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腿痛
痛有血虚、血寒、寒湿、风湿、湿热流注、阴虚阳虚、肾虚风袭之殊。”因于湿热者,腿痛或上或下,或红肿,或热,小便黄赤,亦清热化湿,用当归拈痛汤等方;湿痰流注于经络者,症见腰胁有块,两腿交替疼痛,痛无定处,泛恶眩晕等,宜燥湿化痰,用二陈汤加羌活、白术等;阴虚宜六味地黄丸;并可适当加用引经药以增强疗效。
-
体骨
概述:体骨为经外奇穴别名,即髋骨。髋骨穴主治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膝红肿痛,下肢瘫痪等。体骨穴的配伍:配内膝眼、犊鼻、鹤顶,治鹤膝风。配梁丘、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委中,治下肢痿痹。主治两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医经小学》:髋骨四穴梁丘旁,各开寸半治腿痛。
-
阿是穴
阿是穴为经穴分类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作为穴位,直接进行针灸等刺激的一类腧穴。这类穴位既没有固定名称,也没有固定位置,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输”意同。孙思邈就给他服药、扎针,但治了将近半个月,病却不见好转,他想,除了针十四经穴,是不是可以另寻新穴呢?
-
膝眼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膝眼穴主治病证:膝眼穴主治膝痛,腿痛,腿脚重痛,脚气,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鹤膝风,髌骨软化症等。膝眼穴的配伍:膝眼配委中、压痛点,治膝部软组织损伤。《神应经》:遍身生疥癞,曲池、合谷、足三里、绝骨、膝眼,灸二七壮。
-
血结膏
《理瀹》:组成:槐枝27寸,柳枝27寸,香油10两,当归5钱,白芷5钱,细辛5钱,知母5钱,木鳖仁5钱,五倍子5钱,松香10两,乳香5钱,没药5钱,明雄4钱,真血竭3钱,轻粉2钱,麝1钱。主治:痛痹血结及痈疽等。用法用量:臂痛贴臂,腿痛贴腿。制备方法:搅匀,摊贴。
-
五气朝元丹
《青囊秘传》:方名:五气朝元丹组成:雄黄3两,雌黄3两,硫黄5钱,乌玄参4钱,青铅2两。主治:半身不遂,腰疼腿痛,痨症,五淋,胃气疼痛,遗精梦泄,肛门虫积,胸腹胀满,手足浮肿,咳嗽吐血,各种痧症,癥瘕血块,痢下赤白,经侯不调,崩漏带下。男子病症药引:左瘫右痪,黄酒;腰痛挫气,肉苁蓉;少腹偏坠,葫芦巴;
-
内膝眼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膝眼穴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别名:膝目(《外台秘要》)鬼眼(《医宗金鉴》)内膝眼穴的定位:内膝眼与外膝眼相对,位于膝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的中央。主治膝痛,腿痛,腿脚重痛,脚气,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鹤膝风,髌骨软化症等。膝眼在膝部,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
-
腰孔
概述:腰孔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十七椎。出《千金翼方》,《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十七椎穴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俯卧取穴。腰孔穴主治病证:十七椎主治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痿痹,下肢瘫痪,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转胞,遗尿、肛门疾患,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刺灸法:刺法:一般直刺0.5~
-
十七椎下
经外奇穴——十七椎的位置经外奇穴——十七椎的位置十七椎下穴的取法:俯卧位,先取与髂嵴相平的腰阳关,再向下一个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取穴。十七椎下穴主治病证:十七椎主治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痿痹,下肢瘫痪,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转胞,遗尿、肛门疾患,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
十七椎
经外奇穴——十七椎的位置经外奇穴——十七椎的位置十七椎穴的取法:俯卧位,先取与髂嵴相平的腰阳关,再向下一个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取穴。十七椎穴主治病证:十七椎主治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痿痹,下肢瘫痪,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转胞,遗尿、肛门疾患,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灸法:可灸。
-
十七椎穴
经外奇穴——十七椎的位置经外奇穴——十七椎的位置十七椎穴的取法:俯卧位,先取与髂嵴相平的腰阳关,再向下一个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取穴。十七椎穴主治病证:十七椎主治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痿痹,下肢瘫痪,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转胞,遗尿、肛门疾患,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灸法:可灸。
-
鹿尾补肾丸
(2)取本品7.5g,研细,加氯仿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挥干,残渣加氯仿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肾虚精亏,气血虚弱,头晕眼花,健忘遗泄,腰酸腿痛等。鹿尾补肾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鹿尾补肾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肾,强筋壮骨,益气补血。
-
六合汤
妇人经事不行,腹中结块疼痛,腰痛腿痛。《杏苑》卷六方之六合汤:组成:羌活1钱,秦艽1钱,白芍药1钱,防风1钱,当归1钱5分,川芎1钱5分,熟地黄1钱5分。水煎熟,食前服。《普济方》卷三二○方之六合汤:组成:紫菀(洗去土,锉,炒)、杏仁(去皮尖)、款冬花(去枝梗子)、人参(去芦)、甘草(炙)、紫苏叶各等分。
-
腰椎椎管狭窄症
疾病病因:由于椎间盘突出,小关节突增生,椎体黄韧带增厚,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退变性滑脱、峡部不连性滑脱以及神经根充血粘连等引起椎管内占位压迫。有无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有无间歇性跛行,前屈及后伸与症状的关系。5.CT、MRI检查应注意中央椎管、侧隐窝及其与马尾神经根的相互关系,对结果的解释应密切联系临床。
-
独圣丸
《医学心悟》卷五:独圣丸:处方:五灵脂(去土,炒烟尽)。主治:诸疮,眼疾,瘫痪,上焦火,赤眼肿痛,喉闭,口疮,噎食反胃,虚火劳疫,痰饮,流火,小儿痞疳症,腿痛,吐血,流痰火遍身走痛,大便下血,疟疾,风湿遍身走痛,发红黑斑点,肿毒,赤白痢,吹乳,虫症,两胁膨胀,药毒。瘫痪,五加皮、牛膝汤送下,多服;
-
纯阳救苦丹
功能主治:妇女临产不下,便血,胎漏,不孕,红白崩症,行经腹痛,症瘕,干血痨;小儿急慢惊风,食积胃热,脾虚等症,用烧黄土浸水化服;疮疾瘰疬疥癣,无名肿毒,用菊花连翘汤送下;劳伤黄病蛊症,用姜葱汤,加地骨皮、瞿麦送下;小肠疝气攻心疼痛,用川楝7个煎汤送下,若气卵,用茴香汤送下,如暴得,用川连砂仁汤送下。
-
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
操作名称: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适应证: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适用于:1.头面痛、颈臂痛、腰腿痛及四肢关节疼痛。4.病程进入慢性期,肌附着处与肌肉和筋膜本身均已出现了轻度的组织变性和挛缩,此时光靠在肌附着处进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不足以缓解所有症状,尚需同时进行肌腹部的推拿治疗,方能奏效。
-
环中
概述:环中为经外奇穴名。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腿痛等。拼音:huánzhōng代号:EX-LE1出处:《中国针灸学》环中穴的定位:环中穴在臀部,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的中点。深层有坐骨神经干和股后皮神经干经过,并有臀下神经、坐骨神经肌支和臀下动脉分布。刺灸法:刺法:直刺1~灸法:可灸。或艾条灸10~
-
参茸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enrongJiu标准编号:WS3-B-2926-98处方:菟丝子6g牛膝4g熟地黄4g肉苁蓉4g鹿茸2g人参2g附子(制)2g黄芪2g五味子2g茯苓2g山药2g当归2g龙骨2g远志(制)2g红曲1g制法:以上十五味,鹿茸、人参粉碎成粗粉,备用。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M)。功能与主治:滋补强壮,助气固精。
-
转筋饮
《仙拈集》卷二:方名:转筋饮组成:木瓜2钱,吴茱萸2钱,食盐5分。主治:腿痛转筋,上冲入腹。用法用量:水煎服。
-
荣筋拈痛洗腿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方名:荣筋拈痛洗腿方组成:宣木瓜4钱,赤芍3钱,橘络3钱,乳香3钱,全当归4钱,没药2钱,红花2钱,防风3钱,透骨草3钱。主治:腿痛。于洗手荣筋方去桂枝等扬上横行之药,而加重消瘀之品,使药力专一下行。洗时兑入烧酒,更促血行,则化瘀活血、荣筋定痛之力更著。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法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X线摄片检查,可见脊柱侧凸和生理前凸改变,椎间隙变窄或左右不等宽,前窄后宽等,脊髓腔造影阳性有确诊和定位意义,肌电图检查对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此外,本症常需同急性腰扭伤、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腰椎滑脱症、马尾部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
小宽针疗法
小宽针疗法是以小宽针为主,拔罐、推拿为辅的综合疗法。起罐后用消毒纱巾压在穴位上按摩,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往复数分钟,碘酊棉球消毒穴位贴上胶布,24小时后取下。适用于一些疼痛性疾病,如头、项、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骨质增生、跟骨刺等,尤其对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效果更佳。
-
委上
委上为经外奇穴名。见《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大腿屈侧正中线,腘窝横纹中点直上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腿痛等。一般直刺1~2寸;可灸。
-
独叶一枝花
《*辞典》:独叶一枝花: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D Y Y ZhīHuā别名:雨流星草、肾子草(《贵州草药》)。花瓣直立,卵状披针形;唇的基部有1短爪。①《滇南本草》:治一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腰疼腿痛。②《贵州草药》:滋阴润肺,补益虚损。(《贵州草药》)③治肺燥咳,吐腥臭痰:雨流星草、马鞭草、车前草各五钱。
-
收阳粉
《御药院方》卷八:组成:藁本半两,麻黄根半两,白芷半两,米粉1两半。主治:一切虚汗、盗汗、自汗及漏风。用法用量:扑敷汗出、腿痛处。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搅和匀,纱帛包。
-
勾端螺旋体病
重者可见深度黄疸,出血明显如皮下瘀斑、鼻衄、咯血、呕血与便血,尿少至少尿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性昏迷。2.临床表现:急起发热,全身疼痛,腓肠肌疼痛与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压痛,中期出现明显的内脏损害,表现各个型的特殊症状群,如黄疸、出血,肾功能受损等。X线胸片检查,可见点片状阴影。
-
液体按摩
液体按摩是对软组织损伤疼痛局部注射后进行按摩的一种方法。采用纵推横揉、摇晃脊柱及按压,抖动等手法,目的在于恢复脊柱的生理弧度,缓解肌肉痉挛,增强局部病理组织的新陈代谢,消除组织水肿及无菌性炎症,从而治愈病痛。此法以治疗腰背痛为主,也可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肩、腿痛。
-
非性病性梅毒
概述:非性病性梅毒(地方性梅毒)(endemicsyphilis,nonvenerealsyphilis)是由螺旋体引起的地方流行性疾病,非性传播引起。最常见的是二期口腔黏膜斑。9个月自愈。单剂量苄星青霉素治疗本病及其接触者是有效的。在流行病学上与性传播梅毒有所不同,见表1。鉴别诊断:晚期患者需与梅毒、雅司、品他病相鉴别。
-
贝吉病
概述:非性病性梅毒(地方性梅毒)(endemicsyphilis,nonvenerealsyphilis)是由螺旋体引起的地方流行性疾病,非性传播引起。最常见的是二期口腔黏膜斑。9个月自愈。单剂量苄星青霉素治疗本病及其接触者是有效的。在流行病学上与性传播梅毒有所不同,见表1。鉴别诊断:晚期患者需与梅毒、雅司、品他病相鉴别。
-
非性病梅毒
概述:非性病性梅毒(地方性梅毒)(endemicsyphilis,nonvenerealsyphilis)是由螺旋体引起的地方流行性疾病,非性传播引起。最常见的是二期口腔黏膜斑。9个月自愈。单剂量苄星青霉素治疗本病及其接触者是有效的。在流行病学上与性传播梅毒有所不同,见表1。鉴别诊断:晚期患者需与梅毒、雅司、品他病相鉴别。
-
腰1
“腰1”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手册》。主治急性风湿痛、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指端动脉痉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末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尿崩症、遗精、遗尿、阳痿、闭经、前列腺炎、肾炎、皮肤黏膜综合征、外阴白斑。为下腹部、下肢、会阴部手术的针麻用穴。一般沿皮下斜刺1.5~
-
打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打火草:拼音名:DǎHuǒCǎo别名:香青、清明草来源:菊科打火草Anaphalisnepalensis(Speng.)Hand.根状茎细或稍粗壮,有长达20(40)cm,的细匐枝,密被白色绵毛,有顶生的莲座状叶丛。总苞片8-9层,花期放射状开展,最内层线状披针形,有长约全长1/3的爪部;高血压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
-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全
其特征为长骨骨干对称性的梭形增大及硬化。X线表现完全正常。病变为双侧性、对称性及全身性是本病的特征(图1,图2)。图1进行性骨干发育不全图2纹状骨病X线示意图辅助检查:化验检查一般正常,偶有AKP增高者预后:预后一般良好,重者可因颅内压增高及颅神经受压而产生头痛,失听,嗅觉减退、眼萎缩、面瘫等。
-
石斛牛膝汤
概述:石斛牛膝汤为方剂名,出自《妇科玉尺》卷四方。组成:石斛、牛膝、木瓜、白芍药、酸枣仁、生地黄、枸杞子、茯苓、黄柏、甘草、车前子。功能主治:主治产后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全生至宝丹
功效:补气养血,滋阴益肾。主治:男子肾亏遗精,腰痠腿痛,妇女产后血气不足,精神衰弱。《石室秘录》卷二:组成:芡实1斤,山药2斤,黑芝麻8两,小黄米(炒)3斤,薏仁1斤,白糖1斤,肉桂5钱。各家论述:或疑入肉桂恐动火,不知人非命门之火,不能生长,于七斤有余之药,加桂只五钱,不过百分之一,何热之有?
-
附子六物汤
处方:附子4钱,防己4钱,甘草(炙)2钱,白术3钱,茯苓3钱,桂枝4钱。功能主治:风寒湿邪流注四肢,关节烦痛,四肢拘急,恶寒自汗,小便不利;亦治骨疽、咬骨疽;兼治五痹。临床应用:腿痛:一妇人两腿作痛,时或走痛,气短自汗,诸药不应。诊之尺脉弦缓,此寒湿流注于肾经也。以附子六物汤治之而愈。
-
参茸虎骨酒
处方:虎胫骨4两,麻黄3两,防风2两,红人参1两,贯筋5两,桂枝3两,怀牛膝2两,白花蛇4两,炙马钱2两,防己4两,陈皮3两,杜仲2两,当归2两,木瓜4两,没药2两,灵仙3两,秦艽2两,肉桂4两,鹿茸1两,乳香2两,川断1两,补骨脂1两,龟版胶1两,羌活2两,血竭花3两。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
活络镇痛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uoluozhentongPian标准编号:WS3-B-2959-98处方:天南星300g红花150g防风150g白芷150g当归150g制法:以上五味,白芷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石油醚(30~腰痛、腿痛。
-
衡州乌药
《*辞典》:衡州乌药: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H nɡZhōuWūY o别名:矮脚樟(《中国药植图鉴》),木防己、十八症、九皮英、托食茶、消食树(《广西药植名录》)。木兰花碱除箭毒样作用外,主要为神经节阻断作用(见青木香条)。①《国药提要》:驱虫,利尿。③《广西植物名录》:散瘀消肿,祛风止痛。
-
红马蹄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马蹄乌:拼音名:H nɡMǎT Wū别名:金边莲、马蹄草、红马蹄窝、酸猪草来源:蓼科山蓼属植物中华山蓼OxyriasinensisHemsl.,以根状茎和叶入药。叶片圆心形或圆肾形,近肉质,长约6cm,宽约7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呈浅波状,并疏生短刺,上面平滑,绿色,叶脉及边缘约呈紫色,下面脉上有毛;
-
枇杷芋
《*辞典》:枇杷芋: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P P Y 别名:枇杷玉(《陕西中草药》),千斤重(《全展选编 传染病》)。生境分布:生于高山金背枇杷林下。性味:《陕西中草药》:涩微苦,温,有小毒。治腰酸腿痛,阳痿。附方:治血吸虫病:千斤重一至二钱(按体质强弱增减),威灵仙、槟榔、百部、火草根各三钱。
-
葡萄根
《*辞典》:葡萄根: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P TɑoGēn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根,10~②《纲目》:治腰脚肢腿痛,煎汤淋洗之良。(《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吐血:葡萄根、白茅根、侧柏叶、红茶花、茜草根、藕节。(《四川中药志》)③治筋伤骨折:葡萄鲜根捣烂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摘录:《*辞典》
-
上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山龙:拼音名:Sh nɡShānL nɡ别名:大接骨丹、兰果野葡萄、过山龙来源:葡萄科闷光蛇葡萄Ampelopsisbodimeri(Levl.etVan.)Rehd.,以根皮入药。单叶互生;花瓣卵形,长约2.2mm;性味:酸;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血。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便血,崩漏,白带。
-
小果白刺
拼音名:XiǎoGuǒB iC 别名:白刺、西伯利亚白刺、酸胖、哈莫儿、卡蜜、旁白日布、哈日木格[蒙名]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小果白刺NitrariaSibiricaPall.,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功能主治:调经活血,消食健脾。身体虚弱,气血两亏,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腰酸腿痛。5钱,水煎服。
-
川桂散
川桂散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川桂散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不能内服,皮肤破溃处禁用。2.血虚者慎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练功十八法
练功十八法是庄元明副主任医师为防治颈肩腰腿痛而专门设计的一套自身锻炼功法。腰肌劳损可选择“叉腰旋转”和“展臂弯腰”二节动作,以加强腰部病变部位功能锻炼,来减轻症状,消除骶棘肌、腰大肌痉挛,松解腰肌粘连,恢复腰部肌肉活动功能,增强肌力。
-
腰椎间盘突出
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三)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④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
凤尾蕉花
《中医大辞典》·凤尾蕉花:凤尾蕉花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四川中药志》记载的铁树花之别名。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活血去瘀,益肾固精。主治胃痛,吐血,咳血,跌打损伤,腰腿痛,痛经,带下,遗精。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温,有小毒。
-
解痉镇痛酊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ejingZhentongDing处方:辣椒浸出液760ml陈皮浸出液30ml水杨酸甲酯200ml薄荷脑10g制法:以上四味,混合,加香精适量,4小时后搅拌1~擦药处禁贴膏药;注:(1)辣椒浸出液取辣椒12000g切碎,加乙醇15OL,于55℃水浴中浸泡5天,抽取浸出液。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