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楂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山楂的功效及主治: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能,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所含黄酮、皂苷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兔心冠脉流量。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
-
金糕
概述:金糕又名京糕、山楂糕,它以山楂为主料,佐以白砂糖、桂花精制而成。2.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4.山楂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
-
家制山楂糕
家制山楂糕原料配方山楂1000克白糖800克琼脂3克冷水3升家制山楂糕制作方法1.将九成熟的山楂洗净、去核。3.将山楂、浸软的琼脂和冷水一同放入锅内,置于大火上煮至山楂烂、琼脂溶化。家制山楂糕产品特点素有“色如胭脂甜似蜜,解酸消食有兼功”之美誉,并具有降压醒脑、软化血管等功效,特别适宜老人、儿童食用。
-
山楂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anzhaWan标准编号WS3-B-1686-94本品为山楂制成的丸剂。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大蜜丸;2.不适用于溃疡、泛酸、胃脘烧灼感者。《医门八法》卷二:方名:山楂丸组成:东山楂2两,香附1两,陈皮5钱,砂仁5钱,枳壳5钱,莱菔子5钱,法夏5钱,云皮5钱,白芍5钱,神曲5钱,连翘5钱,川朴5钱,麦芽5钱,三棱5钱。
-
山楂羹
概述:山楂羹以山楂、茯苓、山药、白糖为主要原料,具有健脾止泻,消食开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消化不良者。做法:将山楂洗净,去核取肉。可以消食导滞,尤其对肉类食物或油腻太过所致的食滞有良效。茯苓性子,味甘而淡,是健脾利水、养心安神的良药,在此羹中主要取其健脾的作用。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山楂降压丸
360g夏枯草45g菊花60g小蓟60g泽泻(盐制)45g决明子(炒)60g制法:以上六味,除山楂外,其余夏枯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2)取本品1丸,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加10%亚硝酸钠溶液2滴,10%硝酸铝溶液2滴与氢氧化钠试液2ml,显红色?
-
山楂属
中文名山楂属拼音名shanzhashu拉丁名Crataegus中国植物志36:186描述CrataegusL.山楂属,蔷薇科,约1000种,分布于北温带,北美最盛,我国约有17种,各省均产之,其中山渣C.pinnatifidaBunge北部常见栽培,果供鲜食或作蜜饯。叶互生,单叶,通常分裂,稀不裂,有托叶;子房下位,1-5室,有中轴胎座,每室有发育的胚珠1颗;
-
山楂茶
概述:山楂茶以茶叶、鲜山楂为主要原料,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原料:茶叶5克,鲜山楂50克。用法:将山楂洗净,捣烂,放入沙锅加水煎煮,用煎液冲泡茶叶,闷泡二三分钟即可饮用。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野山楂
拼音名:YěShānZhā英文名:NipponHawthornFruit别名:南山楂、小叶山楂、红果子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cuneatsSieb.EtZucc.的果实。2cm,宿萼较大,反折。化学成份:含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咖啡酸、山楂酸(crataegolicacid)、齐菊果酸、槲皮素、金丝桃甙(hyperin)、表儿茶精(epicatechin)等。
-
山楂饼
山楂饼原料配方鲜山楂5千克绵白糖5千克玫瑰酱200克山楂饼制作方法1.把山楂洗净、煮烂以后,捞在盆里捣成泥。2.将白糖加500克水与玫瑰酱放在锅中同煮,待白糖完全溶化后,把山渣浓汁倒入,边倒边搅,用慢火熬煮至十分浓稠时取出冷却。山楂饼产品特点色泽鲜红透亮,甜酸适度,柔软润滑,营养丰富,开胃化食,老幼皆宜。
-
复方淀粉酶口服液
复方淀粉酶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化学药品药品名称:复方淀粉酶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10毫升含枯草杆菌液化型α-淀粉酶270单位、泛酸钙1毫克、烟酰胺1毫克、维生素B10.1毫克、山楂流浸膏(相当于山楂30毫克)。饭后服用。维生素B1参与体内辅酶形成,是碳水化合物代谢时所必需。
-
降压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gyaPian标准编号:WS3-B-0760-91处方:黄芩200g决明子150g山楂150g槲寄生300g臭梧桐叶150g桑白皮100g地龙100g制法:以上七味,黄芩、臭梧桐叶粉碎成细粉;性状:本品为棕色的片;桑白皮、地龙制粗粉,照渗漉法分别用40%乙醇作溶媒,浸渍24小时后,开始渗漉,渗漉液蒸发至稠膏状。
-
山楂子散
处方:山楂(净肉)制法:上一味,为末。功能主治:治便血,肠风,用寒药热药及补脾药俱不效者。用法用量:艾汤调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类证治裁》卷七:方名:山楂子散组成:楂肉(炒,研)。加减:血鲜者,加山栀、槐花。
-
山楂荷叶饮
处方:山楂15克荷叶12克制法:将山楂、荷叶水煎代茶。功能主治:活血化淤,消导通滞。适用于高血压兼有高脂血症患者。用法用量:代茶饮,不拘时。摘录:《民间方》
-
镇心降压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henxinJiangyapian标准编号:WS3-B-1065-91处方:梧桐叶浸膏120g山楂稠膏50g僵蚕30g珍珠3g制法:以上四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僵蚕、梧桐叶浸膏粉碎成细粉,将上述粉末混匀,加入山楂稠膏,拌匀,烘干,制成颗粒,加1%硬脂酸镁适量,拌匀,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6片,一日3次。
-
山楂饮
《临证医案医方》:方名:山楂饮组成:山楂120-150g,糖等量(红痢用红糖,白痢用白糖,红白痢用红白糖各等分)。《产科发蒙》卷二:方名:山楂饮组成:山楂子(上)、半夏(上)、茯苓(上)、木香(中)、枳壳(中)、陈皮(中)、杏仁(上)、细辛(中)、甘草(下)。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5片,水煎,温服。
-
山楂糕
山楂糕原料配方(100千克成品)鲜红山楂40千克水20千克白砂糖40千克白矾0.8千克防腐剂80克山楂糕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选用成熟度较低的鲜红果,以保留较多的果胶物质。15分钟,然后放在打酱机内磨成红果酱。为了保持红色,可按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每100千克成品加胭脂红食用色素2~
-
木香大安丸
治小儿食滞,头温腹热,大便酸臭,嗳气恶食,烦不安眠,口干作渴。每服3克,陈仓米煎汤送下。摘录:《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痘疹心法》卷二十三方之木香大安丸:组成:木香2钱,黄连3钱,陈皮3钱,白术3钱,山楂肉1钱半,莱菔子(炒)1钱半,枳实1钱半,连翘1钱半,神曲(炒)1钱半,麦蘖(炒)1钱半,砂仁1钱半。
-
山楂益母草汤
处方:山楂6~9克益母草当归各6克川芎陈皮(去白)各3克香附(酒炒)1.8克干姜(炒黑)0.9克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儿枕血痛。摘录:《会约医镜》卷十五《会约》卷十五:方名:山楂益母草汤组成:山楂2-3钱,益母草2钱,当归2钱,川芎1钱,陈皮(去白)1钱,香附(酒炒)6分,干姜(炒黑)3分。
-
实浆散
《种痘新书》卷七:方名:实浆散组成:人参1钱,黄耆2钱,白术2钱,淮山1钱,当归7分,川芎4分,白芷8分,肉桂7分,川甲3分,山楂8分,陈皮4分,鹿茸1钱。功效:补气健胃。主治:痘皮薄浆清者。甚者用人参煎汤调服。主治:气血不能运化毒气,痘虽光亮,全无血色,明若玻璃,略按即破,内俱清水,而或出血,总无脓浆。
-
溃坚汤
《万病回春》卷三:溃坚汤:处方:当归白术(去芦)半夏(姜汁炒)陈皮枳实(麸炒)山楂肉香附厚朴(姜汁炒)砂仁木香各等分制法:上锉一剂。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磨木香调服。右胁有块,加青皮;痰块,加海石、瓜蒌、枳实、山楂;饱胀,加萝卜子、槟榔,去白术;主治:五积六聚,诸般癥瘕、痃癖、血块。
-
消毒活血汤
《痘科金镜赋》卷六:方名:消毒活血汤组成:当归、白芍、连翘、生地、黄芩、黄连、牛蒡、桔梗、山楂、木通、紫草茸、前胡、甘草。主治:痘色红紫干枯,黑陷,紫陷。加减:如烦渴,去参、耆,加酒炒麦冬、花粉。
-
小保和丸
概述:小保和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医方集解》方之小保和丸:处方:山楂、炒神曲、茯苓、陈皮、白术、白芍药。功能主治:《医方集解》方之小保和丸功在助脾进食,治食积停滞,脘腹痞满,恶食嗳腐等症。制备方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服。用法用量:口服
-
养老膏
《集验良方》卷二:方名:养老膏组成:建莲肉(去心,研末)、芡实肉(去壳,研末)、薏米粉(蒸熟,研末)、甜梨、大山楂、甜藕各等分(各熬膏)。功效:润燥清火,滋阴健脾,补益老人。制备方法:先将梨、藕、山楂蒸熟,用麻布滤去滓,熬成膏,调莲肉3味细末为膏,酌量加白砂糖拌匀,晾干,收贮食之。
-
猪肚朴脾丸
《摄生众妙方》卷五:方名:猪肚朴脾丸组成:山楂4两,当归4两,白术6两,橘红1两5钱,人参3两,山药2两。功效:补脾。用法用量:白沸汤送下,不拘时候。加减:胸膈饱满,只用人参1两,多用山楂6两。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猪肚内烂煮,为丸。
-
回春丸
《摄生众妙方》卷七:回春丸:别名:八味茴香丸(《医学入门》卷七)、茴香丸(《仁术便览》卷三)。处方:茯苓30克白术30克山楂子30克(炒)枳实24克八角茴香30克(炒)茱萸30克(炒)橘核90克(炒)荔枝核30克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丸,每丸重4.5克。功能主治:治疝气。功效:舒肝顺气,温中散寒。
-
宽中透毒饮
《金鉴》卷五十六:宽中透毒饮:处方:葛根、桔梗、前胡、青皮、厚朴(姜炒)、枳壳(麸炒)、山楂、麦芽(炒)、蝉蜕、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黄连、荆芥穗、甘草(生)。功能主治:痘欲出,发热呕吐烦渴,大便酸臭。若大便秘,小便赤涩,腹热闷痛,加大黄、木通通利之。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分,水煎服。
-
三叶海棠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海棠的果实。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3-7.5cm,宽2-4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常3,稀5浅裂,下面沿中肋及侧脉有短柔毛。苞片线状披针形,早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2000m的山坡杂木林或灌木丛中。性味:酸;
-
宽中养胃汤
《万病回春》卷三:宽中养胃汤:处方:苍术(炒)1.2克香附2.1克枳壳(麸炒)1.5克厚朴(姜炒)1.5克山楂0.9克藿香1.5克陈皮3克砂仁0.9克(研细)神曲(炒)1.2克槟榔0.9克麦芽(炒)1.2克青皮(去瓤)0.9克枳实(麸炒)1.2克半夏茯苓各1.5克甘草(炙)0.9克制法:上锉一剂。治气滞湿阻,胸膈胀满,饮食减少。
-
化漏汤
概述:化漏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用法用量:水煎服。功能主治:《疡医大全》卷三十九方之化漏汤主治饮食中毒。《辨证录》卷十方之化漏汤:处方:山楂3钱,生甘草5钱,大黄3钱,厚朴3钱,白芷2钱,麦芽2钱。主食漏脯充饥,致胸膈饱满,上吐下泻,大肠如刀割疼痛,泻不可止。
-
苏梗饮
《简明医彀》卷七:组成:苏梗5钱,山楂2钱,芍药2钱,茯苓1钱2分,黄连(盐酒炒)1钱半,木瓜1钱半,橘红1钱。主治:妊娠血热气逆,呕哕异常,汤药难进。用法用量:水煎,徐徐热服。加减:未止,去苏梗、山楂、芍药、茯苓、黄连,加麦冬1钱、人参1钱、竹茹1钱,枇杷叶3片,真藿香5分,即安。
-
疏通饮
处方:青皮官桂木香各3克当归香附红花山楂桃仁各6克功能主治:治因暴怒伤肝,以致经闭者。用法用量:上药加酒,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丹台玉案》卷五《玉案》卷五:方名:疏通饮组成:青皮1钱,官桂1钱,木香1钱,当归2钱,香附2钱,红花2钱,山楂2钱,桃仁2钱。用法用量:酒煎,空心服。
-
果丹皮
果丹皮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原理处理→软化制浆→刮片烘干→揭起整理→包装→成品果丹皮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选用含糖量、含酸量和含果胶物质较多的水果作原料,如苹果、桃、杏、山楂等均可,但以新鲜山楂较为理想,一些残次果及果品加工厂生产罐头、果脯的下脚料也可利用,但一定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
清热和胃丸
处方:川连(生)15克栀子(生)15克竹茹15克麦冬(去心)15克连翘(去心)12克山楂30克神曲(炒)30克麦芽(炒)30克陈皮12克枳实(麸炒)15克大黄15克甘草(生)9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功能主治:清热和胃,消食导滞。治小儿食痫。面黄腹满,吐利酸臭,时时发搐。
-
降脂宁颗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gzhiningKeli标准编号:WS3-B-2549-97处方:山楂(去核)500g制何首乌25g决明子25g荷叶75g制法:以上四味,决明子、山楂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2)取本品5g,加10%氢氧化钠溶液10ml,煮沸10分钟,加盐酸使呈酸性,再加等量乙醚,振摇,醚层显黄色。
-
滨州芝麻酥糖
芝麻酥糖是山东滨州市的传统产品,享誉省外,已有70多年的悠久历史,该产品是滨城常云銮祖孙三代的家传绝技,有一整套的生产工艺方式,大体分为6步工作法。滨州芝麻酥糖原料配方白砂糖500克白芝麻1.5公斤麻油50克明矾5克饴糖50克糖桂花糖山楂香料味精少许。分成40小块,用食指从每小块中心穿一个孔。
-
小续命饮
概述:小续命饮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伤科秘要》方之小续命饮:处方:当归(酒炒)、通草各一钱,乌药、炒麦芽、香附(童便炒)、炙鳖甲、山楂肉各二钱,苏木、红曲各一钱半,红花、甘草各五分,牡丹皮八分。用法用量:水、酒煎服。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方》之小续命饮主治伤两胁,稍喘气大痛,睡如刀刺。
-
安康颗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AnkangKeli标准编号:WS3-B-2888-98处方:红参44g银耳112g当归112g山药112g猪脊髓112g鹿茸5.6g山楂56g制法:以上七味,鹿茸加水煎煮3小时后,加入红参、当归、山药、山楂,继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检查: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C)。
-
秘传解肌理中汤
《松崖医径》卷下:方名:秘传解肌理中汤组成:白术1钱,山楂肉1钱,白芍药(炒)1钱,黄连(炒)7分,枳实(麦麸炒)7分,川芎7分,香附子(炒)7分,升麻7分,干葛1钱2分,生甘草3分,炙甘草3分。加减:积去后,潮热未除,减山楂、枳实、香附、川芎,加人参、黄耆、陈皮、石膏各5分,薄荷2分,白术3分;
-
心舒宝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nshubaoPian标准编号:WS3-B-2667-97处方:丹参200g白芍2000g刺五加1000g郁金300g山楂2000g制法:以上五味,取白芍330g粉碎成细粉,备用;鉴别:(1)取本品1片,研细,加水10ml,充分振摇,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墨绿色。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益气止痛。福建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什锦果酱
什锦果酱原料配方一、砂糖(配成75%糖液备用)50千克苹果浆(10%)46千克桔子浆(8%)10千克山楂汁(5%)5千克柠檬酸(先配成溶液备用)40克胭脂红(配成5~(3)山楂:鲜山楂经清洗后,按果实1千克加水3千克,在夹层锅中加热,保持微沸至汁液浓度达5%时,即可出锅滤出汁备用。玻璃罐净重630克,什锦果酱630克。
-
小儿健身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erJianshenPian标准编号:WS3-B-3754-98处方:人参白术(麸炒)胡黄连使君子(去壳)山楂神曲(炒)麦芽(炒)茯苓芦荟甘草黄连制法:以上十一味,人参、白术、胡黄连、芦荟、黄连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将上述渗漉液、水煮液、温浸液合并浓缩成膏。功能与主治:健胃消食,强身益气。周岁以内酌减。
-
升阳散火方
《医部全录》卷四二一引《医贯》:组成:山楂5分,黄芩4分,甘草2分,干葛2分,柴胡2分,陈皮2分,黄连3分,芍药3分,防风3分,连翘3分,当归尾3分,蔓荆子3分。功效:升阳,散火,消滞。用法用量:水1钟,加生姜1片,煎6分,食远服。如饮食过伤,山楂倍用。
-
复方罗布麻冲剂
罗布麻叶、菊花加水热浸(80~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50测)的清膏。(2)取本品60g,研细,加醋酸乙酯10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水洗2次每次15ml,醋酸乙酯层加无水硫酸钠5g脱水,取醋酸乙酯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心悸,失眠等症。
-
玉液至宝丹
《痘疹仁端录》卷五:组成:桔梗3分,前胡3分,山楂3分,木香3分,茯神3分,红花3分,青皮3分,通草3分,牛蒡子3分,糯米1撮,灯心7根。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仁端录》:桔梗利咽喉,载气血上行,为舟揖之剂;茯神安神养心血;青皮能清脏腑,免后生痰,3帖后换陈皮,通草能通关节,3帖后换木通,小便清不必换。
-
平胃保和汤
《嵩崖尊生》卷九:组成:苍术1钱,厚朴1钱,枳实1钱,陈皮1钱,莱菔1钱,山楂1钱,香附1钱,炙草5分。主治:食积,心痛如有物不得下。《症因脉治》卷一:组成:苍术、厚朴、广皮、甘草、莱菔子、山楂、麦芽、神曲、连翘。主治:头痛,食积作痛者。
-
胆囊息肉样病变
疾病分类:肝胆外科疾病概述:胆囊息肉又称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是向胆囊内突出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总称,一般分为两大类:1.肿瘤性息肉样病变:包括腺瘤和腺癌。此外,如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均属罕见。3、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
胃炎宁冲剂
68g木香(煨)136g细辛68g肉桂68g赤小豆136g鸡内金34g甘草(蜜炙)204g山楂900g乌梅204g薏苡仁(炒)204g制法:以上十味,鸡内金、薏苡仁粉碎成细粉,檀香、木香、细辛、肉桂提取挥发油后,加入赤小豆、乌梅、山楂、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
-
调经饮
《会约医镜》卷十四:调经饮:处方:当归9克淮牛膝6克香附(酒炒)3克元胡(炒)3克山楂4.5克茯苓4.5克陈皮(去白)2克功能主治:理气解郁,活血调经。主妇女气逆血滞,经期腹痛。摘录:《女科指南》《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方名:调经饮组成:当归3至5钱,牛膝2钱,山楂1至2钱,香附2钱,青皮1钱半,茯苓1钱半。
-
消食饼
处方:炒山楂120克炒白术120克神曲60克米粉250克制法:把山楂、白术和神曲一并研为细末,与米粉和匀,然后加入清水适量,如同和面,搓揉成团,分成蛋黄大小的团块,压成饼状,把饼放入蒸笼内蒸熟即可。摘录:《经验方》《寿世保元》卷八:方名:消食饼组成:莲肉(去皮)、山药(炒)、白茯苓(去皮)、芡实(去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