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妄想性投射
妄想性投射指对外界现实的直率的妄想,往往是被害性的。妄想性投射包括:在别人身上体验到自己的感情,并对这种感知采取行动(如丰富的被害妄想),或者在自己内心(从字面上)感知到别人或其感受(如激越型抑郁症病人声称“魔鬼在吞噬我的心”)本机制与投射的区别在于,它在事实上放弃了对现实的检验。
-
犯罪体验
犯罪体验指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及犯罪后所产生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因犯罪失败,阻碍了犯罪人的畸形需要,使其产生恐惧、紧张、仇恨、愤怒、沮丧等内心体验。前者使犯罪需要强化,使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犯罪行为逐步演化为动力定型;
-
想
想①思虑。引伸为内心活动所产生的欲望或非分要求。《素问·上古天真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②自我感觉。《灵枢·海论》:“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
-
经验取穴
经验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对于某些病症医生根据本人或他人的临床实践经验而选定有关穴位进行治疗。如癫痫取腰奇、内心俞;小儿疳积刺四缝等。
-
强制性哭笑
强制性哭笑是指既无外界诱因,又无相应的内心体验,患者突如其来的不能控制地强哭或强笑的现象。同时具有奇特的愚蠢的面部表情。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
-
平淡性欣快
平淡性欣快患者觉得十分满意,常怀着幸福、喜悦的内心体验,并认为这是有生以来最欢乐的时刻,对一切都无忧无愁,但却说不出高兴的原因,表情呆滞,伴有单调刻板的表现,难以引起正常人的共鸣,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亦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从社会交换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理论,它认为收益和代价应当是公平的,如果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们会感到内心不安,如果代价大大超过收益,人们会感到气愤。只有公平交换的条件下,人际相互作用才会长期保持下去。
-
交替人格
交替人格指患者在不同时间内,可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体验。这两种不同的人格可以交替出现。它属于自我同一性障碍。多见于癔症。
-
十大九糠
十大九糠是指大黄因个块过大水分不易外泄,受冰冻而内心松散且体轻者,但外表不易看出,故有十大九糠之说。
-
内心被揭露感
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读心症,病人认为他所想的事已被人知道,虽然病人说不出是怎样被人探知的,但确信已经尽人皆知、甚至搞得满城风雨,所有的人都在议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