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乳
消乳治疗学术语。指哺乳期间中断乳汁分泌的方法。《广嗣五种备要·保胎方论》:“产母不令子饮乳,有乳而欲消者,用麦芽五钱,炒为末,四物汤调服即消。或用神曲二钱,炒为末,酒吞,日服一次。”参见断乳条。
-
小儿诸吐
《活幼心书》·小儿诸吐:《活幼心书》诸吐有冷吐、热吐、积吐、伤风嗽吐、伤乳吐。恶寒,口中气冷者,宜温散降逆,用止嗽散加减。治宜节制乳食,并服健脾消乳之剂。临床上一般分为乳食停滞吐、脾胃虚寒吐、脾胃蕴热吐、蛔虫扰胃吐。其症呕吐酸臭乳片或食物,口气臭秽。蛔虫扰胃吐:蛔虫扰胃吐为病证名。
-
断乳
西医:断乳(weaning)是指随婴儿月龄增大,有步骤地添加母乳外食物,使婴儿由单纯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完全由母乳外食物满足营养需要的过程。中医:见徐润之《最新三字达生续编》卷五。断乳又名回乳、消乳。常用炒麦芽80-100克水煎顿服。又《胎产辑萃》断乳方:归尾、赤芍、红花酒洗、牛膝酒洗,水煎临卧服。
-
消食丸
《婴童百问》卷一:消食丸:处方:缩砂仁陈皮三棱蓬术神曲麦蘖(炒)丁香7.5克香附子(米泔浸)枳壳(炒)槟榔乌梅各15克制法: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亦治泻痢。《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方名:消食丸组成:山楂2两,神曲(炒)2两,麦芽(炒)2两,萝卜子2两,青皮2两,陈皮2两,香附2两,阿魏1两(醋浸,另研)。
-
柑叶
《*辞典》:柑叶:出处:《纲目》拼音名:GānY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叶。化学成份:蕉柑叶中含维生素C-187毫克%。功能主治:《本草求原》:治胸膈逆气,行肝胃滞气,消肿散毒。消乳痈、乳吹、乳岩、胁痛。(《本草求原》)③治聤耳流水或脓血:柑树叶嫩头七个,入水数滴,杵取汁滴之。
-
麦糵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方名:麦糵汤组成:麦糵(炒)半两,陈曲(炒)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槟榔(锉)半两,紫苑(去苗土)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大黄(锉,炒)半两。主治:食癥,咽酸吐津,胸隔疼痛,气噎,食饮进退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
-
消坚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名:消坚丸组成:硇砂末1钱,巴豆霜1钱,轻粉1钱,水银砂子两皂子大,细墨少许,黄明胶(末)5钱。功效:消乳癖,去积。主治:痰热膈实;用法用量:食后倒流水送下,1岁1丸。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
胎寒
病因病机:小儿在母胎时感寒所致的证候。治疗:治疗以温中祛寒为主。用理中汤。《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妊娠不守禁忌,纵恣口腹,过食生冷瓜果,及当风取凉,以致胎冷不安,胸腹胀痛,肠中虚鸣,四肢拘急,泄泻欲绝,名曰胎寒。宜安胎和气饮(诃子、白术、陈皮、良姜、木香、白芍、炙草、陈米、姜)”。
-
伤乳吐
又名嗌乳。《证治准绳·幼科》:“伤乳吐,才乳哺后即吐,或少停而吐,此因乳饮无度,脾气弱不能运化,故有此证。”治宜节制乳食,并服健脾消乳之剂。如消乳丸(《婴童百问》:陈皮、甘草、砂仁、神曲、香附、麦芽)之类。
-
乳食积滞
乳食积滞病证名。指婴幼儿伤乳、伤食而致的胃肠病。又名乳滞、乳积、伤乳食。或患儿脾胃虚弱,哺乳不当所致。症见烦啼,睡眠不安,口中气热,口腔常有乳酸或馊臭气味,或吐出未消化的奶片,泄泻,或大便干结。治宜消乳和胃,用保和汤。先用保和丸、平胃散加减;后用启脾丸、参苓白术散。本病可结合针灸、按摩捏脊等疗法。
-
继病
继病病证名。又名交乳、交奶、鬾病、被鬾、中鬾。由“鬾乳”或乳食停滞所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古今医统大全》:“怀孕乳儿,致令黄瘦,腹大脚软,名曰鬾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痹,骨软发落。”治宜先用保和汤消乳积,再用龙胆泻肝汤清热,继用异功散或参苓白术散以健脾胃。
-
回乳
是指用具有消食、通经作用的药物,以制止乳汁分泌的治法(采用药物或针灸等方法中断乳汁分泌而言)。又称消乳。见《本草纲目》卷四。回乳的治法:因产妇血气旺盛,乳房作胀,又无儿食乳而须回乳者,以炒麦芽100g水煎频服。针灸可取足临泣、光明二穴,针后加灸10分钟,每日1次,连针3~
-
行气丸
《医学入门》卷六:组成:木香2钱半,槟榔2钱半,丁香2钱半,枳壳2钱半,甘松2钱半,使君子2钱半,神曲2钱半,麦芽2钱半,三棱5钱,莪术5钱,青皮5钱,陈皮5钱,香附5钱,胡黄连1钱。功效:行气消乳磨食。主治:小儿气积。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加减:如有汗者,去青皮。制备方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
中魃
中魃即继病,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出《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交乳、鬾病、被鬾、中鬾。由“鬾乳”或乳食停滞而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痹,骨软发落。”治用消乳丸消乳积,有热者用龙胆汤清热;继以参苓白术散补之,令儿断乳则愈。
-
奶哮
见《幼幼集成》。小儿齁喘之发于乳哺期者。其症气喘促而连续,不能以息,久延不已。多因伤乳而得。伴有痰涎壅盛,喘息有声。先用山楂、神曲、麦芽煎汤服,以消乳食;次用越婢加半夏汤,以定其喘。奶哮遇气候寒暄不时,则发作连绵不已,但可自行缓解。于未发时,可预防之,宜服补肾地黄丸加五味子、破故纸。
-
交乳
又名鬾病、被鬾、中鬾。交乳的病因病机:由“鬾乳”或乳食停滞而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交乳的症状:《古今医统大全》:“怀孕乳儿,致令黄瘦,腹大脚软,名曰鬾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痹,骨软发落。”交乳的治疗:治用消乳丸消乳积,有热者用龙胆汤清热;继以参苓白术散补之,令儿断乳则愈。
-
保赤万应散
《经验奇效良方》别名万应散处方南星1两,神曲1两5钱,巴豆霜6钱(去净毒油),辰砂2两,硼砂5钱。主小儿食水寒热百病,初发寒热往来,一时惊痫,或哭泣呕吐,或急躁烦闷,不思饮食,昼夜不安,或累年痞积;《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别名万应保赤散处方朱砂1两,胆星1两,巴豆霜3钱,六神曲1两5钱。
-
消乳丸
处方:香附(炒)30克甘草(炙)15克陈皮(去白)15克缩砂仁30克神曲(炒)30克麦蘖(炒)30克制法:上为末,泡雪糕丸,如黍米大,七岁以上绿豆大。摘录:《婴童百问》卷七《婴童百问》卷六:方名:消乳丸组成:香附(炒)1两,甘草(炙)半两,陈皮半两,缩砂仁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
-
小青丸
《普济方》卷三七○:方名:小青丸组成:轻粉1钱半,滑石1钱半,南星1钱1字,蝎尾半钱,青黛半钱。主治:小儿急惊,涎盛咳嗽痰实,气粗发热。主治:急惊壮热,喘粗痰嗽,大小便不利。主治:痰涎、乳癖、惊风、食痫、诸疳。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各家论述:《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腻粉治痰涎积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