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宫绣
黄宫绣清代医家。宜黄(属江西)人。撰《医学求真录》十六卷于1750年,未见流传。现有《脉理求真》、《本草求真》、《锦芳医案》(又名《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均刊于1769年。其中以《本草求真》一书系对《本草纲目》删繁撮要而成,影响较为广泛,简明扼要,切合临床实用。
-
恶漏
恶漏病名。指有多个漏管且周边有组织坏死者。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坏疽漏。证治可参见该条。
-
穿臀漏
穿臀漏病名。复杂性肛漏之一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该漏管可穿过臀部外侧,患者常疼痛难忍,患部脓水淋漓,往往可形成多条漏管。宜用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参见肛漏条。
-
穿裆漏
穿裆漏病名。属复杂性肛漏之一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该漏管可通向会阴部,如进一步可穿透阴囊。治宜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证治可参见肛漏条。
-
甘硼水
处方:硼砂半斤,炉甘石半斤。制法:加水10倍煎,滤净去滓,候冷,贮玻璃瓶内。功能主治:去腐消炎。主用法用量:用消毒药棉蘸洗伤口。摘录:《实用正骨学》
-
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是用正交表作为因素分析的一种高效设计法,在中药复方各组份对疗效的影响分析中较为方便而实用。
-
张杲
张杲为宋代医家。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医说》一书的作者。书中汇集医事文献。凡历代名医、医书、针灸及治疗医案等都有载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张季明
张季明即张呆。张杲为宋代医家。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医说》一书的作者。书中汇集医事文献。凡历代名医、医书、针灸及治疗医案等都有载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潜斋简效方
《潜斋简效方》医方著作。一卷。清·王士雄辑。刊于1853年。本书收录民间验方100余首,分为头风、面皱、肺痈等40余类予以简要论述,选方大多简便实用。未附王氏所撰《潜斋医话》。现存清刻本和民国铅印本。
-
女科要略
《女科要略》为妇产科著作。一卷。清·潘霨撰。刊于1877年。分调经、安胎、临产及产后四节。论述简要,内容比较切于实用。本书收入《韡园医学六种》中。
-
痘疹百问秘本
《痘疹百问秘本》痘疹专著。不分卷。清·吴学损刊于1676年。本书以问答体裁将痘疹诊治中的一些经常遇到的问题综括为175问,并逐一作了解答。论述简单,但切于临床实用。现存清刻本。
-
本草发明
《本草发明》为药物学著作。6卷。明·皇甫嵩撰。刊于1578年。本书卷1~2总论药性及制方之义;卷2~6按草、木、果、菜等部,分论各药。每药多参考金元以来各家之说及作者心得总括而成。因此切于临床实用。现存明刻本。
-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为书名。6卷(即《医宗金鉴》卷50~55)。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介绍诊察儿科病证的要领及小儿初生后各种杂病的证治。论述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附面部望诊图、虎口三关脉纹图等。
-
愿体医话
《愿体医话》医话著作。又名《愿体医话良方》。清·史典撰。刊于1838年。前载医话12则,后载各种急救法及20多种急症的简易治法,大多为民间效方。切于临床实用。现有《潜斋医学丛书》本。
-
眼科心法要诀
眼科心法要诀即《医宗金鉴》卷七十七-七十八。内容除总论眼科诊法外,将眼科疾病分为内障24证,外障48证。均编成七言歌诀,附加注释,内容简明实用。
-
祁宏源
祁宏源(约1760~)为清代外科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名医祁坤之孙,尽得家传,行医50余年,颇有医名。奉诏于公元1739年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乃取其祖之《外科大成》编辑而成。列证详备,治法实用,又编歌括、绘图260余幅以便览诵,因而流传颇广。
-
本草从新
《本草从新》为药物学著作。清·吴仪洛撰。刊于1757年。作者鉴于《本草备要》的作者汪昂“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揉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故重新将该书修订。内容半数保留,半数增改,并补充了一些《本草纲目》所未收载的药物,故名《本草从新》。全书分类法参照《本草纲目》,共收药物720种。建国后有排印本。
-
止咳化痰汤
《实用正骨学》:组成:川贝3钱,浙贝3钱,制半夏2钱,竹茹钱半,冬花3钱,炙桑皮3钱。主治:跌打损伤,大小便通利后,痰嗽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
-
仁端录痘疹
《仁端录痘疹》即《仁端录》。《仁端录》为痘疹专著。十六卷(又有五卷本及十卷本)。又名《仁端录痘疹》、《仁端录痘疹玄珠》。明·徐谦撰。撰年不详。包括痘病总括、辨痘形色、分期调治、痘疹兼杂症、治疗方药及药性、痘病歌赋和杂说等,内容较简明实用。现存清刻本。
-
仁端录痘疹玄珠
《仁端录痘疹玄珠》即《仁端录》。《仁端录》为痘疹专著。十六卷(又有五卷本及十卷本)。又名《仁端录痘疹》、《仁端录痘疹玄珠》。明·徐谦撰。撰年不详。包括痘病总括、辨痘形色、分期调治、痘疹兼杂症、治疗方药及药性、痘病歌赋和杂说等,内容较简明实用。现存清刻本。
-
一草亭目科全书
《一草亭目科全书》为眼科专书。明·邓苑撰。撰年未详。书中将目瘴总括为内障与外障二类,首为议论叙述生理病理;并附小儿眼病治法。叙述简要,方剂切于实用。1949年后有排印本(与《异授眼科》合刊)。
-
疡科选粹
《疡科选粹》外科著作。明·陈文治撰。刊于1628年。本书系精选历代外科各家学说参以作者临床经验编纂而成。包括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及伤科的各类病证共分111篇,所载方药多切于实用。本书除一般坊刻本外,另有徐大椿的评点本。现存明清刻本。
-
疡科纲要
《疡科纲要》外科著作。一卷。张寿颐撰。首先总论外疡的辨证、辨脉及治疡各类方药;其次为治疡验方、止血方及五官科病证验方,内容简要实用。现存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仁端录
《仁端录》为痘疹专著。十六卷(又有五卷本及十卷本)。又名(仁端录痘疹》、《仁端录痘疹玄珠》。明·徐谦撰。撰年不详。包括痘病总括、辨痘形色、分期调治、痘疹兼杂症、治疗方药及药性、痘病歌赋和杂说等,内容较简明实用。现存清刻本。
-
集验良方拔萃
《集验良方拔萃》医方著作。清·恬素辑。刊于1841年。本书选收以外科疾病为主的验方近200首,分别介绍其主治、配方及用法。内容简要实用。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又有石印本和铅印本。
-
全体百穴歌
《全体百穴歌》为书名。明-陈会编。书将全身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概括为歌诀。简明实用,便于诵记。
-
(鱼孚)溪外治方选
《(鱼孚)溪外治方选》医方著作。二卷。陆锦燧辑。刊于1918年。书中专门辑录各科疾病的外治方,分为关窍、筋、骨、身形等120门,约一千数百余首,多属简易实用。现存初刊石印本。
-
中医儿科学纲要
《中医儿科学纲要》儿科著作。江苏省西医学习中医讲师团、南京中医学院儿科教研组合编。全书分总论、各论二篇。总论介绍了中医儿科发展的概况和儿科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内容简明实用。语言浅近通俗,适于初学者或西学中医务人员习用。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经验良方
《经验良方》医方著作。三卷。清·陆画邨辑。刊于1786年。本书属于民间验方汇编,内容按疾病分类,所收方剂多简便实用。书中并收载了《孙真人海上方》等书的部分方药。现存清刻本。
-
古今名医方论
《古今名医方论》为方书。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现存多种精刻本,多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铅印本。
-
葡萄形内痔
葡萄形内痔病名。肛门痔之一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指多个内痔状如葡萄者。症见粘膜表面微嫩,颜色鲜红,便时常有血出。治宜结扎或手术治疗。
-
实用铜人经穴图
《实用铜人经穴图》为针灸图谱名。董德懋编绘。刊于1940年。现有北京中国针灸研究社彩印本。
-
实用兽医针灸学
《实用兽医针灸学》为书名。江西省农业中兽医实验所编。1958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实用针灸
《实用针灸》为书名。何保义编。1975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
实用针灸大全
《实用针灸大全》为书名。刘汉银编著。1988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
实用针灸疗法
《实用针灸疗法》为书名。李倩侠著。1957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
实用针灸推拿手册
《实用针灸推拿手册》为书名。胡兴立著。2003年8月学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简明的中医、经络、针灸、推拿等有关理论为上篇,以100余种各科杂病的针灸,推拿治疗为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