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咳
止咳为经外奇穴名。出《陕西新医药》。位于手掌桡侧缘,第一掌骨基底凹陷后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风湿性心脏病、气短、咳嗽等。一般直刺0.3~0.5寸。
-
止咳枇杷合剂
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18(附录34页)。止咳枇杷合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止咳枇杷合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桂木干
《*辞典》:桂木干:出处:《广东中药》Ⅱ拼音名:Gu M Gān别名:狗果(《岭南采药录》),胭脂公(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桑科植物桂木的果实。秋季采收,切片晒干。乔木,高达15米,秃净或幼枝略被柔毛。侧脉约7对;生境分布:多栽培。功能主治:生津止血,开胃化痰。治肺热咳血,吐血,衄血,喉痛;
-
白头草
概述:白头草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本草拾遗》记载的鼠曲草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降血压。1.治感冒咳嗽,痰喘,风湿痹痛,胃脘痛,痢疾,腹泻,高血压病,蚕豆病。疔疮肿毒,跌打损伤,捣敷。药理作用:煎剂对小鼠有一定的止咳作用。
-
祛痰止咳平喘药
凡具有祛痰功效,以驱除痰涎为主要作用,治疗咳痰不畅的药物称祛痰药;具有止咳平喘功效,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治疗咳嗽喘息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化痰药还适用于与痰有关的瘿瘤瘰疬、阴疽流注、癫痫惊厥;止咳平喘药适用于内伤、外感引起的咳嗽和气喘。分为温化寒痰、清热化痰和止咳平喘药三类。
-
鸭儿芹根
《*辞典》:鸭儿芹根: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拼音名:Yā rQ nGēn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根。性味:《贵州草药》:辛,温。功能主治:发表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感冒,水呛咳嗽,跌打损伤。②《贵州草药》:发表散寒,温肺止咳。或研末冲服。②治寒咳:鸭儿芹根一两。③治水呛咳嗽:鸭儿芹根五钱,水白菜三钱。
-
罗汉果茶
《福建民间方》方之罗汉果茶:处方:罗汉果1只柿饼3~注意:小儿风寒感冒咳嗽勿用。用于百日咳、风热咳嗽不止者。用法:罗汉果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加入绿茶即可,分3~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医疗保健汤茶谱》方之罗汉果茶:罗汉果茶以普洱茶、罗汉果、菊花为主要原料,用于高脂血的辅助治疗。
-
乙二磺酸咳美芬片
Taoryl分类:呼吸系统药物镇咳药物中枢性非麻醉性镇咳药剂型:10mg。卡拉美芬的药理作用:为胺基脂类中枢非成瘾性止咳药,尚有局麻作用,在大剂量时也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作用,因此也有一定的外周性止咳作用,其止咳强度为可待因的1/2。卡拉美芬的不良反应:1.可有口干、口苦、口麻、头晕、乏力、困倦、胸闷等;
-
卡拉美芬
Taoryl分类:呼吸系统药物镇咳药物中枢性非麻醉性镇咳药剂型:10mg。卡拉美芬的药理作用:为胺基脂类中枢非成瘾性止咳药,尚有局麻作用,在大剂量时也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作用,因此也有一定的外周性止咳作用,其止咳强度为可待因的1/2。卡拉美芬的不良反应:1.可有口干、口苦、口麻、头晕、乏力、困倦、胸闷等;
-
外治定喘膏
组成:生麻黄10g,杏仁30g,白芥子40g,生半夏20g,吴茱萸20g,明矾20g。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方解:药用辛温宣肺、止咳平喘之麻黄、杏仁,与燥湿化痰之半夏、白芥子相伍,能较好地增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吴茱萸具有辛热之性,民间有单用或配伍明矾,醋调敷足心治疗咳喘的经验。
-
蜜饯百合
蜜饯百合系祛痰止咳药膳。适用于肺痨久咳、咯稠痰、低热烦闷等证。处方干百合100克蜂蜜150克制法将干百合洗净,放入大搪瓷碗内,加入蜂蜜,上笼蒸1小时,趁热调均匀,晾冷后,装入瓶内即成。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秋天肺燥或热邪伤及肺胃之阴所致咳嗽等。摘录《圣惠方》
-
贝母兰
《*辞典》:贝母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B iMǔL n别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选编 外科》)。来源:为兰科植物伞房贝母兰的假鳞茎或全草。③《贵州药植目录》:清热润燥,生津止咳。如系开放性骨折,加满山香根粉撒于伤口,再敷药。
-
牛肺
牛肺即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肺。牛肺的食疗作用牛肺味咸,性平,入肺经;有补肺止咳的作用,治肺虚咳嗽。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补肺。"②《本草蒙筌》:"止咳逆。
-
阔叶水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danniascapiflora(Roxb.)Royle[AneilemascapiflorumW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葶花水竹叶簇生草本。萼片3,分离,卵状披针形,长约5mm;发育雄蕊3;花期秋季。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地或疏林中。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块根有止咳功能。用于咳嗽、吐血。
-
蔊菜素
蔊菜素是从十字花科植物蔊菜(江剪刀草)Rorippamontana(Wall.)Small全草中分离的具有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为一砜类化合物。蔊菜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用平板双倍稀释法最终浓度为5mg/ml时,对4株肺炎球菌及4株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止咳、祛痰作用。对迁延期慢性气管炎有一定疗效,对白粘痰患者疗效显著。
-
紫啸鸫
尾羽纯深紫蓝色,内缘转黑褐色。下腹、下胁尾下覆羽以及腋羽等均黑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栖息在多石的山涧溪流旁,有时也在居民点活动。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入肺、胃、肝、大肠四经功能主治:解毒;神经衰弱;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解毒、止血、止咳的功效。主治痔疮、吐血、咳嗽等症。
-
消咳喘
消咳喘为中成药,研制方,糖浆剂。由啥尔滨中药二厂研制。组成:满山红叶等。功能:止咳化痰,解痉平喘。主治:感冒咳嗽,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气急喘息等症。对气管炎、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有效率84%,显效47%,特别对南方气管炎疗效更佳。实验研究表明,该药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
石灰草
概述:石灰草为中药名,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四川中药志》记载的芸香草之别名。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散寒利湿,止咳平喘,行气宽中。主治风寒感冒,喘咳,风湿筋骨酸痛、麻木,胸腹胀痛,消化不良,肠炎。体外试验,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及杆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黄荆
拼音名:Hu nɡJīnɡ别名:黄荆条、黄荆子、布荆、荆条、五指风、五指柑来源: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VitexnegundoL.及牡荆V.negundoL.var.cannabifolia(sieb.etZucc.)Hand.四季可采,以夏秋采收为好,根、茎洗净切段晒干,叶、果阴干备用,叶亦可鲜用。叶:化湿截疟。果实:止咳平喘,理气止痛。
-
糖桂花
概述:糖桂花是用鲜桂花和白砂糖精加工而成,广泛用于汤圆、稀饭(粥)、月饼、麻饼、糕点、蜜饯、甜羹等糕饼和点心的辅助原料,色美味香。2.桂花芳香,具有行气之功,能够缓急止痛、散血消瘀,并促进肠道秽浊物质的排泄;有润肺生津止咳,和中益肺,舒缓肝气,滋阴,调味,除口臭,解盐卤毒之功效。
-
红头小仙
《*辞典》:红头小仙: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H nɡT uXiǎoXiān别名:毛干药、甲冬仗、那猪草(《广西药枝名录》),紫背倒提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艾纳香的全草。单叶互生,椭圆形,长2~总苞片紫红色;生境分布:生于沟边、田埂。治风热咳喘,头痛,鼻渊,胸膜炎,乳腺炎。
-
苦杏仁甙
苦杏仁甙的来源:苦杏仁甙是从中药苦杏仁中分离的具有止咳作用的一种芳香族氰甙,可释放少量氢氰酸而用于止咳。苦杏仁甙的药理作用:小剂量口服时,在体内缓慢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达到镇咳平喘作用。中毒时应立即静脉注射亚硝酸钠,后缓慢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进行解毒。
-
裂序楼梯草
拼音名:LièXùLóuTī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裂序楼梯草的全草。叶片斜狭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7-13cm,宽3-4.7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在狭侧楔形,在宽侧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牙齿或浅牙齿,钟乳体明显;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130m的林中或阴湿处。夏、秋季采收,晒干。功能主治:宣肺化痰;
-
凉粉藤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Li nɡFěnT nɡ别名:百解藤、寄山龙、山豆根(《广西野生资源植物》),青藤仔、蛤仔藤(《海南植物志》),金线风(《陆川本草》),金锁匙、廿四风藤、山苦参、铲箕藤(《广西药植名录》)。叶盾状着生,阔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2.5~花单性,雌雄异株;茎:止咳,祛痰,利大便。
-
白甜蜜蜜
概述:白甜蜜蜜为中药名,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青海常用中草药》记载的白花夏枯草之别名。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白花枝子花DracocephalumheterophyllumBenth.的全草。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功在清肝火,散郁结,止咳祛痰。主治高血压,目翳,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肺热咳嗽。
-
睡菜根
《*辞典》:睡菜根:出处:《吉林中草药》拼音名:Shu C iGēn别名:过江龙(《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根茎。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睡菜条。性味:《贵阳民间药草》:甘微苦,平,无毒。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消肿,降血压。(《贵阳民间药草》)②消湿肿,治风湿痛:过江龙、通花根各五钱(干的)。
-
万寿菊
1.治头晕目眩,目痛,牙痛,小儿惊风,感冒咳嗽,百日咳。《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寿菊:拼音名:WànShòuJú别名:蜂窝菊、金盏菊、臭菊花、臭芙蓉、芙蓉花来源:菊科万寿菊属植物万寿菊TageteserectaL.,以花和根入药。秋冬采花,鲜用或晒干用。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花: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根:解毒消肿。
-
马豆
概述:马豆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云实之别名。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祛痰止咳,除湿杀虫。治慢性支气管炎,泄泻,痢疾,钩虫病,蛔虫病,疟疾。运用:云实的叶名四时青,煎服治产后恶露不尽;研末搽小儿白口疮。药理作用:水煎液给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止咳、祛痰作用。
-
蔓胡颓子叶
《*辞典》:蔓胡颓子叶: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M nH Tu ZǐY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小鼠腹腔注射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口服也无祛痰作用(酚红法)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酸,平。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退热。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咳嗽。
-
黄波罗果
出处:吉林怀德县《防治气管炎》拼音名:Hu nɡBōLu Guǒ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的果实。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黄菠萝果150克,洗净加水煎熬两次(每次加3~4小时),药液混合浓缩成500毫升,纱布过滤。以止咳、祛痰效果较好,平喘和罗音消失效果稍差。少数服药后有轻度腹痛、肠鸣、腹泻,但均能耐受,停药即消失。
-
阿尔泰瑞香
概述:阿尔泰瑞香阿尔泰瑞香阿尔泰瑞香又名尖瓣瑞香(《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瑞香科阿尔泰瑞香DaphnealtaicaPall.的根及全株。阿尔泰瑞香的叶互生,多破碎,展开后呈披针形,长1.5~阿尔泰瑞香味辛,性温,有毒,归肺、心、胃经,具有疏风散寒、祛痰止咳、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气滞胃痛等。
-
乌棒子
《中医大辞典》·乌棒子:乌棒子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药用植物目录》。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清热利湿。化学成分:根含具止咳作用的乌棒子黄酮和有祛痰作用的皂苷。《全国中草药汇编》·乌棒子:拼音名:WūBànɡZi别名:水黄杨木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PolygalacaudataRehd.etWils.,以根入药。
-
独叶白芨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D Y B iJī别名:糯白芨、小白芨(《云南中草药》),独菇(《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兰科植物云南独蒜兰的块茎。生境分布:生于林下背阴潮湿处。功能主治: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治硅肺,肺结核,气管炎,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疖肿,跌打损伤。②治热性哮喘:独叶白芨三钱。
-
三色堇
《中医大辞典》·三色堇:三色堇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功能主治:止咳化痰。药理作用:全草制剂内服可增加支气管腺体之分泌而祛痰。基生叶圆心脏形,茎生叶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锯齿圆钝,具长柄;着生茎基部或贴近地面的花在夏季开放,无花瓣,闭花受精,能产生多数种子。花期春至秋季。治小儿瘰疬。
-
田鸡爪
概述:田鸡爪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本草图经》记载的兖州卷柏之别名。别名:金扁柏、石卷柏、田鸡爪、飞扬蕨、地柏枝、细叶金鸡尾、柏叶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止咳化痰,清热利湿,止咳,止血,解毒。1.治吐血,鼻衄,咳血,痔血,崩漏,痰湿咳嗽,黄疸,水肿,痢疾,腹水,淋证,带下,瘰疬,乳痈。
-
山菠萝根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ShānBōLu Gēn别名:山芋头(《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荞麦叶大百合的鳞茎。茎直立不分枝,圆柱形,中空。大蒴果,倒梨形,有种子极多数,膜质翅。生境分布:生于山林、坡地草丛中。②《西藏常用中草药》:宽胸利气,镇痛止咳。治胃痛,反胃呕吐,气管炎。
-
胸膜炎汤2号
《临证医案医方》:方名:胸膜炎汤2号组成:冬瓜子30g,葶苈子9g,薏苡仁30g,茯苓12g,旋覆花(布包),6g,代赭石(布包)12g,瓜蒌12g,薤白9g,杏仁9g,广皮9g,枳壳6g,桔梗6g。功效:泻肺利水,止咳。主治:渗出性胸膜炎,发热,咳嗽胸疼,胸膜积液,呼吸不畅,脉滑数,舌苔白。
-
毛血藤
《中医大辞典》·毛血藤:毛血藤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的胖血藤之别名。治肺结核咳血,百日咳,胃脘胀痛,风湿关节痛。《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血藤:拼音名:MáoXuèTénɡ别名:胖血藤、荞叶细辛、云扣莲、荞麦蔓来源:蓼科蓼属植物毛血藤PolygonumcynanchoidesHemsl.,以根入药。
-
扭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扭子菜:拼音名:NiǔZǐC i来源:桔梗科扭子菜Heterocodonbrevipes(Hemsl.)Hand.生境分布:贵州、云南。功能主治:清热,止咳。用法用量:全草1两,水煎服。花冠白色、淡蓝色、淡紫色,管状钟形,长3.5mm,深裂略过半,裂片条状长圆形;果实卵圆形,长约2.5mm,果实薄,有种子数颗。主肺热咳嗽;
-
狼尾草根
《*辞典》:狼尾草根: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L nɡWěiCǎoGēn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的根及根茎。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解毒。①《分类草药性》:治疮毒,咳嗽,通经散寒。②《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止咳,通经络,治疮毒。(《四川中药志》)②治咳嗽咯血:狼尾草根、茅根、水猪毛七,煎服。
-
阿尔太多榔菊
概述:阿尔太多榔菊又名太白菊、太白小紫菀,为菊科阿尔太多榔菊DoronicumaltaicumPallas[CremanthodiumcalotumDiels]的全草。阿尔太多榔菊味甘、苦,性温,具有祛痰止咳、宽胸利气的功效,主治痰喘咳嗽等。(《全国中草药汇编》)阿尔太多榔菊的性味:阿尔太多榔菊味甘、苦,性温。
-
山五味子
《*辞典》:山五味子: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ShānWǔW iZǐ别名:老米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冷饭子(《贵州药檀目录》)。单叶对生,排列紧密;花期夏季。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成山坡灌丛中以及林缘,路边。治头痛,周身疼痛。②《贵州药植目录》:清热凉血,疏风止咳。治白口疮,风热咳嗽,刀伤出血。
-
左旋羟苯哌嗪
左旋羟苯哌嗪说明书:药品名称:左旋羟苯哌嗪英文名称:Levodropropizine别名:Levotuss分类:呼吸系统药物镇咳药物中枢性麻醉性镇咳药剂型:0.6%。口服左旋羟苯哌嗪止咳作用同羟苯哌嗪和可待因,其止咳作用有剂量依赖性,不但减少咳嗽频率还可降低咳嗽强度和时间。
-
菊架豆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原形态:丽江土圞儿多年生缠绕草本,幼时疏被短柔毛。荚果线形,长10-12cm,宽约0.5cm,成熟时光滑。种子多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2900m林下或灌丛中。性味:微苦;凉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用于感冒及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痈肿,瘰疬,黄水疮。
-
贝母粥
《资生录》:贝母粥:处方:贝母粉1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制法: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开汤未稠时,调入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服。功效:润肺养胃,化痰止咳。主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咳嗽气喘。可供上、下午点心,温热服食。
-
桑丹泻白散
处方:桑叶丹皮桑皮地骨牛蒡前胡杏仁土贝甘草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治喉痧。痧回热退,舌化脉和,余邪未尽,时时手足心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喉科家训》卷四
-
宁嗽丹
处方:麦冬60克五味子6克天冬9克生地30克桑白皮6克款冬花紫菀桔梗各3克甘草1.5克牛膝9克功能主治:清肺润燥,化痰止咳。摘录:《辨证录》卷六《辨证录》卷四:组成:苏叶1钱,甘草1钱,天花粉1钱,天冬1钱,款冬花1钱,桔梗3钱,生地3钱,麦冬5钱。主治:骤感风寒,一时咳嗽,鼻塞不通,嗽重,痰必先清后浊,畏风畏寒。
-
蜂蜜萝卜汁
处方:白皮大萝卜1个蜂蜜100克制法:将萝卜洗净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大碗内,加水蒸煮。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用法用量:每日2次,随量服。摘录:《民间方》
-
地血香果
《*辞典》:地血香果: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D Xu XiānɡGuǒ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果实。夏、秋采收。功能主治:强心补肾,止咳祛痰。治肾虚腰痛,气管、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
-
大叶铁包金
别名:马梢蛇藤、勾儿茶、紫罗花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牛鼻拳BerchemiagiraldianaSchneid.,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晒干备用。性味:微涩,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咳化痰。用于风湿关节痛,肺结核,肝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