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针
小针为古针具名。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和《小针解》,意同微针。《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指毫针等微细针具。《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
中药注射剂
其中质量较好疗效亦可靠的有几十种,如单方注射液有丁公藤、七叶莲、人参、大黄、山豆根总碱、天花粉结晶、丹参、毛冬青、汉防己总碱、地锦草、当归、陆英、鱼腥草素、穿心莲、夏天无、莪术油、鹿茸精等;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照卫生部关于注射剂澄明度检查的规定检查,应符合规定。
-
万宝代针膏
处方:硼砂血竭轻粉各3克蟾酥1.5克麝香0.3克蜈蚣(金头者)1条脑子少许雄黄3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人蜜调和为膏。功能主治:治诸肿恶疮,肿核赤晕,已自成脓,不肯用针刺脓,此药代之。但用小针点破疮头,却上膏药,脓即自溃。如腋下有核,名暗疔疮,或有走核,可于肿处亦如前用针挑破之。
-
经皮肾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操作名称经皮肾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适应症各种原因的蛋白尿、疑及肾小球病变;用品及准备用品清洁盘,弯盘,改良Menghini型穿刺针或Trucut型穿刺针,20ml及2ml注射器各1支,硅胶管1根,钢尺、尖刀、小针芯各1枚,灭菌生理盐水,甲紫溶液,标本瓶(固定液随送检要求而异)。穿刺抽吸先在穿刺点用尖刀做一小切口。
-
剖胸肺活组织检查
手术名称:开胸肺活检术别名:剖胸肺活检术;operbiopsyofthelung分类:胸外科/有创性诊断及治疗技术ICD编码:33.2801概述: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经皮细针肺穿刺活检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近年来电视胸腔镜外科的发展,已经使开胸肺活检的手术适应证逐步减少。2.弥漫性肺疾病肺活检。8肋间放置闭式引流管,逐层关胸。
-
开胸肺活检
手术名称:开胸肺活检术别名:剖胸肺活检术;operbiopsyofthelung分类:胸外科/有创性诊断及治疗技术ICD编码:33.2801概述: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经皮细针肺穿刺活检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近年来电视胸腔镜外科的发展,已经使开胸肺活检的手术适应证逐步减少。2.弥漫性肺疾病肺活检。8肋间放置闭式引流管,逐层关胸。
-
剖胸肺活检
手术名称:开胸肺活检术别名:剖胸肺活检术;operbiopsyofthelung分类:胸外科/有创性诊断及治疗技术ICD编码:33.2801概述: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经皮细针肺穿刺活检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近年来电视胸腔镜外科的发展,已经使开胸肺活检的手术适应证逐步减少。2.弥漫性肺疾病肺活检。8肋间放置闭式引流管,逐层关胸。
-
皮内针刺法
皮内针刺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刺入并固定于穴位皮内或皮下,较长时间埋藏的治疗方法,又称“埋针法”。其作用是给皮部以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与古代“静以久留”的意义相似。皮内针是以不锈钢丝制成的小针,有颗粒型和揿钉型两种。颗粒型(麦粒型):针身长约1cm,针柄形似麦粒或呈环形,针身与针柄成一直线。
-
红花岩黄芪
原形态:红花岩黄芪半灌木,高可达1m。苞片早落;荚果扁平,2-3节,节荚斜圆形,表面有横肋纹和柔毛,中部常有l-3个极小针刺或边缘有刺毛。性味:甘;温归经:心;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的功能。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不愈合。
-
细
细①指“细脉”。②与“粗”相对。《灵枢·痈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灵枢·玉版》:“余以小针为细物也。”见“细理”条。《灵枢·寿夭刚柔》:“用棉絮一斤,细白布四丈。”
-
冰蛳散
概述:冰蛳散为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二方。处方:大田螺(去壳,日中线穿晒干)五枚,煨砒石一钱二分,冰片一分,硇砂二分。大田螺5枚(去壳,线穿晒干)白砒3.6克(面裹煨熟)冰片0.3克硇砂0.6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用时先用艾炷灸瘰疠核上七壮,灸疮起泡,以小针挑破,取药末0.03~
-
小雪人参
《*辞典》:小雪人参: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XiǎoXuěR nShēn别名:白土子(《贵州民间药物》)。原形态:山豆花,又名:白胡枝子、小叶带毛乌梢。复叶互生;无瓣花腋生,无花梗,成簇聚的头状花序。生境分布:生于山坡丛林间。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物》:滋补。治虚痨、虚肿。②《贵州草药》:健脾补虚。
-
天南星膏
方出《百一》卷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八六:组成:大天南星1两,厚黄柏半两,赤小豆1合,皂角1挺(不蛀者,烧存性)。心肺中风。制备方法:上为末,入膏拌匀,石臼中捣成膏。附注:南星膏(《医方类聚》卷一八一引《济生方》)、南星散(《准绳 疡医》卷五)、消瘤丹(《青囊秘传》)、南星醋糊剂(《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经络疗法
经络疗法是将药液注射于触摸到的阳性反应物内,再施用一定手法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经络疗法的特点:它的特点在于循摸出经穴的阳性反应物,作为治疗的依据。一般是先检查背腰部第一侧线的夹脊穴、第二侧线的背俞穴和第三侧线的经穴,再触诊胸膜部各脏腑的募穴,最后触诊四肢部的郄穴、原穴、下合穴等。
-
虫瘕
是指以虫积肠道,腹部结块,阻碍气机,聚散不定为主要表现的虫病。病因病机:寄生虫结聚肠中所致的瘕病。症状:《黄帝内经灵枢·厥病》:“肠中有虫瘕及蛟蛕,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腹痛,懊 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
-
小
《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溪。”《灵枢·刺节真邪》:“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灵枢·卫气失常》:“六岁已上为小。”⑹指小针。⑺脉象名。《素问·平人气象论》:“脉小实而坚,病在内。《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制之小也。”《素问·方盛衰论》:“视其大小,合之病能。”
-
羊筋痧
是指感受时疫秽浊之气,以病处白毛积聚如羊筋为主症的痧证。羊筋痧的症状:痧证病处白毛积聚如筋。羊筋痧的治疗:《痧症全书》卷中:“羊筋痧,腹胀,混身板痛。此二症,胸前或腰背,用小针穿皮挑出筋毛自愈。只拣疼处,看有毫毛聚起者便是。药用涤痰丸、普济消毒饮。”
-
七星针
七星针形如小锤,头上装有7枚小针,用以叩击浅刺皮肤。现在之滚刺筒,亦属此类。皮肤针外形似小锤状,针柄有硬柄和软柄两种规格。皮肤针(图出《中国针灸学词典》)皮肤针法是古代的“半刺”、“扬刺”、“毛刺”等刺法发展而来,《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记载:“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内,如拔毛状,以取皮气。”
-
南星膏
处方:牛胆南星15克人参白术山药白茯苓茯神(去木)羌活甘草(炙)各9克白僵蚕(去嘴,炒)全蝎(去毒,薄荷汤浸,炙)各9克辰砂6克(水飞,别研)麝香0.3克制法:上为细末,入辰砂、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疡科选粹》卷一:方名:南星膏组成:五倍子1两(炒),南星2两,草乌2两,黄柏2两,白及2两。
-
苍术属
中文名苍术属拼音名cangzhushu拉丁名Atractylodes中国植物志78(1):23描述AtractylodesDC.苍术属,菊科,有白术A.macrocephalaKoidz.和茅术A.lancea(Thunb.)DC.等约8种,产日本和我国,多数供药用。多年生草本,具块状根茎;叶互生,全缘或羽状分裂,边缘有小针刺;属下物种白术、苍术、朝鲜苍术、鄂西苍术、关苍术
-
绢蒿属
中文名绢蒿属拼音名juanhaoshu拉丁名Seriphidium中国植物志76(2):253属下物种白茎绢蒿、半凋萎绢蒿、半荒漠绢蒿、博洛塔绢蒿、苍绿绢蒿、草原绢蒿、大头三裂叶绢蒿、东北蛔蒿、短叶绢蒿、费尔干绢蒿、高山绢蒿、高原绢蒿、戈壁绢蒿、光叶绢蒿、蛔蒿、聚头绢蒿、卡拉套绢蒿、昆仑绢蒿、蒙青绢蒿、民勤绢蒿、球序绢蒿、三裂
-
开胸肺活检术
手术名称:开胸肺活检术别名:剖胸肺活检术;operbiopsyofthelung分类:胸外科/有创性诊断及治疗技术ICD编码:33.2801概述: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经皮细针肺穿刺活检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近年来电视胸腔镜外科的发展,已经使开胸肺活检的手术适应证逐步减少。2.弥漫性肺疾病肺活检。8肋间放置闭式引流管,逐层关胸。
-
剖胸肺活检术
手术名称:开胸肺活检术别名:剖胸肺活检术;operbiopsyofthelung分类:胸外科/有创性诊断及治疗技术ICD编码:33.2801概述: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经皮细针肺穿刺活检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近年来电视胸腔镜外科的发展,已经使开胸肺活检的手术适应证逐步减少。2.弥漫性肺疾病肺活检。8肋间放置闭式引流管,逐层关胸。
-
颌面部外伤
概述:颌面部外伤常见为颌面软组织损伤和颌面部骨折。4.如腮腺受伤,可并发涎瘘。如有血块或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应迅速清除并改变体位,必要时行紧急气管切开,解除窒息。2.在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应对局部创面进行早期处理,应认真检查伤口,仔细清创,尽量保留颌面部组织,用小针、细线仔细缝合。相关药品:破伤风抗毒素
-
开胸肺活组织检查
手术名称:开胸肺活检术别名:剖胸肺活检术;operbiopsyofthelung分类:胸外科/有创性诊断及治疗技术ICD编码:33.2801概述: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经皮细针肺穿刺活检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近年来电视胸腔镜外科的发展,已经使开胸肺活检的手术适应证逐步减少。2.弥漫性肺疾病肺活检。8肋间放置闭式引流管,逐层关胸。
-
小针解
《小针解》为《黄帝内经灵枢》的篇名。本篇是对《九针十二原》篇所讨论的有关运用小针(微针)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