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筋丸
《医宗金鉴》卷七十三:补筋丸:处方:五加皮蛇床子好沉香丁香川牛膝白云苓白莲蕊肉苁蓉菟丝子当归(酒洗)熟地黄牡丹皮宣木瓜各30克怀山药24克人参广木香各9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丸重9克。主跌仆伤筋,血脉壅滞,青紫肿痛者。主治:跌仆踒闪,筋翻筋挛,筋胀筋粗,筋聚骨错,血脉壅滞,宣肿青紫疼痛。
-
手臂出臼
又名曲瞅骱出、肘骨出臼、臂骱落出。可分为前、后脱臼,以后脱臼为多见。《伤科补要》:“其骱名曲瞅,自肘至腕,有正辅二根,其在下而形体长大连肘尖者为臂骨,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转骨,叠并相倚,下接于腕骨。内服复元活血汤,或七厘散、跌打丸,外敷栀乳散;肿消痛减后服补筋丸,并用五加皮汤外洗,配合功能锻炼。
-
曲䐐骱出
见《伤科补要》卷二。又名手臂出臼、肘骨出臼、臂骱落出。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因跌仆、扭撞所致。可分为前、后脱臼,以后脱臼为多见。治宜牵推或手翻托法复位,并绷带固定。内服复元活血汤,或七厘散、跌打丸,外敷栀乳散;肿消痛减后服补筋丸,并用五加皮汤外洗,配合功能锻炼。
-
井栏骨折断
井栏骨折断为病名,即锁骨骨折。出《陈氏秘传》。多因跌坠、撞击所伤。局部肿胀、疼痛,压之加剧,可有骨擦音,头倾斜于患侧,下颌偏向健侧,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折端移位者,治宜手法整复,给予固定;内服复元活血汤,七厘散,肿痛减轻后改服接骨丸、正骨紫金丹;后期服补筋丸,用海桐皮汤外洗,配合功能锻炼。
-
骨骱接而复脱
骨骱接而复脱病名。见《正体类要》上卷。常因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筋肉松弛引起;或因外伤性脱臼治疗不当,关节结构破坏所致。药物治疗宜滋补肝肾、强筋壮骨,可内服六味地黄丸、补筋丸;若气血虚者,可内服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外治可用五加皮汤外洗,配合局部按摩、功能锻炼,或针灸疗法。
-
膝盖损断
膝盖损断病名。指髌骨因外伤而损折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六。症见局部肿胀、压痛、瘀血、膝关节活动受限、断损处压痛,可触到凹陷并可闻及骨声。可配以药物内服,初期宜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肿痛减轻后改服接骨丸,或正骨紫金丹;断端愈合后,服补筋丸,去抱膝,用损伤洗方外洗,同时配合功能锻炼。
-
髃骨伤
指肩胛骨因外伤而损折者。见《医宗金鉴》卷八八。症见伤处肿胀疼痛,甚者臂肘亦肿,或肱骨头离位突出。对于有移位骨折者则应施行手法整复,给予固定;内治可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肿消痛减后改服接骨丸、正骨紫金丹;后期恢复时服补筋丸。外治用海桐皮汤外洗患处,并配合进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