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汗腺
皮肤中简单的单管腺。自分泌部向上延伸至表皮部分称为导管。出汗是哺乳动物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分布在腋下、乳晕、阴部及肛门周围等处的汗腺较大,称为大汗腺,其分泌物为较浓厚的乳状物,其中含有脂类物质及水。有的人大汗腺分泌功能较正常人旺盛,其腋下等处汗液产生狐臭味,即为(局限性)臭汗症或狐臭患者。
-
透明细胞汗腺瘤
疾病别名结节性汗腺瘤实体囊性汗腺瘤小汗瘤顶端螺旋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透明细胞汗腺瘤为起源于汗腺的肿瘤,亦称结节性汗腺瘤、实体囊性汗腺瘤或小汗瘤顶端螺旋瘤。此瘤过去曾称为透明细胞肌上皮瘤,现也称为结节性汗腺瘤、透明细胞型外泌汗腺腺瘤、实体-囊性汗腺瘤或汗腺末端螺旋瘤及汗孔汗管瘤。生长缓慢。
-
汗腺痣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重要病理改变:真皮深层及皮下可见明显增生的大、小汗腺腺体及其导管。病理鉴别诊断:汗腺瘤:可见瘤细胞融合性生长。多数与血管瘤并发。大汗腺痣好发于头皮、腋窝和胸部,小汗腺痣好发于四肢末端,2.皮损为单个、小的结节斑块或多发性坚实的丘疹,小汗腺痣可伴有明显的多汗症。
-
汗腺螺旋腺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是来源于汗腺的良性肿瘤。偶见大结节排列成线状或小结节排列成带状疱疹样。乙酰胆碱可引起严重疼痛,但如预先注射阿托晶或后来注射此药均可抵消前者的作用而不发生疼痛。但麻黄素不能引起疼痛,证明此种肿瘤并非来源于肌上皮细胞。间质偶有淋巴水肿,毛细血管高度扩张。
-
机体的散热
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大部分体热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向外环境散发,一小部分通过肺、肾、消化道等途径,随呼吸、尿及粪便散发到体外。400ml,不显汗与汗腺活动无关。人体受到温热性刺激时,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纤维使全身大部分汗腺分泌,称为温热性出汗,对体温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
机体散热
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大部分体热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向外环境散发,一小部分通过肺、肾、消化道等途径,随呼吸、尿及粪便散发到体外。400ml,不显汗与汗腺活动无关。人体受到温热性刺激时,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纤维使全身大部分汗腺分泌,称为温热性出汗,对体温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
大汗腺
大汗腺指人的顶浆分泌的汗腺。形态与小汗腺相似,分泌物虽然与各大汗腺有所不同,但是都与汗无关。有腋腺(glandulaeaxillares)、耳垢腺(glandulaeceruminosae)、乳晕腺(glandulaeareolares)、肛周腺(glandulaecircumanales)、睫毛腺(glandulaeciliares)、鼻翼汗腺(glandulaesuboriferaenasales)等。
-
汗腺腺癌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汗腺癌相当少见。5.组织病理肿瘤位于真皮内,呈浸润性生长,界限不清。组织学形态变异较大,较多见的为未分化的实体瘤细胞索或团块,尚有分化较好的管状、腺状结构。6.鉴别诊断应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转移癌等鉴别。PAS染色有助于区别富于细胞性的汗腺腺癌与转移性腺癌。
-
出汗
人的汗腺最发达,人的出汗可分为两种:(1)温热性出汗(thermalsweating),是由外界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全身其他皮肤都可出汗。(2)精神性发汗(mentalsweating),是由精神兴奋或痛觉刺激等原因所引起,发汗主要见于手掌、足趾和腋窝3个部位。汗腺的分泌神经是交感神经,是胆碱能神经纤维。
-
毛果芸香碱出汗试验
概述:毛果芸香碱试验是发汗试验的方法之一。通过给一定量的毛果芸香碱后,刺激脊髓侧角细胞、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纤维兴奋,观察皮肤出汗情况。毛果芸香碱出汗试验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皮肤呈深蓝色,而无明显汗液为试验阳性,提示泌汗较多;需要检查的人群:麻风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皮肤损害、无汗症等病人。
-
有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有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是以甲营养不良、毛发缺陷和掌跖角化为特征的遗传性综合征。诊断:1.出汗功能正常,主要为角化障碍,其毛发、甲及牙齿发育不良,掌跖呈弥漫性角化。2.组织病理示头皮内毛囊及皮脂腺稀少,仅残留少数毛发,汗腺无异常。疾病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汗腺汗囊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又称汗腺囊腺瘤及汗管扩张症,系外泌汗腺真皮内导管因分泌物过多受压扩张而致。本病与汗管瘤不同,囊性特征更明显,其中含有透明液体,而且到冷环境后可消退,同时组织学上两者表现也不同。其它需要鉴别的有囊性腺样上皮瘤、多发性脂囊瘤以及顶泌汗腺汗囊瘤。
-
乳头状汗腺腺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为大汗腺的肿瘤,仅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发生在大阴唇、肛门和会阴部,偶见乳头。一般为单个球形结节,直径0.1~1.0cm,表面光滑,偶可推动、坚实、柔软或呈囊肿样,可溃疡似化脓性肉芽肿,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肿瘤,有完整包膜,内有管状或囊状空腔,腔内有许多乳头状突起。
-
粘液性汗腺癌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重要病理改变:(1)间质有明显的粘液灶,彼此相互融合或由硬化的胶原隔开;病理鉴别诊断:粘液样黑素瘤间质区由梭形基质细胞组成,散在分布,粘膜粘液基质区对粘蛋白卡红及PAS-D染色阴性。(3)好发于头面部,尤其是眼睑;诊断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需与转移性粘液腺癌进行鉴别。
-
管状顶泌汗腺腺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极罕见,常发生于头皮,肿瘤呈结节状,境界清楚,大多数表面光滑,大小一般不超过2cm,个别可达7cm×4cm。外层细胞为立方形或扁平状,而近管腔的细胞呈柱状。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2)乳头状外泌汗腺腺瘤类似于管状顶泌汗腺腺瘤,但向外泌汗腺分化,不见顶质分泌。
-
体气
体气病证名。人体局部汗腺分泌一种有特异气味之病证。该证多因遗传或湿热内郁所致。所发多见于腋窝,其他如脐窝、外阴、肛围、腹股沟或乳晕等处亦有所见。证见局部之汗腺分泌物带有特有之汗臭味,或如狐臭,严重者可在较远处即可闻知。治宜常以五香散(《外科正宗》方)擦之,或用枯矾粉干扑,或密陀僧散加枯矾粉外扑。
-
毛囊漏斗部肿瘤
疾病别名又称漏斗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毛囊漏斗部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见,皮损多发生在面颊部,其次为颈部,皮损多为直径5mm~肿瘤团块周边有嗜碱性小基底样细胞,呈栅状排列,中央为略大的外毛根鞘细胞,胞质因含糖原而呈苍白或透明状,PAS染色阳性。
-
侵袭性指(趾)乳头状腺瘤
疾病名称:侵袭性指(趾)乳头状腺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侵袭性指(趾)乳头状腺瘤发生于成人,平均44岁。症状体征:皮损好发于指、趾邻近掌跖皮肤,肿瘤倾向于向深部组织浸润,约1/3可复发,复发病例中40%发生局部淋巴结或肺部转移。在腺瘤区瘤细胞较多且呈多形性,核分裂象多见,而腺体结构则不明显。
-
粘蛋白性汗管化生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是1974年Kwittken报告,皮损单发,疣状或斑块状,主要在足跖部出现类似跖疣样损害,压之可见粘液溢出。部分汗管衬有富有粘蛋白的杯状细胞。此外,其下方的汗腺腺体也可有粘蛋白性化生。诊断检查:足跖疣样损害,病理切片可见鳞状上皮下陷、汗管上皮粘蛋白性化生即可确诊。
-
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发展形成的囊肿:后者也可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皮样囊肿囊壁较厚,有皮肤及皮肤附件(如汗腺、毛囊等)组成,囊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腺、汗腺和毛发等结构。2.生长缓慢。2.检查为较深在界限清楚的肿块,扪有面团感;
-
皮电反应
皮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
顶泌汗腺囊腺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顶泌汁腺囊腺瘤最常见于面部及头皮,也可见于耳郭、胸部及肩部。肿瘤表面光滑,呈囊性硬度。生长缓慢,可并发皮脂腺痣。本病系顶泌汗腺囊性腺瘤状增生,并非顶泌汗腺的潴留性囊肿。鉴别诊断包括顶泌汗腺囊腺瘤、色痣(即痣细胞痣)、蓝痣、恶黑、色素性基底细胞瘤、脂溢性角化病等。
-
体温调节的效应器
体温调节的效应器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的调定点确定后,它就发出传出信号,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在此温度上达到平衡。当温度略有降低,低于调定点,则使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腺停止分泌,骨骼肌紧张度增加以致出现寒战等反应,甲状腺素的分泌也增加,代谢提高,产热增加,使体温回到正常调定点水平。
-
先天缺牙
先天缺牙(Congenitallymissingtooth)是牙胚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异常而少形成一个或多个牙。Dolder等报道牙缺失最多者依次为下颌第二前磨牙、上颌侧切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切牙。外胚叶发育不全的患者有多数牙先天缺失,并伴有毛发稀少、皮脂腺与汗腺分泌减少,指甲发育不全等。矫治先天缺牙与恒牙早失的处理类似。
-
鼻阈
概述:鼻阈(nasallimen)位于鼻腔(nasalcavity),为鼻前庭上方的弧形隆起,是皮肤和黏膜的交界处。鼻阈鼻前庭由皮肤覆盖,鼻前庭富有皮脂腺和汗腺生有鼻毛,有滤过和净化空气的功能。鼻腔内衬黏膜并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向前借鼻孔(nostril)通外界,向后借鼻后孔(choanae)通鼻咽部。
-
腋窝
腋窝人体部位名。又称腋积,俗称胳肢窝。其皮下有丰富的汗腺、脂肪组织,底部有重要的神经、血管通过,还有淋巴结群。为手三阴及足少阳经脉所过之处。
-
皮肤电反应仪
皮肤电反应仪就是以此来测定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情绪反应。传统的测量方法以电阻为定量单位,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惠斯通电桥,使用时可以调节有刻度的电阻器到零点,来抵消未知的(即被试的基线)电阻,然后从电阻器的刻度上读出被试的电阻;
-
缓激肽
概述:缓激肽缓激肽是一种九肽。当腺体(唾液腺、汗腺、胰腺等)活动时产生出一种酶,作用于其周围组织液中的a2球蛋白(激肽原,kininogen),使其变为激肽。这种物质多出现于腺体附近,对局部的小动脉有强的舒张作用,但对全身血压无大影响。
-
小儿腋气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腋气者,血气不荣,腋下有孔,一如毛孔而稍大,臭秽之气,从其中出…其症腋下汗腺有特殊臭气,其他如乳晕、脐部、外阴、肛周亦可发生,大部分患儿同时伴有油耳症状。治用密佗僧研末加冰片外涂,或用龙眼核十二枚和胡椒五十四枚研末外扑。又名狐臭、胡臭。多由湿热内郁或遗传所致。
-
外分泌腺
外分泌腺是进行外分泌的腺体,一般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由腺上皮包围起来的腺体和排泄分泌物的导管即排泄管,所以也称为导管腺。按不同的观点,有以下几种分类:(1)按构成腺体的腺细胞数,分为单细胞腺与多细胞腺。但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在漏出分泌腺中,也有大量分泌物和与细胞质分离者,所以很难明确地加以区别。
-
具脂肪瘤样痣的皱折皮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该病表现为新生儿出现泛发性的皮肤皱折,到儿童期可逐渐消退。病变处真皮变薄,真皮胶原纤维呈粗间隔状延伸至其下方的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增多伸入真皮下部,呈小叶状,汗腺则位于脂肪小叶内。治疗方案:本病因可自然消退,故不需治疗。
-
喘呼吸
喘呼吸为汗腺不发达的鸟类和犬等所表现的浅而快的呼吸。通过这种形式的呼吸,可促进由呼吸道蒸发水分以代替发汗,从而参与体温调节。
-
神经—皮脂腺说
“神经—皮脂腺说”为皮肤低电阻点的本质假说之一,认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某些穴位皮脂腺和汗腺开口增大是穴位皮肤电阻低下、导电量增高的主要原因。
-
外阴及阴道良性肿瘤
疾病分类:肿瘤科,妇产科疾病概述:外阴良性肿瘤种类有乳头瘤、纤维瘤、汗腺瘤等,其它还有神经纤维瘤、淋巴管瘤和血管瘤等。至于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也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来最后确定。阴道良性肿瘤有乳头状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2.对实性、较大、有不适症状或对功能有影响者应手术切除。
-
导管状顶泌汗腺腺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导管状顶泌汁腺腺瘤极罕见,好发于顶泌汗腺分布区,例如肛周和腋窝,也见于体表其它部位,肿瘤表现为结节。腔细胞形成乳头状突起伸人管腔内,有时很明显,类似于顶泌汗腺癌。相关出处:《内科学第五版》、《外科学第五版》、《儿科学第六版》、《内科学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