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津
金津穴取穴:正坐位,张口,在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处取穴。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刺灸法:点刺出血。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金津、玉液
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金津玉液
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华池金津、神水玉液
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玉液
概述:玉液:1.道家养生术语;《针灸大全》列作奇穴,名玉液(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称金津,右称玉液)。正坐张口,舌卷向上方固定,于舌面下,舌系带右侧之静脉上取穴。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
-
津窍
津窍为舌下廉泉穴和玉英穴(或作金津穴和玉液穴),为分泌津液的孔道,故称津窍。金津玉液为经外奇穴名。《医经小学》列作奇穴。位于舌体下面,舌系带两侧之静脉上,卷舌取之。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黄疸、消渴、口腔溃疡、舌炎、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右玉液
右玉液为经外奇穴名。金津玉液为经外奇穴名。《医经小学》列作奇穴。位于舌体下面,舌系带两侧之静脉上,卷舌取之。左名金津(EX-HN12),右名玉液(EX-HN13)。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黄疸、消渴、口腔溃疡、舌炎、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左金津
左金津为经外奇穴名。金津玉液为经外奇穴名。《医经小学》列作奇穴。位于舌体下面,舌系带两侧之静脉上,卷舌取之。左名金津(EX-HN12),右名玉液(EX-HN13)。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黄疸、消渴、口腔溃疡、舌炎、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