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客忤
《千金要方》名少小客忤,又称中客忤、中客、中人。由于小儿神气未定,如骤见生人、突闻异声、突见异物,而引起惊吓啼哭,甚或面色变异,兼之风痰相搏,影响脾胃,以致受纳运化失调,引起吐泻、腹痛,反侧瘈疭,状似惊痫。治宜安神定志,用《丹台玉案》安魂汤(炒枣仁、茯神、远志、当归、胆星、灯心)加减;
-
客忤似痫
客忤似痫病证名。见《幼科发挥》。急惊风类证之一。指小儿客忤,口吐青、黄、白沫,水谷挟杂,面色变易,喘息腹痛,反侧瘈疭,状如惊痫,眼不上窜。治宜镇惊安神,方同客忤条。
-
雄麝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方名:雄麝散组成:蛇蜕皮4两(于熨斗内烧留性),雄黄1两(别研),血竭2钱(别研),麝香2钱(别研)。《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张涣方:方名:雄麝散组成:雄黄(水磨)1两,麝香(细研)1两,羚羊角(屑)1两,赤芍药1两,败鼓皮(炙)1两,马兜铃根半两,荠苨半两,鬼臼半两。主治:蛊毒。
-
蚯蚓丸
《普济方》卷三六一:方名:蚯蚓丸组成:淡豉、灶中土、蚯蚓粪。主治:小儿客忤。用法用量:摩儿囟上及手足心,并脐上下各7次。制备方法:用醋措为丸,如鸡子大。《永乐大典 医药集》卷九十八引《大方》:方名:蚯蚓丸组成:蚯蚓1条(活者,去泥尽,入腻粉少许)。主治:慢惊风。用法用量:每服3丸,薄荷汤送下。
-
摩药
《医述》卷十四:方名:摩药组成:豆豉数合。主治:小儿客忤。用法用量:水拌令湿,捣熟,丸如鸡子大。先摩儿囟顶、足心各5-6遍;再摩心口及脐。摩之食顷,破视丸中有细毛为验,掷丸道中,痛即止。
-
麝香乳
《卫生总微》卷十五:方名:麝香乳别名:麝香饮组成:麝香少许。主治:小儿客忤,项强欲死。用法用量:用乳汁调抹小儿口中,如大豆许。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麝香饮(《普济方》卷四○一)。
-
麝香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方名:麝香汤组成:麝香(别研,每汤成旋下)、木香1两(锉),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35枚,吴茱萸(水浸1宿,炒干)1两,槟榔(煨)3枚。《圣济总录》卷一七七:方名:麝香汤组成:半夏(汤洗10遍,生姜汁炙)1两,黄耆1两,甘草(炒)半两,干姜(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
二物烧发散
处方:人囟上发10茎,儿衣带少许。功能主治:小儿客忤,少小见人来,卒不佳,昏迷,腹中作声者。用法用量:合烧灰,研细末。和乳饮儿。摘录:《千金》卷五
-
手摩丸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卫生鸿宝》卷三:组成:豉数合。主治:小儿客忤,吐下青黄赤白汁,腹中痛,及反倒偃侧,喘似痫状,但目不上插、少睡耳,中寒腹中痛。用法用量:水拌令湿,捣熟,丸如鸡子大。再以丸摩儿心及脐,上下行转摩之。
-
睡惊丸
《幼幼新书》卷九引《庄氏家传》:方名:睡惊丸组成:水银(砂子)1钱,朱砂(水飞)1钱,牛黄(研)1钱,雄黄(研)1钱,麝香(研)1钱,脑子(研)1钱,芦荟(研)1钱,轻粉(研)1钱,天麻(末)1钱,螺青1钱,天南星(末)半钱,天竺黄(末)3钱,川大黄(末)3钱,石脑油少许。
-
安神犀角丸
处方犀角(镑)半两,车前子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半两,雄黄(研)1两。制法上为末;取桃白皮10两、桃符10两,水3升,煎1升,去滓,煎成膏,和前药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客忤。用法用量每服3丸,桃柳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
狗齿
《*辞典》:狗齿:出处:《别录》拼音名:GǒuChǐ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牙齿。1.05%,磷酸根38.94~牙齿所含成分,因其种类(如门齿、臼齿等)、部位(如外层、内层等)之不同,而有差异。功能主治:治癫痫,发背。①《别录》:主癫痫寒热,卒风痱。②《日华子本草》:理小儿客忤,烧入用。③《医学入门》:主癫痫,痘疹。
-
墨
痈肿发背。(《梅师集验方》)③治天行毒病鼻衄,是热毒,血下数升者:好松烟墨捣之,以鸡子白和丸,丸如梧桐子大,水下,一服十丸,并无所忌。(《僧深集方》)④治崩中、漏下青黄赤白:好墨末一钱匕,服。(《千金方》)各家论述:①《本经逢原》:墨,止吐衄血逆上行,或生藕汁,或莱菔汁,或鲜地黄自然汁磨服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