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小儿心腹痛
小儿心腹痛为病证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谓其病因是:“由脏腑虚而寒冷之气所干,邪气与脏气相搏,上下冲击,上则为心痛,下则为腹痛,上下俱作,心、腹皆痛。”但亦有由于邪热结聚、腑实不通而致之实热证,证见脘腹胀痛拒按,脉实、舌红苔黄燥或焦黑,治以通下腑实,用承气汤类。针刺取太冲、公孙、足三里等穴。
-
宽中汤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宽中汤:处方:枳壳、当归、赤茯苓、生地黄、甘草、赤芍。功能主治:痘疮,误服温燥,阳盛阴虚,津竭便结。功能主治:腹中挛急,大便燥结。摘录:《续名家方选》《万氏家抄方》卷二:方名:宽中汤组成:青皮1钱,厚朴1钱,陈皮1钱,香附1钱5分,白豆蔻7分,丁香7分,砂仁7分,木香5分。
-
参香丸
《绛囊撮要》:参香丸:处方:苦参6钱,木香4钱(忌火),甘草5钱。白痢,姜汤送下;红白痢,米汤送下;噤口痢,砂仁莲肉汤送下;水泻,猪苓泽泻汤送下。功能主治:小儿心腹痛,并肠冷,便青,腹急痛。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朱氏集验方》卷七:方名:参香丸组成:辰砂、人参、乳香各等分。制备方法:上用乌梅肉为丸。
-
小儿心痛
小儿心痛为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上腹胃脘部疼痛。吮乳口气冷者,为冷痛,治宜温脘利气为主,参见小儿心腹痛条;吮乳口气热者,为热痛,用金铃子散。亦可针刺内关,灸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