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调气平胃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调气平胃散:处方:木香乌药白豆蔻仁檀香砂仁各3克藿香3.6克苍术4.5克厚朴(姜汁炒)陈皮各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芳香辟秽,调气和中。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温服。主治:卒暴尸厥,触犯邪气,昏晕卒倒无所知。胃气不和,胀满腹痛。附注:调气和胃散(《赤水玄珠》卷十六)。
-
忧郁
中医:忧郁病证名。《景岳全书·杂证谟》:“若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本无邪实。”若初郁不开,未至内伤而胸膈痞闷者,宜二陈汤、平胃散,或和胃煎、调气平胃散、神香散、六君子汤调之。忧郁伤脾而吞酸呕恶者,宜温胃饮或沉香散。忧郁伤脾肺而困倦怔忡,倦怠食少者,宜归脾汤或寿脾煎。参见情志三郁、七情郁证,内郁条。
-
恶中
又称中恶。病因病机:因冒犯不正之气所致。症状及治疗:《医宗必读·类中风》:“恶中,…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闭口紧,昏晕不知人。宜苏合香丸灌之,俟少醒,服调气平胃散。”《医学心悟·类中风》:“恶中,登冢入庙,冷屋栖迟,以致邪气相侵,卒然错语妄言,或头面青黯,昏不知人。
-
气呃
气呃为病证名。阳气欲尽,呕吐,呃逆,下利,两脉微涩者,急宜温阳驱阴,用于姜、吴茱萸、人参、茯苓、丁香、柿蒂、炮附子等。气滞而呃者,宜木香调气散、调气平胃散、气郁汤。《内经》称哕。又称吃逆、吃忒。呃逆有寒呃、热呃、气呃、痰呃、瘀呃、虚呃等。也有分为外感呃逆、内伤呃逆,或阳证咳逆、阴证咳逆者。