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取穴
局部取穴(localpointselection)为取穴法之一。属近部取穴。这是《黄帝内经》中“以痛为输”“随而调之”等选穴原则的运用。如眼病取承泣、睛明;耳病取耳门、听宫、听会;胃痛取中脘;遗尿取中极,以及取用局部压痛点等。若病痛局部有炎性病灶、创伤、疤痕或其下有重要脏器时,可改用邻近取穴等法。
-
近道取穴
概述: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指在病痛所在的部位上选取有关穴位,这是《内经》中“以痛为输”“随而调之”等选穴原则的运用。如眼病取承泣、睛明;耳病取耳门、听宫、听会;胃痛取中脘;遗尿取中极,以及取用局部压痛点等。鼻病取上星、通天;
-
药棒疗法
1.点法将药棒尾端放在食指和中指中节上,拇指压棒,用腕力叩击,棒点要叩在穴位上,力求准、稳,用力轻、着力匀、触面小,使病人有痰、胀、麻并沿其经络循行路线放散。上述药物研细末,用白酒6000ml浸泡10天后,以软质木料制成叩击锤,放入药液浸泡后,取出叩击患肩肩髃、肩髎、肩前、肩后、曲池及阿是穴等,叩击频率90~
-
不宁腿综合征
疾病别名多动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胫骨不安症,肌性焦热,腿部神经过敏症,无力性脚感觉异常症,Ekbom综合征,astheniccruralparesthenia,anxietastibia,impatiencemusculaire,legjitters疾病代码ICD:G98疾病分类风湿免疫科疾病概述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legssyndrome,RLS)又称多动腿综合征或不安腿综合征。
-
近节段取穴
近节段取穴为取穴法分类名。通常所称的局部取穴、邻近取穴均可归属此类。针麻中,颅脑手术取颧髎,甲状腺手术取扶突,颈部手术取合谷、内关等均是。参见远节段取穴:远节段取穴为取穴法的一种。指在临床治疗或针麻时所选用的穴位与病痛或手术部位不属同一或邻近的脊髓节段所支配,通常所称的远道取穴可归属此类。
-
四周取穴
四周取穴即邻近取穴。邻近取穴为取穴法之一。指在靠近病变部位的周围选取有关穴位进行治疗,其范围较局部取穴为广。如眼病取风池、太阳;鼻病取上星、通天;膝痛取阳陵泉、阴市等。
-
远节段取穴
远节段取穴为取穴法的一种。指在临床治疗或针麻时所选用的穴位与病痛或手术部位不属同一或邻近的脊髓节段所支配,通常所称的远道取穴可归属此类。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通常所称的局部取穴、邻近取穴均可归属此类。针刺麻醉中,颅脑手术用颧谬,甲状腺手术取扶突,颈部胸部手术取合谷、内关等均是。
-
手厥阴经筋
手厥阴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治以“燔针劫刺”(即火针快速针刺),以局部取穴为主。分支进入腋内后,散布胸中,结于贲。上经上臂的内侧,结于腋下,分散前后挟在胁旁。
-
火针法
患者来取合适的体位。如属较浅的点刺法,可以烧至通红,速入疾出,轻浅点刺。颜面部除了面部痣及扁平疣外一般不用火针,尤其靠近五官的穴位不宜火针针刺。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痹证、胃下垂、慢性泄泻、痢疾阳萎、痈疽、痔疮、瘰疬、腱鞘囊肿、象皮腿、月经不调、小儿疳积,以及某些皮肤病如疣、痣、癣、疮节等。
-
近取
近取为近道取穴的简称。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选取穴位。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
-
近部取穴
近部取穴(neighboringpointselection)为取穴法之一。指在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腧穴。即近道取穴。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近部取穴多用于治疗病位较局限和体表部位反应较为明显的病症。如鼻塞选迎香;面瘫选颊车、地仓等。
-
就近取穴
就近取穴即近道取穴。近道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又称近部取穴、就近取穴,简称近取。与远道取穴相对。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选取穴位。包括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
-
手阳明经筋
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行的从肩髃部上颈;手阳明经筋起于食指的桡侧端,结于腕背桡侧,沿前臂上行结于肘的外侧,上行臑部(上臂外侧)结于肩髃(肩峰端);治以“燔针劫刺”,以局部取穴为主。手阳明经筋(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
-
足太阳经筋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足太阳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从外踝分出的一支,结于腨外(腓肠肌部),上行至腘窝内侧缘,与胭部的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
足太阴经筋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足太阴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其病症,可见足大趾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部疼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扭转疼痛并向上牵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与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
-
邻近取穴
邻近取穴(nearbypointselection)为取穴法之一。属近部取穴。指在靠近病变部位的周围选取腧穴。其范围较局部取穴为广。如眼病取风池、太阳;鼻病取上星、通天;膝痛取阳陵泉、阴市等。
-
结合解剖部位选穴
结合解剖部位选穴为取穴法之一。指在病变脏器或器官的附近选取穴位。与局部取穴同义。如头痛、头晕和脑内的病变,可选取百会、四神聪、风府、风池等头部穴位;胃溃疡,可选取中脘、梁门、肝俞、胃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