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跖
跖,同蹠。即脚掌。《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
癌根1
癌根1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足跖部,第一跖趾关节向内过赤白肉际1横指,屈踇肌腱的外侧。主治食道癌、胃癌、肝癌、淋巴转移癌、慢性粒性白血病等。一般直刺0.3~或用割治法。
-
胫神经损害
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描述:胫神经由L4-S3组成,支配小腿三头肌、腘肌、跖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和足底所有短肌。症状体征:临床表现足和足趾不能跖屈,足尖行走困难,足内翻力弱。感觉障碍主要在组底部。
-
癌根2
癌根2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足跖部,第一跖趾关节向后、向内过赤白肉际各1横指处。左右计2穴。主治食道癌、直肠癌、宫颈癌、淋巴转移癌。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或用割治法。
-
节纹
节纹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足大趾跖侧,大趾根与跖部相接之横纹中央。主治癫痫。一般直刺0.2~0.3寸;可灸。
-
前后隐珠
前后隐珠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足跖部,涌泉穴前后各0.5寸处。左右计4穴。主治腿部疔疮、下肢痉挛、跖神经痛、心悸、高血压、小儿搐搦等。一般直刺0.3~0.5寸。
-
地神
地神经外穴名。《千金要方》:“自缢死,灸四肢大节陷大指本文,名曰地神,各七壮。”即拇指掌侧掌指关节横纹中点和足大趾跖侧趾跖关节横纹中点处,共四穴。
-
Mantoux汗孔角化症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Mantoux汗孔角化症是罕见而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和遗传无关。症状体征:皮损为群集于手掌、手指掌面与跖部的粟粒大小半透明丘疹,中心有粉刺样黑点,缓慢增大,几周以后脱落,遗留点状凹陷,最终可以消失。诊断检查:本病主要见于年轻人,临床上容易和点状掌跖角皮症混淆。
-
小肠区
小肠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第二、三趾根之间点至足跟后缘联成足跖正中线,正中线后二十分之九点做一横线;主治腹痛、泄泻、阑尾炎、小便癃闭等。如作针麻,可在有针感后接电麻机,诱导20分钟左右,病人手掌、鼻尖部有潮湿、出汗、流涕,胫骨前肌肌腱由紧张变松弛即可进行手术。
-
心包区
心包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第二、三趾跟之间点至足跟后缘联成足跖正中线,正中线前9/20与后11/20折点是穴。主治癫狂、失眠等。一般直刺0.3~如作针麻,可在有针感后接电麻机,诱导10分钟左右,待病人手掌、鼻尖部有潮湿、出汗、流涕,胫骨前肌肌腱由紧张变松弛即可进行手术。
-
肺区
经外奇穴名·肺区:肺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第二、三趾跟之间点至足跟后缘联成足跖正中线,正中线前7/20作一横线;主治咳嗽、胁痛。一般直刺0.3~如作针麻,可在有针感后,接电麻机,诱导10分钟左右,病人手掌、鼻尖部有潮湿、出汗(或流涕),胫骨前肌肌腱由紧张变松弛即可进行手术。
-
目区
目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第二、三趾跟之间点至足跟后缘联成足跖正中线,正中线后7/20作一横线;主治目赤肿痛。为足针麻醉穴。一般直刺0.3~如作针麻,可在有针感后接电麻机,诱导10分钟左右,待病人手掌、鼻尖部有潮湿出汗、流涕,胫骨前肌肌腱由紧张变松弛即可进行手术。
-
三焦区
三焦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第二、三趾根之间点至足跟后缘联成足跖正中线,正中线前二十分之九点作一横线;主治耳鸣,咳嗽,胁痛,小便癃闭。为足针麻醉穴。如作针麻,可在有针感后接电麻机,诱导10分钟左右,病人手掌,鼻尖部有潮湿、出汗、流涕,胫骨前肌肌腱由紧张变松弛即可进行手术。
-
脾区
脾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第二、三趾根之间点至足跟后缘联成足跖正中线,正中线前9/20作一横线;再从踇、次趾根之间点作与正中线相平行之纵线,纵横两线之交点是穴。主治急性胃痛、疝痛、睾丸炎、遗精、小儿惊风、中风不语。为足针麻醉穴。一般直刺0.3~
-
炉底三针
炉底三针为经外奇穴名。出《红医针疗法》。位于足跖部,由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点引线与足跖正中线之交点前1.5寸(或两横指)1穴,及左右旁开0.5寸2穴。主治高热、头痛、耳鸣、胃痛、肝脾痛、肠炎、痢疾、便秘、鼓胀、腹水、浮肿、乳腺炎、瘫痪等。一般直刺0.5~
-
膀胱区
膀胱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第二、三趾跟之间点至足跟后缘连成足跖正中线,正中线前9/20点作一横线;主治小便癃闭、鼻衄、鼻塞、耳鸣。为足针麻醉穴。如作针麻,待有针感后,诱导10分钟左右,病人手掌、鼻尖部有潮湿、出汗(或流涕),胫骨前肌肌腱由紧张变松弛即可进行手术。
-
头区
头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第二、三趾跟之间点至足跟后缘联成足跖正中线,正中线后7/20处,左右计2穴。主治头痛、失眠,为足针麻醉用穴。一般直刺0.3~如作针麻,可在有针感后接电麻机,诱导10分钟左右,病人手掌,鼻尖部有潮湿、出汗、流涕,胫骨前肌肌腱由紧张变松弛即可进行。
-
脚湿气·湿热下注证
定义:脚湿气·湿热下注证(tineapedi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diffusingdownward)是指湿热下注于足部,以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淫成片,瘙痒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为常见症的脚湿气证候。是指发生于足跖趾丫,以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足跖水疱,角化过度,脱屑,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癣病。属真菌皮肤病。
-
脚湿气·血虚风燥证
定义:脚湿气·血虚风燥证(tineapediswithpatternofwind-drynessduetoblooddeficiency)是指血虚风燥,以皮肤增厚,粗糙干裂,瘙痒脱屑,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细为常见症的脚湿气证候。又称“田螺疱”。是指发生于足跖趾丫,以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足跖水疱,角化过度,脱屑,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癣病。属真菌皮肤病。
-
脚后跟
脚后跟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足跟后正中线下缘,足跖后缘处。左右计2穴。主治黄疸、寒暑诸毒。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
-
癌根3
癌根3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足跖部,直对距跗关节向内过赤白肉际1横指处。左右计2穴。主治肝癌、鼻咽癌、乳腺癌。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或用割治法。
-
鹅掌风·风湿蕴肤证
定义:鹅掌风·风湿蕴肤证(goose-webwindwithpatternofwind-dampnessamassinginskin)是指风湿蕴于手掌,以手掌或指间水疱如晶,涸干脱屑,境界明显,渐次扩大,或指间潮红,湿烂,舌质红,舌苔白或腻,脉滑为常见症的鹅掌风证候。是指以手掌部皮肤粗糙、肥厚、干裂为特征的癣病。亦包括手部皲裂性湿疹,掌跖角化症等。
-
鹅掌风·血虚风燥证
定义:鹅掌风·血虚风燥证(goose-webwindwithpatternofwind-drynessduetoblooddeficiency)是指血虚风燥,以手掌皮肤肥厚粗糙、干燥、龟裂,或水疱不显,干涸落屑,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细为常见症的鹅掌风证候。tineamanuum)为病名。鹅掌风相当于西医的手癣。亦包括手部皲裂性湿疹,掌跖角化症等。
-
足少阳穴
足少阳穴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治阳,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是。”所指似为足少阳胆经之临泣穴。也有说在足背第二趾正中线第二跖趾关节之后方1寸处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
吐铁
《*辞典》:吐铁: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拼音名:TǔTiě别名:泥螺(《纲目》),麦螺、梅螺(《闽中海错疏》),土螺(《医林纂要》)。外套膜不发达,为壳所遮盖,其后变成肥厚的叶片,一部分转向贝壳的背面。生境分布:分布我国沿海一带,尤以东海为多。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髓,明目,生津,润燥。
-
腓骨长短肌腱滑脱
腓骨长短肌腱滑脱(slidingoflongandshortmuscletendonoffibula)为病名。是指以外踝后方肿胀、瘀斑、压痛,足部主动外翻或抗阻力外翻时疼痛加重,背伸、外翻足部时,腓骨肌腱滑向外踝前方,并有弹响和疼痛;跖屈踝关节时自行复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耳区
耳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正中线后7/20作一横线,再从三、四趾骨之间点作与足跖正中线相平行之纵线,纵横二线相交之点处是穴。主要为足针麻醉用穴。待针感出现后接电麻机,诱导10分钟左右,病人手掌和鼻尖部有潮湿、出汗、流涕,胫骨前肌肌腱由紧张变松弛时即可进行手术。
-
承踪
承踪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发微》。位于小腿屈侧,外踝与跟腱连线中点直上4寸,再向后旁开1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足跖痛。一般直刺0.5~1.0寸。
-
食伤名灸
食伤名灸为经外奇穴名。出《经外奇穴汇编》。位于足底趾侧缘,第二跖趾关节处。左右计2穴。主治嗳腐痞满、腹痛、呕吐、伤食等。一般灸10~15壮。
-
包涵疣
疾病别名蚁丘疣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寻常疣发生于手掌部,称为掌疣,其临床表现与跖疣相似;
-
发泡膏
处方:越没里膏48钱,芫菁(末)8钱。制法:先将膏上文火烊化,加芫菁而炼和。功能主治:神经热,腐败热,精力罢弊沉垂者。用法用量:贴(非)跖或项窝。摘录:《经验良方》
-
貂尾
《*辞典》:貂尾: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DiāoWěi来源:为鼬科动物紫貂的尾或皮毛。四肢短,五趾,爪小而弯曲锐利。尾毛蓬松。以各种小型啮齿类为食,亦食松鼠、兔、鸟类和鸟卵、松子、浆果等。7月间交配,怀孕期9~生境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功能主治:《养素园传信方》:冻疮,烧存性为末,掺烂处。
-
鹄油
《*辞典》:鹄油:出处:《纲目》拼音名:H Y u别名:天鹅油(《通玄论》)。原形态:大天鹅,又名:鹄(《史记》),天鹅、金头鹅(《饮膳正要》)。嘴大都黑色,上嘴基部(至鼻孔处)黄色,下嘴基部和正中亦黄色。生境分布:栖息于湖泊和沼泽地带。附方:治耳疳出脓:天鹅油调草乌末,入龙脑少许,和敷。
-
鹭肉
《*辞典》:鹭肉: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拼音名:L R u来源:为鹭科动物白鹭的肉。生殖期间枕部垂有长翎两枚,背上和上胸披以疏松的蓑羽,背上蓑羽超出尾外;生境分布: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好群居;性味:《医学入门》:咸,平,无毒。功能主治:汪颖《食物本草》:治虚瘦,益脾补气,炙熟食之。
-
银松散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方名:银松散组成:银朱3g,松香9g,冰片6g。功效:解毒杀菌,消炎止痒。主治:匐行性皮炎,掌跖脓疱病,脓疱性或水疱性湿疹等。用法用量:加花生油调敷。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本方加蓖麻仁9g,制成膏剂,名 银松膏。
-
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
侵及全身皮肤包括掌跖部、口腔和外阴黏膜及眼结膜均可累及。疾病名称: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英文名称:familialprogressivehyperpigmentation别名:家族性进行性过度色素沉着症分类:皮肤科色素障碍性皮肤病ICD号:L81.4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的病因: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家族性进行性过度色素沉着症
侵及全身皮肤包括掌跖部、口腔和外阴黏膜及眼结膜均可累及。疾病名称: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英文名称:familialprogressivehyperpigmentation别名:家族性进行性过度色素沉着症分类:皮肤科色素障碍性皮肤病ICD号:L81.4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的病因: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大肠区
大肠区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足跖部,舟状骨前下凹陷下1寸处。主治腹痛、泄泻、阑尾炎、急性胃痛。为足针麻醉穴。一般直刺0.3~如作针麻,可在有针感后接电针机,诱导20分钟左右,病人手掌、鼻尖部有潮湿、出汗、流涕,胫骨前肌肌腱由紧张变为松弛时即可进行手术。
-
趾平
趾平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足背,各跖趾关节部。左右计10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足下垂。一般直刺0.1~0.3寸;可灸。
-
蛎兑
蛎兑为经外奇穴名。出《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位于足背侧,第二跖趾关节两侧前方处。左右计4穴。主治鼓胀虚肿。一般直刺0.2~0.3寸。
-
截根
截根为经外奇穴名。出《常见肿瘤的防治》。位于足胫侧,舟骨结节(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直下0.5寸处。主治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直肠癌、肺癌、乳癌、子宫癌。一般针向足跖部横刺1~2寸(头颈部肿瘤向前斜刺,下部肿瘤向后斜刺)。
-
阴独
概述:阴独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标准定位:位于足背侧,第四、五趾之夹缝间,侠溪穴微前处。位于足背,第四、五跖趾关节之前方,当趾蹼之赤白肉际处。主治病症:主治月经不调、足背肿痛。刺灸法:刺法:斜刺0.3~一般直刺0.3~灸法:艾炷灸3壮;
-
足厥阴穴
足厥阴穴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消渴口干烦闷,灸足厥阴百壮。”又“治卒(疒^颓)…又灸足厥阴,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三壮,在足大指本节间。”《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定位在足拇趾背侧中线,跖趾关节部,灸治消渴,(疒^颓)疝等。
-
核骨
概述:核骨为骨骼部位名:1.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圆形突起;2.足外踝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核骨为大趾本节与跖骨结合之关节。《医宗金鉴》:“足大趾本节后侧圆骨努突者,一名核骨。”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医宗金鉴》:“在外者名外踝,俗名核骨。”
-
上寿
上寿养生学术语。谓最高的年寿。《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孔颖达疏与《太平经·解承负诀》均指一百二十岁。又《左传·昭公三年》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庄子·盗跖》则有“人上寿百岁”的说法。另外,上寿也用作祝寿之意的动词用。《史记·滑稽列传》:“奉觞上寿。”
-
赤肉
概述:赤肉:1.与白肉相对;2.肌肉的内层。与白肉相对·赤肉:赤肉与白肉相对而言,指掌、跖、指、趾背(阳)面的肉。与其腹(阴)面肉相对而言。肌肉的内层·赤肉:赤肉指肌肉内层,其色赤,故名。
-
本节
概述:本节:1.骨骼部位名;指掌关节或趾跖关节的圆形突起部。如二间、大都在本节前;三间、太白在本节后。《医案金鉴》:“指之后节日本节。”《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之后节日本节。”
-
白肉
白肉指掌(或跖)与指(或趾)腹(阴)面的肉。与其背(阳)面的肉相对而言,色泽较白,因称。《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子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
-
网状色素皮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网状色素皮病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皮肤病。色素斑在躯干部最明显,可伸展到颈、肩、大腿等部位。有报告本病病例合并掌跖角化和断趾症样的断趾。症状体征:婴儿时开始发生斑状色素沉着,呈不规则细网状。病理生理:无色素失禁,只是在色素沉着的表皮中黑素颗粒增多。
-
网状肢端色素沉着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1943年北村等首先描述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症状体征:往往始发于儿童期,于手足背、掌跖出现微凹的雀斑样色素沉着,1~疾病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病理生理:病理变化:色素斑处表皮突伸长,角质形成细胞内黑素蓄积,真皮内载黑素细胞未见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