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痰开窍
化痰开窍为治法。开窍法之一。指用具有祛除痰浊、宣闭开窍作用的方药治疗痰蒙心窍证的治法。适用于痰证神昏。分热痰、寒痰两种。热痰证见痰盛气粗、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舌红苔黄,用牛黄丸、至宝丹。寒痰证见痰涎壅盛、神昏不省、面色青白、手足冷、脉沉,用苏合香丸。
-
开闭
有凉开、温开的不同。分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又称清心开窍。适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热痰证见痰盛气粗、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舌红苔黄,用牛黄丸、至宝丹。逐寒开窍·开闭:逐寒开窍为治法,开窍法之一。即温开法。
-
开窍法
概述:开窍法为治法。根据症情不同,临床上有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凉开法:凉开法用于治疗温邪热毒内陷心包的热闭证或痰火内闭神昏证。适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
-
开窍
2.治法之一种。《黄帝内经灵枢·脉度》则从“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出发,提出“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肺气通于鼻”、“脾气通于口”、“肾气通于耳”之说。分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适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
-
开窍通神
概述:开窍通神即开窍。分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针灸常选百会、人中、涌泉、内关、十宣或十二井等穴为主。又称清心开窍。适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热痰证见痰盛气粗、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舌红苔黄,用牛黄丸、至宝丹。
-
狂病·阴虚火旺证
定义:狂病·阴虚火旺证(manicpsychosiswithsyndromeofexuberantfireduetoyindeficiency)是指阴精亏损,虚火亢旺,以情绪焦虑、紧张,时而躁狂,烦躁不眠,精神疲惫,形瘦面红,心悸健忘,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狂病证候。主要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情志抑郁,痰气上扰,气血凝滞。
-
邪恋心包
邪恋心包为病机。指邪气羁留心包,阻蔽神明而致昏迷惊厥,持续多天不醒的病变。多与病邪夹痰有关。宜结合化痰开窍治疗。
-
狂病·心肾不交证
定义:狂病·心肾不交证(manicpsychosiswithsyndromeofincoordinationbetweenheartandkidney)是指心肾阴虚,水火失调,以狂病久延,时作时止,势已轻瘥,妄言妄为,呼之已能自制,寝不安寐,烦惋焦躁,口干便难,舌尖红,有剥裂,无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狂病证候。出《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等篇。本证多见于青壮年。
-
太乙神丹
别名:追毒丹(《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紫金丹(《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紫金锭(《片玉心书》卷五)、太乙紫金丹(《外科正宗》卷二)、太乙紫金锭(《医宗金鉴》卷六十六)、玉枢丹(《麻科活人全书》卷四)。治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脘腹胀闷疼痛,呕吐泄泻,小儿痰厥,及疔疮疖肿。
-
宁心开窍
宁心开窍为治法。指用具有宁心定志、开窍醒神作用的方药治疗神昏病证的治法。通常以重镇安神、化痰开窍与平肝息风三类药物组方,达到既开窍醒神,又宁心安神以及息风镇痉的目的。多用于治疗痫证、小儿惊风等病证。如五痫丸。
-
蛇黄丹
处方:蛇含4枚(子盏内煅红,以楮树汁200毫升淬干)天南星(炮)白附子辰砂(另研)麝香(另研)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开窍,熄风镇静。治五脏六腑诸风,癫痫,掣纵,吐涎沫,不识人;及小儿慢惊风。及小儿急慢惊风。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汤磨化,量大小与服;
-
龙腹香
概述:龙腹香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龙涎香的别名。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痰开窍,利水通淋。主治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神昏气闷,淋证。药理作用:本品药理与麝香相似,小量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量则表现抑制;对离体心脏有强心作用,对整体动物则引起血压下降。
-
癫病·肝气郁结证
定义:癫病·肝气郁结证(depressivepsychosiswithsyndromeofliverqidepression)是指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以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沉默不语,善怒易哭,时时太息,胸胁胀闷,舌淡,苔薄白,脉弦等为常见症的癫病证候。狂证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治当镇心祛痰,清肝泻火,以及安神定志等法。
-
参附龙牡汤
功能主治:敛汗、潜阳,扶正固脱。急宜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佐以化痰开窍。予参附龙牡汤加味,红参9g(先煎)、制附片1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石菖蒲10g、制南星9g、急服一剂,次日神志稍清,能进汤粥,嘱其原方再取二剂,病情大为好转,能起床活动,改投二陈汤加味以健脾化痰善后。摘录:《方剂学》
-
宣清解郁汤
处方:藿香12克,佩兰12克,法半夏12克,瓜蒌壳18克,黄连9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天竺黄10克,郁金12克,菖蒲9克,竹茹12克,六一散30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痰开窍。主湿热内蕴,痰热互结,蒙蔽心窍。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
龙涎香
《中医大辞典》·龙涎香:龙涎香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痰开窍,利水通淋。主治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神昏气闷,淋证。《全国中草药汇编》·龙涎香:拼音名:LónɡXiánXiānɡ别名:龙泄、龙涎、龙腹香、鲸涎香来源:鲸目鲸科抹香鲸(巨头鲸)PhysetercatodonL.;行气散结;主喘咳气逆;
-
癫症
癫症有如下四证:①痰气郁结:苔薄腻,脉细弦或弦滑。证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喜怒无常。治以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治以养心安神,补脾益气。可选用归脾汤或酸枣仁汤加减。③脾肾阳虚:舌质淡白,脉沉细。治以温阳兴奋,培补脾肾。可选用附子理中汤或金匮肾气丸加减。治以解郁化瘀,调气活血。
-
癫病·气阴两虚证
定义:癫病·气阴两虚证(depressivepsychosiswithsyndromeofdeficiencyofbothqiandyin)是指元气不足,阴津亏损,以久治不愈,神志恍惚,多言善惊,心烦易怒,躁扰不寐,面红形瘦,口干舌燥,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而数等为常见症的癫病证候。主要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情志抑郁,痰气上扰,气血凝滞。
-
狂病·瘀血阻窍证
定义:狂病·瘀血阻窍证(manicpsychosiswithsyndromeofstaticbloodblockingorifices)是指瘀血内停,闭阻清窍,以少寐易惊,疑虑丛生,妄见妄闻,言语支离,面色晦暗,舌青紫,或有瘀斑,苔薄滑,脉小弦或细涩等为常见症的狂病证候。主要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情志抑郁,痰气上扰,气血凝滞。本证多见于青壮年。
-
狂病·肝火发狂证
定义:狂病·肝火发狂证(manicpsychosisduetoliverfire)是指素体肝郁,久郁生火,以胃脘疼痛,渐至狂妄无知,亲疏不识,脉弦细而数等为常见症的狂病证候。出《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等篇。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主要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情志抑郁,痰气上扰,气血凝滞。本证多见于青壮年。
-
灵宝如意丸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有光泽的水丸;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功能与主治:清暑解毒,化痰开窍。用于痰盛神昏,牙关紧闭,中暑眩晕,绞肠腹痛。外敷用于疔毒恶疮。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7粒,一日2次。注意:本品含毒剧药,不可多服,或遵医嘱。注:白粉霜为轻粉的精制品。浙江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京菖蒲
京菖蒲为中药名,是九节菖蒲的别名,又称节菖蒲,出《中药志》。九节菖蒲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altaicaMey.的根状茎,5~9月采挖,栽培5年以上采收。具有化痰开窍、安神、宣湿醒脾、解毒的功效,主热病神昏、癫痫、气闭耳聋、多梦健忘、胸闷腹胀、食欲不振、风湿痹痛、痈疽、疥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