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周天
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载其功法为:呼气时,舌抵上腭,鼓腹使气下降到脐下,称气贯丹田。鼓腹使元气降至下丹田,运气过肛门,逆督脉而上,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至头顶百会穴,再经面部至舌与任脉相接,沿任脉而下,经上、中、下三丹田而气归下丹田,是为一循环,即为一小周天,复可按原径路循行。
-
河车
河车气功内丹术术语。指肾间动气(精炁)及其行小周天运转,循督、任二脉升降的现象。始从尾闾沿督脉上升逆行,称为“黄河逆流”,途经夹脊、玉枕至泥丸宫,然后下降鹊桥、重棱、黄庭,纳于丹田。炼精化气时,真气混合,百脉上冲,神气合一,意随气行,称为真河车动,亦称小河车,或谓即小周天;
-
因是子静坐法
《因是子静坐法》为气功学著作。作者蒋维乔,撰于1914年。以小周天为中心,叙述包括姿势、呼吸、腹内震动在内的练功方法。“三调”有一定基础后,应进一步学习“止观”,止观法门有系缘止、制心止,体真止和空观、假观、中观之分。在锻炼调息上,又分一数、二随、三止,四现、五还、六净六步,称六妙法门。
-
阳光三现
阳光三现气功内丹术术语。谓丹功炼精化气阶段中,眼前三次出现闪光的景象。《仙佛合宗》:“真阳团聚。止火之候,独是阳光三现。”这种情况是炼药后大药成熟之机,为止火的信号,也是炼精化气小周天阶段结束的征象。
-
阴阳循环一小周天
阴阳循环一小周天为气功功法。为小周天的全称。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载其功法为:呼气时,舌抵上腭,鼓腹使气下降到脐下,称气贯丹田。再吸气,收腹,足趾抓地,舌抵上腭,从会阴运气过肛门,沿督脉的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百会穴。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与任脉接。
-
气功史
气功史指气功的起源、流传、发展和变革的历史。同时还出现了“胎息”、“胎食”、“食玉泉”等功法,魏伯阳的《参同契》被视为最早的气功大作。医学巨著《圣济总录》的“导引”、“服气”两部分记载了“击探天鼓”(鸣天鼓)、“拭摩神庭”(浴面)、“下摩生门”(摩腹)等功法。
-
任督二脉
中医描述的任脉走向: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毛部,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天突穴),再上行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继而从原结部位向上长出了“脊索”,直达头端的口咽膜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