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肝羹
《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方名:猪肝羹组成:猪肝1具(切),红米1合。用法用量:上加葱白、盐、豉等,以肝如常法作羹食。《圣惠》卷九十七:方名:猪肝羹组成:猪肝1具,粟米1合。主治:妇女产后乳不下,闭闷妨痛。
-
鸡肠酒
处方:鸡肠1具。功能主治:小便数。用法用量:上洗如常法,锉碎,炒作臛,以酒着椒、葱、五味食之。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
牛乳粥
《寿世青编》卷下:组成:粥、牛乳。功效:补虚羸。用法用量:如常粥内加入牛乳,和匀食。
-
竹叶酒
《本草纲目》卷二十五:组成:淡竹叶。功效:清心畅意。主治:诸风热病。用法用量:煎汁,如常酿酒饮。
-
山薯面
《臞仙活人方》:方名:山薯面组成:山薯。功效:补养。用法用量:去皮,薄切,日中晒干,挼为末,筛,如常面食之。加酥蜜为醇面尤精。
-
薏苡羹
《圣济总录》卷一八八:方名:薏苡羹组成:薏苡仁。功效:轻身,益气,嗜食。主治:虚劳。用法用量:同羊肉作羹,甘酸随性如常法,下葱,豉煮令香熟,食之。
-
神光自见
神光自见(photopsia)为症状名。是指外眼如常人,唯自见眼前有电光闪掣,时发时止的表现。
-
歇经
歇经简称歇。吴道源《女科切要》:“有室女经水既通,而至期复又不来者,必须视其有症无症,验其似疾非疾。若面色不改,饮食如常,身无内热,名曰歇经。”
-
歇
歇又称歇经。见郑栋庵《女科经验方传灯》。指室女初潮后,复又闭经,但其面色不改,饮食如常,身无病状者,名曰歇。不属病态,不久经能自来。
-
黄雌鸡炙方
处方:雌鸡1只(如常法)。功能主治:甚补益脏腑主老人脾胃气冷,肠数痢。用法用量:以5味、椒、酱刷炙之,令熟,空心渐食之。摘录:《养老奉亲》
-
间经
间经妇科学名词。《玉峰郑氏女科秘传·经候》:“经血平时常二、三、四月一行,饮食如常,动作不衰,腹中不痛,面色不改,名间经。”
-
青蒿酒
《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方名:青蒿酒组成:青蒿。主治:虚劳久疟。用法用量:捣汁煎过,如常酿酒饮之。
-
腽肭脐酒
《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方名:腽肭脐酒组成:腽肭脐。功效:助阳气,益精髓,破癥结冷气,大补益人。制备方法:上酒浸擂烂,同曲、米如常酿酒饮。
-
葈耳粥
《圣济总录》卷一九○:方名:葈耳粥组成:葈耳实1升,白米半斤。主治:眼昏暗。用法用量:上先捣罗葈实为散,以水调,滤取汁,和米煮作粥如常法。空心食之。
-
麋骨洒
《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方名:麋骨洒组成:麋骨。主治:阴虚肾弱。用法用量:煮汁,用曲、米如常酿酒饮之。久服令人肥白。
-
视定若动
定义:视定若动(staticthingseenasmotional)是指以眼外观如常,自视静止不动的物体似有振动或跳动感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视定若动的症状:眼外观如常,自视静止不动的物体似有振动或跳动感。参见: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视正反斜
定义:视正反斜(straightthingseenasoblique),以眼外观如常,视正直物呈歪斜状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视正反斜的症状:眼外观如常,视正直物呈歪斜状。参见: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补肾羮
处方:羊肾1双(去脂,切),葱白1分(切),生姜1分(切)。功能主治:肾虚劳损,精气竭绝。用法用量:细切羊肾,加五味、葱、生姜,如常法作羮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野鸡羹
《饮膳正要》卷二:方名:野鸡羹别名:野鸡汤组成:野鸡1只(挦净)。主治:消渴,口干,小便频数。用法用量:入五味如常法,作一羹。食之。附注:野鸡汤(《医统》卷八十八)。
-
子翻胃症
子翻胃症为病证名。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卷二:“妊娠呕吐不已,数月不思饮食,精神如常,非恶阻,名子翻胃症。”
-
实女
实女生理学名词。指女子从未来月经而无明显病状者。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凡室女从幼经水未至,面色如故,饮食如常,名曰实女。”即石女。参该条。
-
类胎痛
类胎痛病证名。见《玉峰郑氏女科秘传》。指孕妇未及分娩期(怀胎八九个月)忽感腹痛,如欲产之状,但数日后,腹痛止而安静如常,称类胎痛。参见试胎条。
-
雌鸡炙
处方:黄雌鸡1只(净如常)。功能主治:极补脏腑。主老人脾胃虚冷下痢。用法用量:上以椒酱刷,炙令熟。空心渐食。摘录:《医统》卷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