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血
留血外溢留积的死血。《灵枢·九针十二原》:“补曰随之……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素问·调经论》:“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
-
王瓜根
化学成分:本品含氧代葫芦烯三醇三糖苷、糖蛋白、胆碱、精氨酸、淀粉等。㈤草酸钙方晶呈类方表、双锥形或尖多角形,直径3-11μm,长至17μm。2.《别录》:疗诸邪气热结,鼠痿,散痈肿留血,妇人带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数不禁,逐四肢骨节中水,治马骨刺人疮。
-
留
《灵枢·五变》:“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又:“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见“留血”。③针术的一种,今称留针法。即针刺得气后,置针于穴上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出针。多适用于虚寒之证。《灵枢·经脉》:“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见“留者攻之”。
-
菴(艹闾)子酒
《圣惠》卷七十二:方名:菴(艹闾)子酒组成:菴(艹闾)子1斤,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大麻仁2升。主治:妇人夙有风冷,留血结聚,月水不通。产后脏腑风虚,恶血凝滞,致月水不通。用法用量:每服3合,温饮,渐加至5合,日3次。制备方法:上为末,于瓷瓶内,以酒2斗浸,密封头,五日后。
-
右胁痛
痰饮流注肝经,喘咳引痛者,二陈汤加南星、苍术、川芎、柴胡、白芥子或入青黛少许,姜汁二匙…七情凝滞,如有物刺痛,气促呕吐者,分气紫苏饮、流气饮子、调中顺气丸。”《万病回春·胁痛》:“推气散治肝邪入肺,右胁痛甚,胀满不食。”治之宜疏肝清火理血,左金兼桃仁、红花、钩藤、青皮之属。”
-
藕粥
《老老恒言》卷五:方名:藕粥组成:藕。功效:健脾止泄,开胃消食,散留血;久服令人心欢。主治:热渴。年老虚弱,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热病后口干烦渴。用法用量:切片,煮粥。
-
鹿齿
《*辞典》:鹿齿:出处:《唐本草》拼音名:L Chǐ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牙齿。原形态:形态详鹿茸条。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瘘,心腹痛。②《本草蒙筌》:理鼠瘘,攻疮毒,水磨湿涂。
-
重实
重实①病证名。指脉症俱实。《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②实证误用补药使实证更实。《素问·八正神明论》:“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
-
举斑汤
处方:白芍药1钱,当归1钱,升麻5分,柴胡7分,白芷7分,穿山甲2钱,水姜1片。功能主治:托里举斑。如下后斑渐出,更不可下,设有下证,宜少与承气缓服。倘大下则元气不振,斑毒内陷则危,宜此方。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如下后斑毒隐伏,反见循衣撮空,脉微者,加人参3钱,得补发出者不死。摘录:《温热暑疫全书》卷四
-
托里举斑汤
处方:白芍当归各3克升麻1.5克白芷2.1克柴胡2.1克川山甲6克(炙黄)功能主治:扶正托里,和血解毒。治斑疹误下,邪留血分,斑毒内陷。摘录:《瘟疫论》卷上《痧喉汇言》:组成:升麻1钱,柴胡1钱,当归2钱,白芍1钱(酒炒),白芷1钱,山甲半钱,防风1钱半(汤泡,炒,研),浮萍草2钱,炙甘草5分。
-
诛
《素问·离合真邪论》:“诛罚无过,命曰大惑。”②指针刺放血。《灵枢·九针十二原》:“必无留血,急取诛之。”《灵枢·大惑论》:“先其脏腑,诛其小过,后调其气。”《医学源流论·人参论》:“即使用药不误,病实难治,而医者之罪已不可胜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