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
廉为体表定位用词。即“侧”或“面”。上(下)廉即上(下)侧(面),内(外)廉即内(外)侧(面)。《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
过肩疽
概述:过肩疽:1.无头疽生于肩之后廉;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属小肠经。又名疵痈、丁疽。是指生于肩部的有头疽。肩疽因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出于肩中廉(肩峰中部)的肩疽名肩中疽;生于肩前廉(肩峰前侧)的肩疽名乾疽;生于肩后廉(肩峰后侧)的肩疽名过肩疽。筋疽的别名。
-
曲角
曲角为人体部位名。曲隅又称曲角、曲周,俗称鬓角。位于额角外下方,耳前上方的发际呈弯曲下垂的部分。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等所过。足少阳经的颔厌、悬颅、悬厘穴所在。《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耳前角上各一,耳前角下各一。”王冰注:“谓颔厌二穴也,在曲角下,颞颥之上廉…
-
少阳脉
少阳脉为经脉名,即足少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少阳脉,系于外踝之前廉,上出鱼股之外,出口上,出目前。心与胁痛,不可以反稷(侧),甚则无膏,足外反,此为阳厥。是少阳脉主治其所产病:□□□头颈痛,胁痛,疟,汗出,节尽痛,脾(髀)外廉痛,□痛,鱼股痛,膝外廉痛,振寒,足中指踝(痹),为十二病。”
-
乾疽
定义:乾疽为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是指生于肩之前廉(肩峰前侧)的无头疽,属大肠经。出《证治·疡医》卷三。又名疵痈、丁疽。是指生于肩部的有头疽。肩疽因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出于肩中廉(肩峰中部)的肩疽名肩中疽;生于肩前廉(肩峰前侧)的肩疽名乾疽;生于肩后廉(肩峰后侧)的肩疽名过肩疽。
-
两脚五舟
两脚五舟为穴名。亦称“足五舟”。《灸法图残卷》:“两脚五舟,在膝下廉文(纹)头。”据图所示,位置约在膝髌之内后方。
-
石湛棠
石湛棠即石芾南。石芾南(芾音fu福)为晚清医家。字寿棠,又字湛棠。安东(属江苏)人。举孝廉,世医,撰有《医源》一书(1861),总论人身脏腑、五行、阴阳、四诊、内、妇、儿等科,以及用药等。另辑有《温病全编》(1867)一书。
-
卢廉夫
卢廉夫即卢和。卢和为明代医家。字廉夫。东阳(今浙江东阳)人。著有《食物本草》二卷、《丹溪纂要》二卷。他在医学思想上,推崇朱丹溪。《丹溪纂要》一书,是他对朱丹溪著述通过学习体会而予以注释之作。
-
朱天璧
朱天璧(17世纪)为明代医家。字蘧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崇祯年间(1642)举孝廉。平素注意医药,曾在海上卖药。当时值兵荒马乱,行医不计酬,救活颇多。著有《医准》一书,佚。
-
内廉
内廉即内侧缘。《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
周其芬
周其芬清代广东顺德人。字桂山。邑中孝廉。通医,尝将亲见及手验之方辑为《经验良方》以症类方,附录成药。后由同邑梁玉成、金陵莹轩氏分别增补而成《增刊经验良方》(1829年)、《济世良方合编》六卷(1845年)。
-
郑欐
郑欐清代医家。字积厚。博野(今属河北)人。弱冠补博士弟子员。乾隆元年(1736年)举孝廉方正。潜心医书,亲制药饵,详择古方以济世。著《广仁集》,今佚。卒年七十六。
-
石寿棠
石寿棠即石芾南。石芾南(芾音fu福)为晚清医家。安东(属江苏)人。举孝廉,世医,撰有《医源》一书(1861),总论人身脏腑、五行、阴阳、四诊、内、妇、儿等科,以及用药等。平生有著作多种,现行世者有三种,即《温热学讲义》,有台湾印本,《医原》三卷,《温病合编》,俱有刊本行世。
-
李腾龙
李腾龙清代医生。字耀云,山西长治县人。为人性情廉介,交游谨慎,精于医学,亦兼谙勘舆之术。
-
朱蘧庵
朱蘧庵(蘧音qú瞿)即朱天璧。朱天璧(17世纪)为明代医家。字蘧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崇祯年间(1642)举孝廉。平素注意医药,曾在海上卖药。当时值兵荒马乱,行医不计酬,救活颇多。著有《医准》一书,佚。
-
却
却是指经脉进而又退称却。《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
-
石芾南
石芾南(芾音fu福)为晚清医家。字寿棠,又字湛棠。安东(属江苏)人。举孝廉,世医,撰有《医源》一书(1861),总论人身脏腑、五行、阴阳、四诊、内、妇、儿等科,以及用药等。另辑有《温病全编》(1867)一书。
-
卢和
卢和为明代医家。字廉夫。东阳(今浙江东阳)人。著有《食物本草》二卷、《丹溪纂要》二卷。他在医学思想上,推崇朱丹溪。《丹溪纂要》一书,是他对朱丹溪著述通过学习体会而予以注释之作。
-
传信方集释
《传信方集释》为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为医方著作。见《唐书·艺文志》。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集释》,主要是从古方书辑佚而得,共45方。
-
单侧鼻导管氧疗法
单侧鼻导管氧疗法是指将鼻导管插入一侧鼻腔达软腭水平进行吸氧的氧疗法。此法简单、方便、价廉,适用于多数缺氧患者。
-
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
概述: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隶属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19年组建,任期3年。2023年4月换届。
-
余显廷
余显廷清代医学家。字廉斋,呈橘泉子。江西婺源县人。精于医术,撰有《脉理存真》。系将其祖余燕峰之《脉理》加以疏注而成。现有刊本行世。
-
弹簧压力计
弹簧压力计是弹性压力计的一类。根据弹性元件的变形程度而测定压力。测压范围很广,测压下限可低至0.13兆帕,也可高达几百兆帕(几千公斤力/厘米2)。构造简单,便于携带,装置容易,价格底廉,有单圈弹簧管压力计及多圈弹簧管压力计之分。
-
传信方
《传信方》为医方著作。见《唐书·艺文志》。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传信方集释》,主要是从古方书辑佚而得,共45方。
-
下膊
下膊即前臂。指肘以下,腕以上的部分。《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下肘内,循臂内后廉。”2.臂即上肢由肩至腕部分。即上臂和前臂的合称。《类经图翼》:“肘之上下皆名臂。”
-
腘
腘为人体部位名。指膝部后方屈膝时的凹处,俗称腿凹或膝弯。《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
-
第五伦
第五伦东汉初官吏。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举孝廉,补淮阳国医工长。
-
曹庭栋
曹庭栋(1699-?年)清代养生家。一作廷栋。字楷人,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浙江嘉善人。天性恬淡,曾被举孝廉而坚辞不就。勤奋博学,于经史、词章、考据等皆有所钻研。尤精养生学,并身体力行,享寿过九旬。撰有《考考恒言》一书,为著名老年养生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