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雌雄人
雌雄人①泛指两性畸形者。②指女子阴蒂过大。杨志一《生育问题》:“女子阴核过大,性欲一至亦能自举,状如阴中有角,故以角症名之。又名半阴阳,俗称雌雄人。”详见角条。
-
地道不通
地道不通指女子月经绝止,不复下行。《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王冰注:“经水绝止,是为地道不通。”
-
半阴阳
半阴阳为病名。指生殖器发育畸形的一种。杨志一《生育问题》:“女子阴核过大,性欲一至亦能自举,状如阴中有角,故以角症名之,又名半阴阳,俗称雌雄人。”2.雌雄人泛指两性畸形者。
-
先天红铅
概述:先天红铅:1.女子第一次来的月经;2.中药名。女子第一次来的月经·先天红铅:先天红铅为生理学名词。先天红铅指女子第一次来的月经。见《本草纲目》。古代有以初潮之月经,干燥后取其粉末而入药。现已不用。
-
性别深浅法
性别深浅法为针刺深浅定位方法之一。指根据患者性别的不同,男子可用浅提法候气于卫分,女子可用深插法候气于营分。
-
精气亏虚证
精气亏虚证为证候名。指精气亏乏,以形体瘦削,头晕脑鸣,身体矮小,动作迟钝,智力低下,或男子不育,精少精稀,阳痿早泄,女子不孕,经带量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梦交病
梦交病(sexualintercourseindream)为病名。是以女子常出现与异性交配的梦景为主要表现的郁病类妇科疾病。郁病是指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哽塞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
医学正印种子编
《医学正印种子编》种子专著。又名《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二卷。明·皇甫嘉撰。刊于1635年。本书分男科、女科各一卷。重点论述男子生育和女子不孕的辨证和治疗。现存四种明刻本,还有清刻本和抄本。
-
憎
憎①怕,畏恶。《素问·脏气法时论》:“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②嫌,厌恶。《素问·风论》:“嗌干善怒,时憎女子。”
-
通仙散
《本草纲目》卷二十二引《多能鄙事》:方名:通仙散组成:荞麦面3钱,大黄2钱半。主治:男子积聚,女子败血。用法用量:临卧酒调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庭孔
庭孔即廷孔。廷孔又作庭孔。指阴户。督脉联系于此。《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
三痼
三痼为病名,即带下三十六疾之三痼。又名三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何谓三痼:一曰羸瘦不生肌肤,二曰绝产乳,三曰经水闭塞。”是女子三种较为顽固的疾病。
-
胞中
胞中为人体部位名。出《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即子宫。张景岳:“胞中者,子宫是也,此男女藏精之所,皆得称为子宫,惟女子于此受孕,因名曰胞。”如是,胞中也应包括男子精囊、睾丸等。
-
有子
概述:有子:1.妊娠;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有生育的功能·有子:有子指有生育的功能。出《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室女经闭胀痛
室女经闭胀痛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由于气滞血瘀而致经闭、腹胀作痛者。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
-
室女经闭腹痛
室女经闭腹痛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由于瘀血阻滞,不通则痛,以致经闭,伴小腹坚硬有块,攻刺疼痛。治宜活血行瘀。方用通经散。
-
室女
室女指未婚女子。宋·齐仲甫《女科百问》第十三问:“室女者,乃未出闺门之女也。”
-
石困
石困为病证名。出自《竹林寺产科》:“一生经闭,名曰石困。”即石女。又名实女。指一生无月经的女子(《郑氏女科》)。
-
金铅
金铅药名。见《本草原始》。女子初潮的月经名金铅。亦名红铅。古时用以入药,现已不用。
-
嫁痛
嫁痛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指女子新婚初次性交而阴户疼痛,名曰嫁痛。
-
导
导①疏通引导。《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②逐除,即用疏导之法逐邪外出。《灵枢·水胀》:“石瘕…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之。”③教导,启发。《灵枢·逆顺肥瘦》:“以言导之,切而验之。”
-
齿更
齿更(dentaltransition)为生理学名词。是人到六、七岁时,乳牙脱落,逐渐被恒节代替的生理规律。《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
第二性征
第二性征是进入青春期,男女之间出现外生殖器以外的其他差异。男子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长胡须、喉结突出、声调较低等。女子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乳腺发达、骨盆宽大、声调较高等。男女出现第二性征,是由于性腺分泌性激素的作用引起的。
-
肾阴阳两虚证
肾阴阳两虚证为证候名。指肾的阴阳俱虚,以畏冷肢凉,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腰膝酸痛,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难孕,尺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血分热
血分热亦称血热。指热之在血分者。证见吐衄、咳咯、溺血,午后发热,女子月事先期而来,脉弦而数,法当凉血(《证治汇补》)。
-
小户
小户为病名,出自《卫生宝鉴》,指女子外阴小于正常及阴道较狭窄。
-
野合
野合①古人指绝经后再孕者。宋·薛轩《坤元是保》:“女子二七而阴道通,七七而阴道绝,绝而后育,是名野合。野合之子,率多不寿。”②古人指男女苟合。《史记·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
室女带下
室女带下病证名。见《济阴纲目》卷三。指未婚女子由于初潮不慎感受见寒,或用不洁水洗下体,或初来经血惊恐而成带下,或冲任虚寒而致带下量多者。治参带下条。
-
实女
实女生理学名词。指女子从未来月经而无明显病状者。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凡室女从幼经水未至,面色如故,饮食如常,名曰实女。”即石女。参该条。
-
溺孔
溺孔(urethralorifice、externalorificeofurethra)是指尿道外口。《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
经血妄行
经血妄行病证名。一指月经不按期不循经而行;一指逆经。陈稚泉《妇科心得》:“女子经血妄行或吐血,或唾血,或口内血腥,用四物凉膈散加生韭自然汁服之。”
-
蹻脉
蹻脉阴蹻脉和阳蹻脉的合称。《灵枢·脉度》:“蹻脉安起安止?”又“蹻脉有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指蹻脉有阴蹻、阳蹻的区别,男子以阳蹻为经,阴蹻为络;
-
江上女子
江上女子即周祐。周祐为明代女本草学家。号江上女子。江南人。生平不详。与其妹周僖用彩色绢绘有《本草图谱》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