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品
上品为《神农本草经》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指没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不会损害人体的列为上品。没有毒或毒性不大而可治病补虚的,列为中品;有毒或性较峻烈而不能长期服用,足以祛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列为下品。这在当时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划分不够严格,如上品药中也有一些剧毒的药物在内,所以这样分类是比较粗略的。
-
下品
下品为《神农本草经》中对药物的一种分类法。《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没有毒或毒性不大而可治病补虚的,列为中品;有毒或性较峻烈而不能长期服用,足以祛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列为下品。这在当时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划分不够严格,如上品药中也有一些剧毒的药物在内,所以这样分类是比较粗略的。
-
中品
中品为中药学名词。参见三品:三品为《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分类法。没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不会损害人体的列为上品;没有毒或毒性不大而可治病补虚的,列为中品;有毒或性较峻烈而不能长期服用,足以祛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列为下品。但划分不够严格,如上品药中也有一些剧毒的药物在内,所以这样分类是比较粗略的。
-
中层消药
中层消药系治疗白喉病的一种药物分类。在“正将”中的中层消药为:大木通、神曲、焦楂肉、陈皮、砂仁。在“猛将”中的中层消药为:厚朴、枳实、莱菔子。在“次将”中的中层消药为:小木通、枳壳、炒麦芽、竹叶。参见药将、白喉正将:药将出自《白喉忌表抉微》。并进一步分为上层镇药、次层润药、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者。
-
本草经疏
又名《神农本草经疏》。明·缪希雍撰。刊于1625年。卷3以下为玉石部上品,其后各卷的编排次序与《证类本草》同;本书虽名为《本草经疏》,但其中不少引录药物的叙述文字并非《本草经》的原文,而是见于《名医别录》、《唐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以及陈藏器《本草拾遗》等书。现存初刻本,周氏医学丛书本等。
-
上层镇药
上层镇药为治疗白喉病的一种药物分类。“正将”中的上层镇药为:大生地,元参,煅石膏、麦冬。“猛将”中的上层镇药为:龙胆草、生石膏、犀角。“次将”中者为生地、粉葛根。白喉正将出自《白喉忌表抉微》,此书把治白喉的最上品药称为正将。详药将上层镇药、次层润药、中层消药、下层导药各。
-
乌鱼蛋
乌鱼蛋是同雌墨鱼的缠卵腺加工制成的,将鲜墨鱼的缠卵腺割下来,用明矾和食盐混合液腌制,使之脱水并使蛋白质凝固即为成品。食用时先将乌鱼蛋用清水洗净,放入开水中浸一下,捞出入凉水中洗去外皮,再用手一片一片地撕开,再将鱼蛋片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下即可烹调,可以用来烩食和汆汤。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
-
水茶
《外科百效全书》卷二:组成:上品细茶(去梗)1斤。主治:口舌生疮。用法用量:用甘草浓煎取汁,调儿茶末6两,冰片1钱,拌透细茶。次日晒干。
-
乳金丹
《何氏虚劳心传》:方名:乳金丹组成:香甜浓白人乳。主治:虚劳。用法用量:每日3-4钱,早、晚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置薄银碗内,隔汤煮热,以竹箸劈开一头,夹上号沉香,线扎,不住手搅之,乳干为度,丸如梧桐子大。各家论述:此方乃营卫之形质,而无寒热阴阳之偏,大补营卫气血,亦返本还原之上品也。
-
墨香丸
《简明医彀》卷七:方名:墨香丸组成:香附米1斤(用酒,醋、童便、米泔各浸1周时,晒干用),蕲艾4两(去梗,好醋数碗煮干,捣成饼,晒燥),上品青墨1两(煅烟尽、醋淬,研细入药),当归1两,川芎1两,人参1两,熟地黄(酒拌,饭上蒸)1两,白茯苓1两,木香1两。制备方法:上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
白茶审评
白茶审评:外形主要评嫩度、色泽、形状和净度,内质主要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嫩度评白毫银针,看芽头的肥瘦,白牡丹等则看毫心肥瘦、毫心含量以及叶质厚薄,毫心肥壮含量多、叶质肥软者为佳;形状评芽叶连枝,叶尖上跷者为佳,叶片摊开、折绉、弯曲、卷缩者差;叶底灰绿、肥嫩、匀整为好,暗杂、花红、黄张等均下。
-
橙皮脯
橙皮脯原料配方黄熟橙子170千克砂糖90千克绵白糖20千克盐1千克白矾末500克橙皮脯制作方法1.将橙子削去外层的苦皮,然后用刀切成两半。5.将糖水及橙子放入锅中烧到小开,全部倒入缸内,现放入55千克砂糖,轻轻搅动,使其溶化,浸泡10天。橙皮脯产品特点香气浓、甘如饴,是蜜饯中的上品。
-
莲藕绿豆汤
概述:莲藕绿豆汤以莲藕、杨梅、绿豆粉、笋干、鸡汤等为主要原料,具有生津止渴,抗衰老的功效,适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杨梅取汁,用梅汁将藕块染成红色,水调绿豆粉拌匀,放入鸡汤中煮熟;再将笋干煮熟,切成细丝,也以绿豆粉调拌,入鸡汁中煮沸.再加煮熟的莲藕,酌入五味调料,汤羹即成。
-
蟹黄
概述蟹黄有河蟹黄和海蟹黄两种,以河蟹黄为好,海蟹黄味稍差。蟹黄使用提示每次约20~45克蟹黄的选购蟹黄以色泽鲜艳,橘红色或深黄色、洁无杂质、味鲜,干度足为上品。蟹黄油性大,应密封保存。蟹黄适合的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患者应少吃或不吃蟹黄。
-
下层导药
下层导药为治疗白喉病的一种药物分类。在“正将”中的下层导药为:郁李仁、知母、生土牛膝兜、泽泻、清宁丸。在“猛将”中为:生大黄、元明粉。在“次将”中为:车前子、灯芯、莲子肉。参见药将:见《白喉忌表抉微》。参见白喉正将:见《白喉忌表抉微》。并进一步分为上层镇药、次层润药、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者。
-
小灵宝丹
《元戎》:方名:小灵宝丹组成:附子(炮)2两,天麻半两,全蝎半两,白僵蚕(炒)半两,藿香叶半两,南星(炮)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功效:疏散风寒。主治:风痫。主治:传染疾,恍惚。制备方法:上择于寅辰午申戌日午时前修合,静室中勿语,依法杵罗前4味为末,同后3味末合匀,研细,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扁形炒青绿茶之一。龙井茶按季节分为春茶,二茶、三茶,采下的各种等级标准鲜叶,在室内摊放6-12小时,摊放厚度2-6cm,摊到鲜叶含水量68-70%时,对不均匀的鲜叶用筛子分成筛头、中筛、筛底三部分,分别炒制。精制后的龙井成品茶,分级包装放入茶箱内,每20kg约放生石灰包2-3kg,并要及时换灰,以保证茶叶干燥。
-
鱼骨
取大鲨鱼头颈部软骨,入开水烫到七成熟,立即取出放入冷水中,用小刀刮去骨上残留皮肉,并剖开软骨,洗净骨髓和血管,晒干即可鱼骨。而像鲤鱼、鲫鱼、鳗鱼、鳝鱼和一些小鱼的骨头和刺经过油炸、蒸煮以及腌制以后,比较容易变软,可以经常吃。鱼骨的食用建议鱼骨可以做菜也可汆汤,脆嫩清香,以洁白明亮者为上品。
-
大荆芥散
处方:荆芥(炒黑)3钱,黑小豆(炒,研)半升,当归(姜汁拌炒)3钱,红花1钱,乌药1钱,泽兰1钱。功能主治:妇人经正行,因天暑畏热,浴时受风,风从胞门而入,与产后受风无异,头面四肢发肿,项强颈急,脊背痛,身体壮热,状类伤寒。各家论述:荆芥、黑豆炒黑治产后中风,为上品之药;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