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漏
概述:血漏:1.热漏;《外科启玄》卷七:“时时下鲜血不止是也。”经漏又名月漏、血漏、经血不断、漏下、漏下不止、月水不绝、月水不断、经脉不止、经候不止等。指阴道出血淋沥不断,或经期血来而持续日久不止,血量较少或略增多。病因多为气虚、血热、阴虚、气郁、血瘀等,致使气血失调,冲任不固而为经漏。
-
八漏
包括气漏、风漏、阴漏、冷漏、痔漏、血漏、瘘枯漏、痿腮漏等。1.《证治准绳·杂病》:“不论(眼之)何部生漏,但从黄昏至天晓则痛胀,流水作青黑色或腥臭不可闻,日间则稍可,非若他证之长流,乃幽阴中有伏隐之火随气升而来,故遇阴分即病重,治当温而清之。”《外科启玄》卷七:“孔内出白脓黄水不止者是也。”
-
热漏
热漏病名。指漏症合并有明显下血者。出《外科启玄》卷七。即血漏。证治可参见血漏条。
-
加减固胎饮子
《宋氏女科秘书》:加减固胎饮子:处方:白艾熟地川芎条芩白芍阿胶各3克当归白术各4.5克甘草0.9克功能主治:养血安胎。治怀孕血漏。用法用量:水煎服。气虚不能固守者,加人参3克;觉有风者,加荆芥穗3克;如觉有痰下坠者,加升麻3分,制半夏8分;如觉心手热甚者,加黄芩8分,生地1钱。
-
吕宋果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吕宋豆的成熟种子。基部有圆形的种脐。还有马钱子碱0.5%、少量的小檗碱以及三个16-烷氧基番木鳖碱:16-甲氧基番木鳖碱、16-乙氧基番木鳖碱和16-丙氧基番木鳖碱。性味:苦,寒,有大毒。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腹痛泻利,疟疾,虫积,刀伤出血,蜈蚣咬伤。②治刀斧伤血漏:吕宋果,刮末敷患处。
-
经漏
见《兰室秘藏》。又名月漏、血漏、经血不断、漏下、漏下不止、月水不绝、月水不断、经脉不止、经候不止等。指阴道出血淋沥不断,或经期血来而持续日久不止,血量较少或略增多。病因多为气虚不摄,血热妄行、阴虚、气郁、血瘀等,致使气血失调,冲任不固而为经漏。辨证治疗,参见崩漏条。
-
崩露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处方香附(醋制)6钱,野党参(去芦)6钱,焦枳壳4钱,陈皮6钱,当归6钱,棕板炭8钱,生地8钱,莲房炭6钱,生白芍6钱,贯众炭6钱,茜草4钱,丹皮炭6钱,血余炭4钱,甘草3钱,焦栀子4钱,杏仁皮炭5钱,焦广木香3钱。主气郁不舒,肝胃不和,血崩血漏,淋漓不断,过期不止。注意忌烦恼气怒。
-
月水不绝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见《兰室秘藏》。又名月漏、血漏、经血不断、漏下、漏下不止、月水不绝、月水不断、经脉不止、经候不止等。指阴道出血淋沥不断,或经期血来而持续日久不止,血量较少或略增多。病因多为气虚、血热、阴虚、气郁、血瘀等,致使气血失调,冲任不固而为经漏。
-
血沙淋
指妇人月经来时,交合阴阳,伤于血络,而致经漏淋漓不止,俗名血沙淋。经漏又名月漏、血漏、经血不断、漏下、漏下不止、月水不绝、月水不断、经脉不止、经候不止等。指阴道出血淋沥不断,或经期血来而持续日久不止,血量较少或略增多。病因多为气虚、血热、阴虚、气郁、血瘀等,致使气血失调,冲任不固而为经漏。
-
升阳四物汤
《医略六书》卷三十:组成:熟地5钱,当归3钱(醋炒),白芍1钱半(炒),川芎1钱,白芷1钱半(炒黑),升麻5分(炒黑),血余3钱(炒炭)。升麻升少阳清气,白芷升阳明清气,二药炒黑,均能止血定漏;血余炭去宿生新,力能止血以定漏血也。水煎温服,使经血内充,则清阳敷布,而冲任脉定,血无妄渗之虞,何漏血之不止哉!
-
漏泄
漏泄古病名。出《灵枢·营卫生会》:“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本病由于感受风邪,腠理开开疏,复因热食之气蒸泄所致。《证治要诀》卷九:“胃气不固,荣血漏泄,宜黄芪建中汤加浮麦少许。”
-
月水不断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妇人月水不断者,由损伤经血,冲脉任脉虚损故也。”又名月漏、血漏、经血不断、漏下、漏下不止、月水不绝、月水不断、经脉不止、经候不止等。指阴道出血淋沥不断,或经期血来而持续日久不止,血量较少或略增多。病因多为气虚、血热、阴虚、气郁、血瘀等,致使气血失调,冲任不固而为经漏。
-
小牛角(角思)散
《千金翼》卷八:方名:小牛角(角思)散组成:小牛角(角思)5枚(烧令赤),龙骨1两,禹余粮2两,干姜2两,当归2两,阿胶2两(炙),续断3两。主治:妇人带下五贲,外实内虚。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方专主五贲下血。禹余粮以治带下赤白,血闭癥瘕,能行能止,匡佐上二味之功益力;
-
小乌金丸
《宁坤秘籍》卷上:方名:小乌金丸别名:乌金丸组成:海金沙3钱(煅),僵蚕5钱,侧柏叶5钱,小茴香5钱,百草霜5钱,川芎5钱,防风8钱,当归8钱,厚朴6钱,苍术4钱。主治:胎前血漏,有孕红来如行经,应期一至。制备方法:用早米糊为丸。附注:乌金丸(《经验女科》)。
-
带下五贲
带下五贲病名。《千金要方》卷四:“带下五贲:一曰热病下血;二曰寒热下血;三曰经脉未断,为房事则血漏;四曰经来举重,伤任脉下血;五曰产后脏开经利。”可见带下五贲系指五种不同原因引起之有血性分泌物的带下病。
-
川芎蒲黄黑神散
处方:地黄(蒸晒9次或21次如黑角色,不可经冷水,称1两生者,煮取半两),当归(酒浸,火焙,称)1两1分,肉桂(去粗皮,不见火)1两1分,干姜1两1分,白芍药1两,甘草(炙)半两,真蒲黄(白纸上焙)1两,附子(炮)2钱,黑豆1两半(炒,去皮),川芎1两。若呕逆恶心,人参、陈皮汤调下;摘录:《普济方》三五七
-
棕榈散
《鸡峰普济方》卷十:棕榈散:处方:棕榈刺蓟桦皮龙骨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张涣方:方名:棕榈散组成:棕榈(烧灰)1两,荆芥(去枝梗)1两,侧柏(炙黄)1两,牛膝半两,枳壳半两,黄耆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