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苦酒絮裹足方
处方:苦酒。功能主治:霍乱转筋。用法用量:以苦酒煮衣絮,絮中令温,从转筋处裹之。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普济方》卷二○三
-
乌喙汤
《普济方》卷三○一:方名:乌喙汤组成:苦酒3升,乌喙5枚。主治:阴中息肉突出。用法用量:上以苦酒浸乌喙。3日1洗,1日夜3-4度。
-
苦酒煮豆方
处方:赤小豆1升。制法:以苦酒渍之,熬之燥,复渍满3日,令色黑。功能主治:金疮烦闷。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1日3次。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
鬼臼浆
处方:鬼臼叶1把。制法:上细锉,以苦酒渍之,捣绞取汁1升。功能主治:射工中人,寒热。用法用量:顿服,每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角灰散
处方:牛角(烧灰)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蜂螫。用法用量:以苦酒调敷痛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一物瓜蒌薄贴
《外台》卷二十四引《删繁方》:方名:一物瓜蒌薄贴组成:瓜蒌根。主治:痈肿。用法用量:上纳苦酒中,浸5宿取出,熬毕,捣为散。以苦酒和涂纸上,贴肿上。
-
乌梅醋法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肘后方》,名见《直指》卷二十四:方名:乌梅醋法别名:乌梅酒组成:乌梅仁。主治:手指忽肿痛,名为代指。用法用量:杵,苦酒和。附注:乌梅酒(《仙拈集》卷二)。
-
盐梅汤
《普济方》卷三○一:方名:盐梅汤组成:乌梅14枚,钱40文,盐3撮,苦酒1升。主治:阴囊下湿痒皮剥。用法用量:于铜器内总渍9日,洗之。
-
奚凤鸣
奚凤鸣明代医生。上海(今上海市)人。少习疡医,善治痈疽。认为痈疽中间溃烂,四周积有腐溃物时,非吸之不能尽。故治此种病时,招募人先用苦酒嗽口后,去吮痈疽。对贫穷病人,则亲为吮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