-
双星明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散瞳检查眼底、验光配镜、虹膜睫状体炎、青少年功能性近视、中间性近视、轻度远视;注意事项:1.浓度过高或次数过多,过量时经鼻泪管时易被粘膜吸入血液循环而引起全身症状如口干、便秘、排尿困难、心率加速等,勿需特殊处理。储存、有效期规格:散瞳剂:0.5%托品酰胺滴眼液。
-
托比卡胺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散瞳检查眼底、验光配镜、虹膜睫状体炎、青少年功能性近视、中间性近视、轻度远视;注意事项:1.浓度过高或次数过多,过量时经鼻泪管时易被粘膜吸入血液循环而引起全身症状如口干、便秘、排尿困难、心率加速等,勿需特殊处理。储存、有效期规格:散瞳剂:0.5%托品酰胺滴眼液。
-
托品酰胺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散瞳检查眼底、验光配镜、虹膜睫状体炎、青少年功能性近视、中间性近视、轻度远视;注意事项:1.浓度过高或次数过多,过量时经鼻泪管时易被粘膜吸入血液循环而引起全身症状如口干、便秘、排尿困难、心率加速等,勿需特殊处理。储存、有效期规格:散瞳剂:0.5%托品酰胺滴眼液。
-
散光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如果眼球在不同的经线上的屈光状态或屈光度不一致,尤其是角膜表面的曲率半径不是一个球面,则眼在无调节状态下,5米以外平等光线,经眼球的不同经线屈折后就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一个焦点,而形成焦线,因而视网膜上的物像模糊不清。规则散光又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向散光。
-
视疲劳·气血两虚证
定义:视疲劳·气血两虚证(asthenopiawithqi-blooddeficiencypattern)是指气血亏虚,以久视后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头晕,眼部检查可有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或老视,全身可兼见心悸、健忘、神疲,便干,舌淡苔白,脉细为常见症的视疲劳证候。是指以久视后出现眼胀、头痛、头晕、眼眶胀痛等自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眼病。
-
假性近视
因此,在假性近视阶段,应加强预防措施,严格注意用眼卫生,适当减少阅读和近距离工作使之消除更多的调节,如不缓解,则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或雾视法以解除其调节痉挛,短时间停止看书,并可作眼部按摩、远眺、户外活动等,切勿在未经扩瞳验光的情况下,急于配戴近视眼镜,以致迫使付出更多的调节,形成程度很深的近视。
-
乌贼骨散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乌贼骨散组成:乌贼骨30g,朱砂3g,冰片1g。主治:耳道湿疹。主治:小儿痢,肚疼后重。方出《圣惠》卷三十三,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方名:乌贼骨散组成:龙脑2钱,乌贼鱼骨1钱。主治:眼赤痛,后生肤翳,眼睛上有物如蝇翅之薄,远视不明,痒涩。制备方法:上药入铜器中研为末。
-
枸苓丸
《银海精微》卷下:枸苓丸:处方:枸杞子120克白茯苓240克当归60克青盐30克(别研)菟丝子120克(浸,蒸)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脏虚耗,阴液不能上升,眼目昏暗,远视不明,渐生内障。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金髓煎丸
处方:生干地黄1斤,熟干地黄1斤,金钗石斛(去根,锉)4两,杏仁半斤(去皮尖,炒黑,捣为末,用纸3两重裹,压去油用),牛膝4两(切,酒浸,焙),防风4两(去芦头),枳壳4两,当归4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血益水,去风助目。主眼目昏花,远视不明,久视乏力。
-
屈光检测
概述:屈光检测一般用于近视眼、远视眼的诊断。视力表印制规格、视力表灯箱放置距离、放置高度、照明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方法:对于视力低下者,用串镜进行眼屈光筛查。先用±0.5D的球镜片检查,当用凹透镜片检查视力改善,继续增加凹透镜度数,视力继续提高,矫正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且达到1.0及以上者,可判断为近视。
-
胁堂
胁堂为经外奇穴名。主治肝脏病、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肌痉挛、喘逆、目黄、远视。一般斜刺0.3~《外台秘要》:“胁堂,在腋阴下二骨陷者中。主治胸胁支满,胪胀贲(犭屯),噫哕,喘逆,瞻视目黄。近代《中国针灸学》则定位在“腋窝下二寸陷中,当渊液穴斜上一寸之处。”
-
十拗
十拗养生学术语。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语》引《鄞川志》:“郭祥正老人十拗谓:不记近事记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笑有泪;不肖坐,多好行;不肖食软,要食硬;儿子不惜惜孙子;大事不问碎事絮;暖不出,寒即出。”
-
读书损目
读书损目病证名。见《医说》卷四。指使用目力不当,如姿式不正,或在光线不适当的情况下,长时间读书视物,可因目视过劳,精气损耗而致眼疾。症状以远视模糊不清为主。治疗宜补益精血,益气明目。
-
内隐斜
概述:内隐斜(esophoria)是眼位有向内偏斜的倾向,平时可用矫正性融合反射来控制,不出现斜位,并能保持双眼单视。治疗措施:1.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应充分矫正以减轻调节力和辐辏,散光或屈光参差者也应矫正,以提高视力。2.内直肌较强或附着点靠前,外真肌较弱或附着占靠后,节制韧带肌间膜异常。
-
加减地芝丸
处方:生地黄120克天门冬(烘热,去心,另焙)枸杞子90克甘菊60克熟地黄120克麦门冬(去心)山茱萸肉各90克当归身60克五味子30克制法: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明目。治肾水不足,目能远视,不能近视。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蔓菁子丸
处方:蔓菁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地肤子1两,青葙子1两,决明子1两,楮实子(水淘去浮者,微炒)1两,茺蔚子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眼昏暗,不能远视。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晚食前温酒送下。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
菊甘散
处方:菊花4两,甘草5钱,生地黄4两,白蒺藜(去刺,炒)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能近视,不能远视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米泔水下。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养火助明汤
《辨证录》卷三:方名:养火助明汤组成:熟地5钱,山茱萸3钱,葳蕤5钱,巴戟天1两,肉桂1钱,麦冬3钱,北五味子3分,枸杞3钱。主治:能近视而不能远视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杞苓丸
《医方大成》卷七引曾帅干方:组成:白茯苓8两(去皮),真枸杞4两(酒浸蒸),当归2两(酒洗),青盐1两(别研),菟丝子2两(酒浸蒸)。主治:男子肾脏虚耗,水不上升,眼目昏暗,远视不明,渐成内障。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前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珊瑚散
《圣惠》卷三十三:方名:珊瑚散组成:珊瑚3分,龙脑半钱,朱砂1分。主治:眼赤痛,后生肤翳,远视不明,痒涩。用法用量:每以铜箸取1米许点之,每日3-4次。《圣惠》卷八十九:方名:珊瑚散组成:珊瑚半两。用法用量:每点时,取如黍米大,纳在翳上,1日2次。制备方法:上为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