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杀
相杀(counteracttoxicityofanotherdrug)为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一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关系。如绿豆杀巴豆毒。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南星的毒副作用。
-
七情
概述:七情:1.七种情志活动;其次,七情造成气逆、气下等气机失调的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如惊可致气乱,有时也引起气下。五志化火多由于气郁过久化热所致,故《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按曰:“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即单行、相使、相须、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合称。
-
配伍
英文翻译:combination解释:usevariousmedicinalsjointlyinaformulaorpreionforproducingthedesiredtherapeuticeffectandreducingtoxicorsideeffects中文解释:配伍(concertedapplication、synergy)指根据治疗目的和药性特点,选择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配合应用药物的方法。相畏相杀属药物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
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药物的用法包括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剂量和服法等几项主要内容。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1.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
中医内治法
内治法即通过内服中药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法,处方用药应注意配伍七情和用药禁忌。乌头反贝母、瓜蒌、白蔹、白及、半夏。2.十九畏硫黄畏朴硝;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十九畏的“畏”与配伍七情相畏的“畏”,涵义不同,十九畏之“畏”实为七情之“恶”,应注意不要混淆)。
-
多梦
多梦的症状:正常人睡中常有做梦,若睡眠不熟,睡中梦扰纷纷,甚则经常梦见惊恐可怖怪异之事,影响睡眠质量,则为多梦。《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多梦的病因病机:多梦每与脏腑阴阳失调有关。
-
相畏
相畏(incompatibility)为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一药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合用的另一药减轻或消除的配伍关系。如半夏畏生姜,因生姜能抑制半夏的毒性。相畏与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的两种提法。所以又可以说生姜杀半夏。
-
杀
《素问·脉要精微论》:“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素问·阴阳类论》:“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灵枢·玉版》:“其如刀剑之可以杀人,如饮酒使人醉也。”《素问·水热穴论》:“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㈡(shài,音歃)衰退,消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
单行
概述:单行(drugusedsingly)为药物配伍的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药物单独发挥作用,以起应有的效能。又称独行。如甘草汤、独参汤等。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神农本草经》)。
-
七情合和
根据药物配伍使用的变化,可概括为七种情况与合药规律,称为“七情合和”。③相使:功效上有所关联的两种药物,分别主辅同用,能提高主药疗效,如黄芪配茯苓,补气利水效果显著,大黄配黄芩,清热泻火的功效大为提高。⑥相恶: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性能,甚至消失其药效,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
-
药对
其目的在于获得比单用一种药物更好的治疗效果,配伍存神,用之中的,应手取愈,妙不可言。前人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配伍应用后产生的不同效应与反应,归纳于“七情和合”中,其中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有利的,临床提倡使用,而相反,相恶是不利的,临床避免使用,或作为配合禁忌,原则上是不能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